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魅力溧阳
政民互动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溧阳要闻
>>内容
筑路织网 勾勒“最美溧阳” ——“溧阳1号公路”建设纪实
发布日期: 2018-06-13 浏览次数:
来源:溧阳时报 字号:〖
超大
大
默认
〗
去年,市交通运输局抢抓“全域旅游发展”机遇,以“四好农村路”为载体,按照“全国一流、全省示范”的标准,成功打造了特色农路品牌——“溧阳1号公路”。今年,市交通运输局紧扣市委、市政府“建设宁杭生态经济带最美副中心城市”目标定位,抢抓“全域旅游”发展机遇,按照高层次发展的要求,续建1号公路100公里,把溧阳最美的风景、分散的资源串成线、集成团、连成片,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公路网络的交通通达性。同时,对已建成的1号公路沿线绿化、景观、标志标识进行优化提升,挖掘文化内涵,为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日前,记者在“溧阳1号公路”北片区看到,市交通运输建设部门正组织人手对沿线绿化、景观、标志标识、旅游功能、旅游元素等进行提升补充。新建成的神女湖驿站如同一根飘逸的裙带,漫步走上观景台,远眺瓦屋山、丫髻山,俯看神女湖,近观“天路”,北片区自然风光一览无遗。
“今年,我们以‘情定瓦屋山’为主题,对北片区‘神女之心’、‘爱情的套路’等节点进行提升优化,受到了游客的一致称赞。其实,‘情定瓦屋山’设计思路来源于一次偶然发现。”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计划科工作人员指着瓦屋山山脊处的一个巨大的自然心型竹林告诉记者。原来,当初在建设神女之心观景台时,工作人员无意间发现了这片自然心型竹林,并由此萌发灵感。“我们把平台设计成心型,把挑高平台设计成箭形,把绿化打造成一面巨幅双心花坡,与这片心型竹林交相呼应,‘神女之心’观景台也由此得名。我们由它联想到陈毅与张茜、粟裕与楚青这两对革命伉俪的英勇事迹,于是打造了‘爱情的套路’,并决定以‘情定瓦屋山’为主题进一步对北片区改造、挖掘。”
市交通运输局下属农路办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交通发展新时代,老百姓已不再满足于通路通车等“硬需求”,而是更加注重获得感、画面感、幸福感等“软需求”,这也对1号公路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市交通部门坚持规划先行,解放思想,注重亲山近水、路景交融,推动1号公路与沿线山水风光、乡村风情深度融合,打造“显山露水、自然通透、乡村野趣”的生态景观。不仅如此,在建设过程中,市交通部门始终坚持保护优先、品质为上,以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为先决条件,尽可能利用原有乡间小道,因势利导进行全面改造提标。
“溧阳1号公路”沿途随处可见的“创意插画”,亮丽夺目的三色标线,“神女之心”路段停车位上生动活泼的漫画形象,返璞归真的杨湾驿站……“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推进广域覆盖,丰富旅游供给,提升功能配套,为游客提供最贴心便捷的服务。”该负责人说。今年以来,已续建1号公路20余公里,环大溪水库道路全线贯通,旅游大道慢行系统、观阳线也已完工,蓸山至瓦屋山道路已进场施工,其余线路在完成招投标工作后将陆续进场施工;杨湾驿站改建完成,祠堂驿站建设即将完成,塘马驿站进入主体施工阶段,官田里茶社、深溪岕茶社、杨湾茶社的施工图也在深化中;1号公路文化内涵挖掘工作,沿线绿化、景观、标志标识、旅游功能、旅游元素提升补充等各项工作都在有序推进中。“我们将以全省‘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建设推进会为新起点,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履行‘先行官’使命,全力提升建设质量,深化‘溧阳1号公路’特色农路品牌,使之成为推动溧阳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