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实干为先。2024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环境,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挑战,溧阳锚定目标强担当,凝心聚力谱新篇,各方面成绩再创佳绩。历史性跃居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榜第19位、全省第7位,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更足、成效更显。
经济发展品质持续提升
高质量发展基础更实
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不动摇
重点指标稳中有进
工业经济稳住基本盘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社零、服务业投入增幅均列常州第一。工业经济总量突破4500亿元,工业用电量增幅保持常州领先。全年新签约项目190个,计划总投资额达580亿元。“2+2+X”先进制造产业集群稳步壮大,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87%,其中高端不锈钢产业聚能达效,支撑拉动作用更加有力;动力电池产业市场占有率保持稳定,出货量分别占全省34.7%和全国12.9%,宁德时代第5个百亿项目落地开工。建筑业产业总量列常州第一。
开放创新品质持续提质
高质量发展动力澎湃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布局新兴技术产业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高质高效
“低空经济、合成生物、电动交通、车联网”一体布局。高效新增977平方公里、1200米高度低空文旅空域,溧阳至禄口机场短途接驳验证航线顺利完成首飞。江南大学合成生物产业转化中心成功签约。全省新能源船舶产业发展推进会在溧召开,成功获评全省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先行先试区。斩获国家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示范县,“以场景创新推动近零碳园区建设”入选“2024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名单,常州首个绿电绿证及碳服务综合窗口在溧启用。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创成省级先进动力和储能电池技术创新中心,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省“双创计划”项目“6+2”成绩历史最佳,省“333”工程第一层次人才实现首次突破。
生态环境品质持续提优
高质量发展优势彰显
深入践行“两山”理论
不断改善生态环境
擦亮“绿水青山”底色和“金山银山”成色
中央环保督察正面调研选择溧阳,天目湖美丽河湖建设成果获生态环境部充分认可。国省考核断面保持六年全优,两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长荡湖养殖池塘清退全面完成。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空气质量指标保持常州第一。天目湖动物王国文旅综合体加快建设,国内首条跨省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1号步道”承接全国首届新年登高健身活动,天目湖马拉松等国家级赛事火热举办。累计创成国家等级旅游民宿6家,全年接待游客超3000万人次,跃居“2024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第10位。
城乡融合品质持续提级
高质量发展路径广阔
坚持统筹协调
打通发展堵点
推动城乡“双向奔赴”
新一轮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文明实践工作全国示范交流,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首落溧阳。乡村片区整治更新试点高效推进,建成80个人居环境整治重点村,29个村获评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沪苏湖高铁抵沪班次实现“往5返5”,溧阳港至洋山港、太仓港航线正式通航,实现与周边毗邻县市公交100%通达,“农村公路+旅游”获评全国“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共同富裕品质持续提亮
高质量发展目标明晰
一体发力优供给
用心用情服务民生
精细举措厚植为民情怀
全市所有行政村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全部突破10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望突破4万元大关。全年新增就业超1.3万人,八大类18项民生实事增进福祉。新增学位1620个、托位660个,常州机电学院溧阳校区开门迎新,高质量完成国家“双创”和联院分院升格实地核查。省中医院溧阳分院新院崭新投用,新增二级甲等基层医疗机构2家、甲级村卫生室3家。“全溧助”智慧救助综合服务平台省内率先建成,现代化综合养老服务社区“栗里家园”正式运营。
社会治理品质持续提档
高质量发展保障夯实
靶向发力提效能
多元融合强保障
城市更安全、群众更幸福
市镇矛盾纠纷“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实现全覆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平时运行监测、战时指挥调度的综合指挥体系高效运转,“一网统管”建强城市大脑。“助力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打造”案例获评常州优秀,群众安全感、“一站式”平台知晓率持续保持省、常州市前列,20个全科社工示范窗口拉近服务距离,未成年人保护内涵延伸、联动提效。25个公共安全体系专项规划健全完善。获评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县,入选省双碳试点城市。
党的建设从严从实
干事创业根基不断夯实
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以党建力量赋能高质量发展
“知事识人、以事辨材”打牢干部选用基础,“天目湖英才榜”激发人才活力,“红链助溧”赋能产业升级。常态长效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纵深推进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廉溧方”品牌持续擦亮,入选中央巡视办“强化巡视整改工作流程指引”试点,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走在省和常州市第一方阵。人大监督质效有力提升,政协议政水平不断提高,统战、党管武装、群团等工作富有成效,和衷共济的奋进合力加速凝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