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 >>溧阳要闻 >>内容
近日,2021年第三届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成果在京发布。“2021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榜单中,溧阳位居第17位,比去年上升了1位。这份进步来自坚持。回眸过去5年,我市始终坚定不移地将全域旅游作为践行“两山”理念、撬动全域发展的核心抓手,奋力让“到溧阳,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走向世界。
从龙头驱动到全域皆景
溧阳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优美,开发旅游可谓是“天赋异禀”。三十年前,勤劳聪明的溧阳人民,无中生有、观念生金,小题大做、点山化水,打磨出闻名遐迩的5A级景区——天目湖和南山竹海。作为溧阳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主动脉”,这两大景区奠定了溧阳旅游的基本格局,不仅吸引无数游客沉醉于如诗如画的山水间,更是让溧阳名扬天下。
2017年,365公里的“溧阳1号公路”横空出世,它如同一条条支脉和毛细血管,把原本分散的自然资源和乡村景点组合成新的优质资源联结起来,打通了全域旅游的神经末梢。神女湖驿站、汨罗灞驿站等特色驿站散落其间,别桥原乡油菜花海、礼诗圩村荷塘月色景观纷纷呈现,开辟了“农路变景点、农区变景区”的农旅融合新路径,树立了乡村旅游的“溧阳模式”。每年有600万游客徜徉在溧阳的田园乡村,带动5.4万户农户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在“溧阳1号公路”的“催化”下,灵山秀水、万亩茶园孕育出的“清风朗月·溧阳茶舍”也已成为溧阳高端休闲的新IP,让游客多了一种“打开”溧阳的方式。大批80后、90后来到溧阳,在清风朗月之中寻得一间茶舍,看竹林间的日出,赏茶园里的晚霞,安享诗意的田园生活。
为了从山水品牌走向城市特色品牌,我市围绕“美音自在溧阳”,形成了天目湖、“溧阳1号公路”、溧阳茶舍三大子品牌的“1+3”品牌推广体系,并深化与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长三角城市媒体合作交流,搭建全媒体营销平台,积极开展国际市场营销推广,增强溧阳国际国内声量。春有茶叶旅游节、夏有爱情泼水节、秋有丰收节、冬有宋团城观灯节等四季主题节庆活动和南山长寿文化节、曹山杨梅节、美食节等30余项城市节庆活动,共同提升了城市知名度。
辛勤耕耘,荣誉满载。溧阳不仅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还连续两年蝉联“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市”,去年更是摘得“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称号。
满城繁花似锦,四季良辰美景。生机盎然的溧阳大地上,“生态生产生活”相融、“全景全时全龄”共享的全域旅游正在蓬勃发展,“三山两湖宋团城”的全域旅游大格局正在精彩呈现。
从全域旅游到全域发展
一直以来,溧阳将“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的大旅游观融入公园城市建设的每一步,力争实现从旅游城市到“城市旅游”的华丽嬗变。
推窗便是绿,出门即见景。从燕山公园由废弃矿山宕口变成全省最大县级城市公园开始,溧阳打造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脚步就从未停止。溧阳将全域旅游纳入公园城市建设总体布局,坚持把市域作为一个“大景区”进行整体打造,在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的基础上,把旅游元素注入市民公园、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等城市建设各方面,精心打造以“溧阳1号公路”、溧阳琴廊、森林长廊“一路两廊”为骨架的生态“绿脉”,布局“十二望楼”形成城市标识,构建八大公园打造城市休闲新中心,深度挖掘山水人文景观价值,逐步形成“园在城中,城在园中,城园一体”的新旅游框架体系,让溧阳山水之美可进入可参与,人文之美可欣赏可阅读。
如今,全域旅游已成为溧阳的核心竞争力,内化为城市聚力成长的强大基因。溧阳这片沃土上,以先进制造经济、高端休闲经济、现代健康经济和新型智慧经济为代表的“四大经济”正在绿水青山间跑出发展加速度。新加坡金鹰集团、上汽集团等9个超百亿项目重磅落地。中科院物理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大学、东南大学等创新平台远道而来,落户安家。
溧阳还以先行者的姿态集成推进以全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为统揽的“1+8”试点体系,深度激发改革创新活力。苏皖合作示范区成为国内首个省际边界地区以县为单位自发合作的试验区,“一岭六县”共建长三角产业合作区纳入长三角主要领导座谈会“八项倡议”之一。作为南京都市圈成员,溧阳正在成为长三角产业合作区绿色发展示范窗口。
从业态融合到争创示范
全域旅游还促进全市多元业态深度融合。目前,投资280亿元的曹山未来城文旅综合体建设正酣,长三角生态文旅度假基地呼之欲出;依托世界长寿之乡的品牌价值,溧阳全新打造康旅融合产业,高起点建设天目湖生命康原全产业链健康养生示范基地;中国平安健康城、天目湖再生医学等重大康旅融合项目纷纷落地;江南铁军教育学院擦亮新四军挥戈江南的红色印记,催生研学旅游新业态……
在溧阳,可长居可小憩,可创业可旅游,可挥洒青春可安养晚年。溧阳人的家乡,已经成为无数游客的“诗与远方”。
当前,正奋力建设长三角生态创新示范城市的溧阳,将继续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建设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努力争创公园城市、全域旅游、产业集群、乡村建设、区域协作“五个示范”,朝着“处处绿水青山,家家金山银山,人人寿比南山”的绿色现代化美好未来阔步前行。(吴叶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