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 移动端应用

  • 政务微信

  • 政务微博

  • 智能问答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要闻动态
  • 魅力溧阳
  • 政民互动
  • 政府信息公开
  • 办事服务
  •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 >>溧阳要闻 >>内容

卅载回眸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为了人民
发布日期: 2020-10-08 浏览次数:    来源:融媒体中心  字号:〖超大 大 默认〗
 
 

 

10月1日,举国欢庆!上午9时,随着主持人倒数三声,9位特殊的溧阳市民,在市四套班子全体领导和社会各界代表的共同见证下,同时推动推杆,正式揭开溧阳撤县设市30周年图片展帷幕。

卅载回眸,发展的力量来自溧阳人民,发展的目的为了溧阳人民,发展的成就属于溧阳人民!今天,“C位”属于他们:老干部代表、政协原主席房惟辛,模范及企业家代表、“全国最美诚信之星”丁山华,溧阳在外乡贤代表、“远望三号”原舰长兰秀凯,抗疫先锋代表、常州市“最美抗疫先锋”陈国琴,外来工代表、环卫工人王琼,社区工作者代表、景汇社区书记严莉,志愿者代表、“江苏省优秀志愿者”史建中,群众代表、“中国好人”计耀明,学生代表、“江苏省三好学生”凃宇凡。一代代溧阳人参与并见证了溧阳的发展与荣耀。“C位”,当之无愧!

30年前,“千年古邑”溧阳撤县设市。30年后,凝视着往昔的岁月,我们感叹溧阳人民创造力的伟大!从1990年至2020年,溧阳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开辟广袤的天地,构划出多彩的城市,一座生态创新之城在长三角区域崛起。

时光飞逝,在光与影的定格中,历史被永久记录!跨越30年时空的新旧场景同框出现,让人更深刻地体会到“依靠溧阳人,办好溧阳事”的磅礴力量。

《1992年4月,天目湖旅游度假区成立》《溧阳“四大开发”相继亮相组照》《1992年获得省政府授予的江苏省“建筑之乡”称号》《宁杭高速公路溧阳段全线通车(2004年) 》《燕山新城建设启动(2009年)》《燕山公园正式建成开园(2010年4月28日)》……一张张照片,讲述着30年来,溧阳人携手创造的一个个从“0”到“1”的突破、从无到有的变化。

从“县”到“市”,一字之差,对溧阳而言,却是“质”的裂变,其中蕴含着城市功能、空间格局和发展动力的跃升。30年来,80万溧阳人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实干兴市,团结拼搏,在153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播下希望的种子,收获丰硕的成果,使一个地处苏浙皖边界的落后农业县,一跃成为全国县城经济百强县(市);使一个千年古邑发展成长三角的后花园;使一个一度靠自然资源吃饭的地区发展成绿色生态创新的现代化工贸城市。

揭幕代表王琼虽不是土生土长的溧阳人,但她对溧阳的大街小巷和城市格局早已了如指掌,溧阳已成她的第二故乡。 她说,通过参观图片展,她真切地感受到溧阳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为溧阳的美好而倍感激动、骄傲和自豪。《1999年2月,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成立》这张照片瞬间勾起了上上电缆董事长丁山华的回忆,他在照片前久久驻足,久远的照片让他有了一种时空穿越感。一根电缆,他“傻傻地”做了半个世纪,也成就了他辉煌的人生高度。

一图胜千言,从古邑旧影到城乡新貌、从百废待兴到四大开发……图片展用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生动反映了溧阳撤县设市30年来的沧桑巨变,勾勒了这座城市的独特气质和恢宏壮丽的时代背景,为和谐时代献上一曲深情的颂歌,为全市人民奋发图强留下历史的见证。

30年栉风沐雨,30年阔步前行。回望撤县设市30年来溧阳的发展历程,成就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30年来,随着地区生产总值和工业总产值双双突破千亿,标志着溧阳经济建设迈上了新台阶;30年来,在经历5次区划调整后,构成市辖3个街道、9个镇的格局,标志着溧阳城乡融合发展迈入了新征程;30年来,伴随着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南山竹海、曹山旅游度假区、“溧阳1号公路”等绿色标识闻名全国,标志着溧阳生态创新发展迈进了新阶段;30年来,随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功,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市融媒体中心两个试点建设高质量完成,标志着溧阳精神文明建设迈出了新步伐。

成就已载史册,努力永不停步。站在新起点,溧阳上下正秉承前辈们团结一心、为了建设美好溧阳这个共同目标而努力的战斗情怀,秉承前辈们敢挑重担、勇于创新、敢扛红旗的战斗精神,为高质量建设长三角生态创新示范城市而努力拼搏。(沈亚萍)

常州市人民政府 溧阳人大网 溧阳政协网 溧阳市人民法院网
溧阳市人民政府  苏ICP备17003616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8102000256号  网站标识码:3204810031
网站主办单位:溧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溧阳市南环路18号网站地图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