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 移动端应用

  • 政务微信

  • 政务微博

  • 智能问答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要闻动态
  • 魅力溧阳
  • 政民互动
  • 政府信息公开
  • 办事服务
  •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 >>溧阳要闻 >>内容

牛马塘:见山见水点石成金
发布日期: 2019-01-13 浏览次数:    来源:溧阳时报  字号:〖超大 大 默认〗
 
 

    实施乡村振兴,就是要让农民有奔头,让农民长期稳定增收和安居乐业。上兴镇牛马塘村先行先试,美环境、兴产业、聚人气,农村人口迅速回流,整个乡村迸发了满满的活力,努力探索了一条“新乡土时代”发展之路,为全市振兴乡村提供了新样本。

 

    牛马塘,一百多年前由温州客家人迁徙过来而形成村落,目前共有84户、286人。曾经,村民们家家户户种植红薯,也有着传统的竹编、酿酒等技艺,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牛马塘成了“空心村”,房屋破旧,村庄寂寥。2017年,牛马塘入选江苏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如平地一声惊雷,唤醒了沉睡中的村庄。
    颜值+气质,小村落有了文艺范
    近日,记者在牛马塘看到,村内道路四通八达,主道路沿线都种上了绿化,村民们的房屋外墙立面都进行了改造,房前屋后的空地也都进行了规划,种上了绿化、蔬菜等。
    “村庄改造由专门的文创公司进行规划设计,每户房屋改造前也都根据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一户一方案。”牛马塘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伟说,村庄改造坚持一体设计,精心构建了田园乡居、乡村民宿、田园体验、薯文化文创等功能板块,整片打造具有传统意蕴的乡村居所。
    据了解,牛马塘改造不是乡村景观城市化、乡村建筑西洋化,而是运用乡村工匠、乡土建材实施“针灸式”改造,融入温州建筑风格、客家文化,结合现代元素、现代工艺,最大限度保留了村落的传统肌理和风貌格局。为了了解村民们的想法,溧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上兴镇党委书记夏国中挨家挨户到村民家中走访。常州市委副书记蔡骏及我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卫中也经常到牛马塘督查建设进度,指导建设工作。
    目前,全村的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全部到位,村民们的个性化庭院改造也基本完成。牛马塘完全变了模样,不仅有村民议事大厅、游客中心、薯文化博物馆,还有咖啡馆、酿酒屋、艺术家工作室等,小村落俨然有了质朴的文艺范儿。在这里,可以体验到桃花源般别具特色的“归园田居”,也可以享受到简约精巧的现代小资情调。
    村民易景旗是位养蜂人,此次改造,专门给他打造以蜜蜂为主题的乡村民居“蜜蜂之家”,外墙立面通过木构件、金属格栅和仿蜂窝状水泥构件等营造蜜蜂主题场景。易景旗高兴地告诉记者:“这在村里是独一无二的,建好后会非常漂亮。感谢党和政府为我们打造这么好的环境,让我们牛马塘变得这么好。”
    农旅融合,挖掘资源兴产业
    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
    塘紧靠曹山旅游度假区,村中上兴塘、牛马塘、雅雀塘三塘环绕,出门见山,进村见水,自然环境优越,并且拥有125公顷富硒土壤及悠久的红薯种植历史。如何挖掘资源,体现特色?市镇各级领导、各部门谋定而后动,最终确定了以乡村旅游与特色产业开发相结合的农旅融合发展思路,引进了龙隐江南精品民宿项目,高规格打造“曹山花居”,并推进红薯种植、加工等全产业链开发,全方位打造“中国地瓜村”。
曹山花居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总投资6000万元,规划有精品民宿、美食城、咖啡厅和综合活动中心,预计3月份试运营。“花居项目运行后,将进一步拉长曹山旅游链,带动人气、商气聚集,进而推进牛马塘村产业、创业、就业联动发展。”上兴镇余巷村党组织书记蒋志敏说。
    现在,村民们几乎家家户户都种上了红薯,高附加值的红薯产品也在不断开发中。薯院咖啡馆已开业运营,地瓜饼干、地瓜粉丝、地瓜蛋糕等薯类产品深受村民和游客喜爱,很多产品都供不应求。据了解,在中国地瓜村的品牌下,牛马塘将主推一系列地瓜文旅项目,如中华薯博馆、地瓜酿、地瓜窑烧等,带动农产品开发、销售的同时,让游客参与体验种地瓜、烤地瓜,进一步丰富乡村旅游内涵,提升乡村旅游品质。
    托七彩曹山国家级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及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我们将牛马塘作为旅游产品进行精心打造,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并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不断提高他们在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受益面,让他们持续增收。”溧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曹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主任汤全明告诉记者,村里还规划了共享农场、曹山花坊、生态复耕等产业项目,目前都在推进建设中。曹山花坊为订单式草花种植基地,建成后将集产业扶持、观光旅游、休闲体验于一体,美景色、富产业的同时,将带动周边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家门口致富,磁吸人口回流
    50多岁的村民王岳彪一直在建筑工地当技术员,收入相当不错,但听到村里推行“一户一品”,正在物色经营者时,他坐不住了,立马辞了外地的行当回到村里,签约经营地瓜酿。“我自己喜欢喝酒,也会酿酒,之前因为生计不得不出外打工,现在村里发展得这么好,不用出门就可以挣到钱,还是做自己擅长和喜欢做的事,不用考虑就回来了。”王岳彪说。
    如今,在牛马塘,像王岳彪这样选择回村发展的村民不在少数。据了解,自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启动以来,在外务工的村民基本都回到了村里,改造房屋、种植农产品、参与村庄建设……不少年轻村民都在谋划发展特色产业。
    蒋志敏告诉记者,为了带动村民致富,他们规划打造“一户一品”产业,鼓励村民经营民宿、挖掘乡村美食等,在家门口创业、就业。经过村民自选项目、村委审核等程序,截至目前,已有3户村民签约建设温州客栈,2户村民经营地瓜类农产品。村民易会玉高兴地说,他常年在外打工,家中房屋一直空着没人住,这次将改造成客栈,不仅房屋会整饬一新,还多了条增收渠道。
    据了解,目前,村民们的闲置房、空关房基本都进行了再利用,通过租赁、置换等方式,长期处于“休眠”状态的农村资源被唤醒、被激活。而外出务工者回乡就业创业,更带动了人口、资源、技术等要素回流。蒋伟表示,今后,他们还要考虑建立大数据,引导村民发展电子商务、网络销售等新型流通业态,将牛马塘的产品销售到更远的地方,也让更多的人了解牛马塘、走进牛马塘。(朱跃芳)

常州市人民政府 溧阳人大网 溧阳政协网
溧阳市人民政府  苏ICP备17003616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8102000256号  网站标识码:3204810031
网站主办单位:溧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溧阳市南环路18号网站地图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