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魅力溧阳
政民互动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溧阳市文化局2004年度工作总结
索 引 号:
014143563/2008-00072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市文化局
产生日期:
2004-12-23
发布日期:
2004-12-23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
固本强基创新特色加快推进我市文化建设进程
溧阳市文化局2004年度工作总结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固本强基 创新特色
加快推进我市文化建设进程
----
2004年,市文化局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按照上级文化部门的工作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和镇区的重视支持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两个提升”的工作重点,充分发挥文化职能,固本强基,求实创新,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文化建设有新态势,艺术生产又结硕果,群众文化打造品牌,文化市场规范有序,文物保护有效运作,文化改革顺利推进,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良好成绩。
一、围绕中心,
把握亮点,
文化活动营造强势
一是成功举办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立65周年暨纪念馆建馆20周年纪念活动。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是我市的一大文化亮点,为了使这一文化亮点更具效应,市委、市政府于11月7日在水西村隆重举行纪念大会,来自北京、南京等地的30多位新四军老同志及部分家属子女代表应邀与会,省、常州市以及我市各级领导和前马镇群众近千人参加了纪念大会。我市市委书记丁国良致辞,新四军老同志张?秀等和陈毅元帅的儿子陈丹淮、粟裕将军的儿子粟寒生等,在水西村回忆历史,参观旧址,感慨万千。李全林副省长在纪念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并表示要把纪念馆建设成为红色旅游基地。在此之前,市委、市政府还在北京举行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立65周年座谈会,市长高清向与会的新四军老同志汇报了的发展变化,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的现状和建设规划。
二是成功组织了4月18日在天目湖举行的2004上海国际茶文化节闭幕式暨溧阳天目湖之旅文艺晚会。由于这次活动层次高,影响大,传播广,我们把参与策划这次活动作为宣传文化溧阳,提升溧阳知名度、美誉度的重要窗口,不仅顺利完成了闭幕式的程序,而且圆满完成了天目湖之旅文艺演出,我市创作的《点击溧阳》、《五色神马》、《翰墨飘香天目湖》等特色文艺节目在东方卫视播出后,获得了广泛好评。组织实施了宁杭高速公路溧阳南互通“中华曙猿”、“山水绝佳”两具大型雕塑,服务区内“天目湖之春”、“溧阳人文八景”两幅大型壁画,使我市的高速通道、宣传走廊更有文化效应。
三是成功打造了广场文化品牌。近年来,我市的广场文化活动已经形成了的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广场文化传播了先进文化,拓展了人民群众精神空间,提升了城乡文化品位。有关部门、镇区、行业的积极参与广场文化,把举办广场文艺活动当作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展示形象的舞台。今年,我们组织了26场广场主题文艺演出,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3周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歌咏大会、纪念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立65周年红色颂歌,教师之歌,让卫生充满爱,关爱女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电信日,双拥,走进天目湖等主题文艺演出,每台文艺演出都在15个节目左右,全年演出390多个节目,其中占30%为创作节目。广场文艺活跃了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涌现了一大批业余文艺爱好者,尤其是城区人民广场的演出,每次观众都达数万人,盛况空前。同时,我们还坚持周末放映露天广场电影,其中全年在城市社区放映优秀电影100多场。我们还配备专人和专门设备,每天早晚为在人民广场休闲的人群播放音乐,组织各类健身健美舞蹈。
四是成功举办了第16届全市群众文化活动周。精心策划了“水西抒怀”文艺演出;组织了“红色颂歌”戏曲歌曲演唱比赛,发现了一批文艺新人;组织了“绿色家园”300名少儿书法作者现场表演,展示我市国家级少儿书法之乡的盛况;组织了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征文,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立65周年征文,“知识与我同行,读书伴我成长”红领巾读书征文,暑期中学生优秀电影影评等,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收到了较好效果。
