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 >>镇区动态 >>内容
11月7日上午,“兴乡美田计划”溧阳住建委系列社会培训活动之国际讲堂在竹箦镇翼桥文创中心举行。本场讲堂的主题是《特色田园建设历程》,由溧阳市住建委副局长韩金红主讲,江苏省第十一批科技镇长团代表、溧阳市域建筑从业人员、丹麦VIA大学、常州工学院的师生代表们参加讲座。
下面跟着小编,回顾下讲座内容吧~
建设美丽乡村 创造美好生活
——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的溧阳实践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 字方针,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江苏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提升分四个阶段: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阶段
(2)、村庄环境整治阶段
(3)、美丽乡村建设阶段
(4)、特色田园乡村阶段
溧阳地处长三角几何中心,苏浙皖三省交接界,市域面积1535平方公里。具有“三山一水六分田”的地形地貌。下辖10个镇、1个街道,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和世界长寿之乡,是江苏第二林区,西北和南部地区属丘陵地带,是江苏省唯一的“全国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市”,农业形成了南部山区以茶、林、果和休闲观光农业为重点,北部丘陵以花卉苗木,食草禽畜为主,中部平原为稻粮产区。旅游资源丰富,除了南山竹海、天目湖、水西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等的5A、4A景区以外,还有200多家旅游农庄,和各类精品民宿。实现了乡村旅游与现代农业开发的深度融合,如逐步形成的南山休闲旅游茶果圈、环天目湖休闲观光有机农业圈、北山高效花木经济林果圈、城郊都市观光设施农业圈等。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8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1.4亿元
溧阳村镇经过两轮撤并,目前溧阳所辖175个行政村,2400个自然村,村庄类型分两类,丘陵山区的村庄所在辖区内有天目湖及南山竹海景区、天目湖湿地(国家级湿地)、龙潭国家级森林公园、伍员山蓄能电站(投资100个亿)、佛教文化和休闲观光为主的瓦屋山生态旅游区、曹山省级旅游度假区及现代农业示范区、水西红色旅游区及7万亩茶园、6万亩特色果品等,丘陵地带的村庄占总数的五分之一左右。水网圩区的村庄所在辖区有塘马水库、长荡湖、水母山(中华曙猿)地质公园、礼诗圩都市农业圈、大石山旅游农庄等现代农业和旅游资源。
在具有这样的丰富资源的背景下,溧阳对美丽乡村建设就不是就建设而建设,美丽乡村建设要力求与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与现代农业开发、农业产业发展相结合,以使建设后村庄能更好的长足发展,促进农民和集体收入的持续增长。
坚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因村制宜的原则。具体结合旅游和现代农业确定重点区域和重点线路,在重点区域和重点线路上布点重点村庄。
对村庄按照因村制宜,分类实施的原则,结合溧阳的地形地貌、历史文化,以“融入山水旅游、结合文化风情、增强乡土气息、烘托村企产业“为主题,彰显出“南部村庄自然景色陶醉人,北部村庄红色文化感染人”的整治成效。在自然生态条件较好的南部山区,营造出“一户一个景、一院一幅画、一家一片园”的乡村游特色。在经济相对薄弱的北部乡村,在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的同时注重发挥独有的文化优势,充分挖掘当年新世军抗战的历史资源,打造“红色村庄”。
溧阳从2011年12月全省村庄环境整治全面行动开始的,通过高起点编制发展规划、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高质量整治生态环境,打造“三边五线八区”美丽乡村示范格局。“三边”,即干道边、城镇边和景区边;“五线”,即高铁、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乡干道沿线;“八区”,即南山生态旅游区、曹山国际慢城区、礼诗圩体验农业区、龙潭休闲养生区、天目湖旅游度假区、瓦屋山宗教文化区、十里长山都市休闲区、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区,建成山清水秀的“景观廊道”、环境优美的“生态长廊”和经济繁荣的“惠民之路”,做到形象美与内在美相统一,看得见的美与能感受的美相结合。
到目前溧阳完成2400个村庄环境分三个层次的全面整治,打造三星级村庄24个,二星级村庄242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40个,保护了一批传统村落,三个村获得建设部美丽宜居乡村示范。今年投资12.5个亿的对936个规划发展村农村生活污水整治3P项目已全面开工,年底完成
这期间省委罗志军书记、李学勇省长、石泰峰副书记、何权副省长以及省人大、政协的主要领导先后到溧阳视察村庄环境整治,并给予充分肯定。《新华日报》、《中国建设报》等多家媒体对溧阳的村庄环境整治的做法进行了宣传报道。
讲座到此结束啦,让我们一起期待下次国际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