五是有效开展了先进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1、组织了百台戏剧城乡巡回演出。今年,市锡剧团精心排练了6台传统戏和2台现代戏,在我市城乡各地巡回演出,同时还到周边城乡演出,全年完成了160场次,创近年来演出场次新高。2、举办了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溧阳改革开放成果展览,100多幅图文,汇聚了我市有关部门和各镇区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亮点,在市区和各镇区巡回展出后,引起热烈反响。3、组织了文化下乡活动。在元旦、春节期间,我们编排了一台文艺节目,到竹箦镇、社渚镇边远农村演出,为农民赠送春联1000多幅,为农民放映电影,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4、市图书馆国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中心建立并投入运行,全年接待读者10万多人次,延伸了驻溧部队、山村学校、镇区重点企业、城市社区等16个图书服务点。5、传播文化信息,推介文化人物,刊登文艺作品,出版了《溧阳文化》报刊24期,每期4200份发至全市各地。《视觉之窗》画廊展出宣传图文12期,成为文化溧阳的窗口之一。
六是着力推进了镇区文化建设。我们在参与市政协调研基层文化建设的同时,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出台了创建溧阳市先进文化镇区的意见的文件,以领导管理、基础设施、业务工作等三个方面进行年度百分制考核,以此推动镇区文化建设步伐。各镇区根据文件精神,对照考核标准,有的选配了文化站长,有的落实了岗位,有的保障了人员经费,有的安排了基本设施。溧城镇文化站积极组织社区文化团队,常年开展文化活动有成效;上黄、天目湖、南渡等文化阵地活动常年开放有特色;竹箦文化站组织文艺辅导,开展文艺创作有新意;社渚、戴埠文化站组织民间文艺表演,整理民间文化资源有力度。各镇区文化站长及工作人员都能敬业爱岗,守土有责,克服困难,努力工作。
二、主抓精品,力促繁荣,艺术生产硕果累累。
一是以评奖推动创作。组织评审并颁发了2003年度文艺创作成果政府奖。全市文学、美术、书法、摄影、音乐舞蹈、戏剧、少儿书法等艺术门类的226件作品申报了政府奖,其中有52位作者的代表作品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和新苗奖。
二是以赛事推动创作。组织了全市音乐舞蹈新作品比赛,从32个参赛节目中精选了16个节目决赛,评出一、二、三等奖,我们又把获奖节目推荐参加第三届常州艺术节音乐舞蹈比赛,有6个节目获奖,其中获1个创作表演一等奖,2个创作表演二等奖,3个创作表演三等奖,同时荣获优秀组织奖。
三是以展览推动创作。举办了溧阳十景书画展览、美术书法摄影新作品展览、特色文化.民间艺术展览等,通过展览引导、激励、发现视觉艺术作者出成果、出新人。
四是以采风推动创作。组织了各艺术门类的主力作者,立足溧阳,走出溧阳,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寻找创作源泉,同时邀请文艺界名人来溧讲学,指导创作。
据统计,全市在常州市级以上发表、入选、获奖的文艺作品200多件,其中国家级入选8件,省级50多件,获省五星工程奖银奖1件,全国少儿舞蹈新苗奖金奖1件。
三、依法管理,营造环境,文化市场管理繁荣有序
今年,我市文化市场管理以“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努力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为方针,继续深入贯彻国务院、省文化市场管理工作要求和全国两次“扫黄打非”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重点抓了音像市场、网络文化市场、演出市场、“扫黄打非”以及消防安全工作,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加强了音像市场管理。制定了《溧阳市2004年建设沪宁沿线地区音像管理示范区事实方案》,巩固现有成果,由城市向农村推进,扩大覆盖面。收缴盗版音像制品4万余张,其中涉嫌淫秽色情的200多张,并对涉案的有关单位进行处罚,按上级统一部署,从2004年11月18日起,关闭了全市经营性录像放映厅。
二是加强了网吧的管理。组织开展了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专项整治,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行动方案,并向社会公布了白天与晚间的举报电话。并加大宣传造势,对立案查处的违规案件,在电视、报纸等媒体上进行曝光,并以通报形式送到每个经营者手中。建立网吧管理监控平台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及“净网先锋”管理软件,成功地实现了对网吧的实时监控和零点自动关闭。聘请了17位教师代表和30位居委会老干部为义务行风监督员,全方位对网吧进行监督,同时,通过万名学生与网吧业主联合签名“远离网吧”活动来加强对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监管力度。今年以来,文化市场稽查队共检查网吧4350余家次,共出动检查人员460余人次,立案查处网吧违规经营案件65件,停业整顿网吧16家,取缔黑网吧4家。8月份,省政协副主席陆军一行对我市网吧专项整治工作进行视察,获得较好评价。
三是加强了出版物市场的管理。根据2004年行动方案和全国2次“扫黄打非”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扫黄办”自7月份起,每月对出版物市场的专项检查不低于3次,特别是加强了对个体游商和无证经营现象的打击力度。今年以来,在专项整治中,“扫黄办”共收缴淫秽色情光盘250多盘,淫秽卡通口袋本150多本,盗版书籍5000多册,并对涉案的单位进行了立案处罚,通过长时间的集中整治,出版物市场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和净化。
四是加强了演出市场的管理。依法严厉打击色情、淫秽、格调低下的表演,加强对农村庙会演出管理,坚决取缔非法大棚演出。今年以来,在公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取缔了7个大棚演出,并立案查处2起,收缴了部分非法演出器材。
五是加强了娱乐市场的消防安全检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我局负责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整治工作。从5月下旬以来,市场办组织人员对娱乐场所开展了消防安全大检查,我局共组织检查12次,出动检查人员共50人次,检查文化娱乐场所108家次,发现火灾隐患18处,督促整改18处。
我们还组织文化市场执法人员认真学习《行政许可法》,规范文化市场行政行为。根据市法制办的要求,依法清理地方规范性文件,实行了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制,并统一换发了新的《行政执法证》,并组织相关人员到常州参加培训。
据统计,全年文化市场稽查队共检查经营场所700余次,取缔非法场所20个,出动人员800余人次,收缴违法音像制品4万余张(其中涉嫌淫秽内容的光盘250多张),收缴违禁机器20余台(块),收缴非法盗版书籍5000余册,实施行政处罚73次。在执行这些行动中,我们做到长期管理与集中整治相结合,说服教育与必要的经济处罚相结合,确保了文化市场繁荣有序。
五、科学保护,合理利用,文物保护工作有新进展
一是开展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宣传月活动。精心制作了文物专题图文宣传版面,在市区及南渡、横涧、天目湖、经济开发区等重点镇区宣传《文物保护法》及有关知识,把文物法律、法规发至各镇区文化站及有关部门、单位。为溧城、上黄、社渚、经济开发区等镇区内的市级文保单位,聘请了文物义务保护员。
二是与市规划局共同划定3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并对市政府2003年公布的5处市级文保单位制作了石质保护标志牌。组织了省级文保单位“合剌普华墓址”神道碑的复建落成典礼,并完成保护范围内围墙建设。
三是完成了合剌普华墓址、中华曙猿发祥地申报国家级文保单位的各项手续,完成了观莲桥、舍头桥、清代大学士史贻直墓址省级文保单位的申报工作。
四是完善并建立了文物安全工作台账和库房一、二级藏品的规范档案,精心挑选了一批藏品,适时请专家鉴定等级。同时做好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
五是以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立65周年为契机,广泛征集史料、遗物,纪念馆全年接待社会各界人士4.5万人次,较好地发挥了“基地”的作用。
六、转变观念,改革改制,文化事业产业有新面貌
一是深化了锡剧团多元化分配制度改革,有效调动了编排新戏,开拓市场的主动性,激发了演职人员的积极性。围绕演出市场,自筹资金,特邀省市知名导演赶排了《夜明珠》、《金玉奴》等古装戏,改编了《放飞》、《妈妈,你不要哭》等现代戏,全年演出场次和演出收入创近年来新高。演出市场由本地扩大到南京、镇江、上海、盐城等地。大众剧场经营有效益,全年共接待演出团体37个,其中省级7个,演出场次132场。参加了常州市第六届青年演员会演,现代音乐剧《放飞》获得表演一等奖,舞美奖,有5位演员获表演奖。在全国第七届艺术节上,我市锡剧团被评为“全国百家优秀文艺团体”。
二是广泛征求意见,做好市影剧公司的改制论证方案。在改制过程中,影剧公司不等、不靠、不拖,主动肩负稳定重担,主动盘活存量资源,主动开拓电影市场,不仅紧抓了主旋律电影的市场,开辟了大众电影市场,而且做大做优中学生电影市场,收到了较好效益。
三是落实了全民事业单位目标任务考核制,职称评聘分开制,铁饭碗意识逐步消解,文化辅导,文化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市文化馆启动目标管理培训业,主动为部门、单位、企业提供文化包装、策划、礼仪等整套服务,取得了良好效益。市图书馆向全市100多家企业发放了图书服务调查表,为企业培训了图书管理员,并设立了流动服务点。同时还为城市社区、农村敬老院、边区学校、驻溧部队、伤残人群等送书设点,受到好评。
七、加强学习,转变作风,文化队伍素质有新提高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以创建“团结、廉洁、开拓”好班子,创建学习型系统为契机,切实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制订了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每月组织学习一个专题。通过系统学习,提高了领导班子成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二是加强目标管理。根据各科室、各直属单位的职能,制订了年度目标管理任务书,进行量化考核,有效推动了工作的落实和创新。
三是加强了队伍建设。积极参加市里举办的各类培训班,组织了镇区文化干部业务培训,引进了专业人员,召开了文化人才工作座谈会,营造了让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有荣誉、有位置的环境氛围,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文化干部队伍。
总结今年以来文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领导重视是文化建设的关键,艺术生产是文化建设的标志,群众文化是文化建设的基础,文化市场是文化建设的形象,文物保护是文化建设的底蕴,文化设施是文化建设的实力,文化队伍是文化建设的动力。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城乡公益性文化事业还比较弱,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氛围还不够浓,市场意识运作文化建设的力度还不够大,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机制还不够优。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克服和解决。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