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惠民添活力,花样乐民享生活。2023年,我市在文旅消费惠民措施、丰富文旅产品供给,发展假日和夜间经济、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品质、添彩美好生活等方面推出多种举措,以高质量文旅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夜间经济是拉动内需、提振消费的强劲动能,是城市开放和活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重要载体。夜购、夜食、夜游、夜娱……今夏,多元化“夜生活”让溧阳“越夜越精彩”。5月13日晚,“溧方·越夜越美丽”——品质溧阳夜间经济活动启动仪式在溧城街道宝塔湾公园举行。启动仪式现场不仅同步设置了“也新市集”,还发布了2023溧阳市周末百姓篮球系列赛,按下了溧阳培育高品质夜间经济的“启动键”。
“今年,市委、市政府把发展夜间经济作为重要民生实事,我们围绕"夜景、夜游、夜购、夜食、夜娱、夜健"六大主题,打造了"溧方·越夜越美丽夜间经济品牌。"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该局聚焦老城区、溧阳高新区、天目湖景区三大主阵地,辐射全市各板块,以”3+N”的模式推出了”也新市集”“有个大坝”“玩在曹山·清凉一夏”“月圆中秋·梦回大唐”南渡运河游园会等丰富多彩的夜游项目,用心用情用力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优化夜间消费环境,努力让全市人民感受到更安心、更放心、更舒心、更贴心的消费体验。
据不完全统计,“也新市集”累计吸引游客约30万人次,周末百姓篮球赛平均每场吸引观众1000人以上;溧阳高新区夜市、天目湖夜公园和“有个大坝”等一批夜间文旅消费场景,累计接待游客45万人次。
民生实事之“实”,在于更好地增强群众的幸福感。除了培育夜经济,我市今年还在“空间升级,建强公共文化服务阵地”方面发力,让公共文化服务真正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生活、走入群众心里。
近日,记者在市图书馆改造现场看到,工人们正争分夺秒地进行保洁、装饰等工作,争取让焕然一新的市图书馆尽快与市民见面。
市图书馆负责人告诉记者,位于育才路的市图书馆于2008年开放,至今已有15年,有些设施设备已跟不上目前的服务需求。此次改造对市图书馆内综合阅览室、空调、消防设施等都进行了更新,设立了24小时溧书房以及绘本馆、地方文献馆,并对图书管理技术手段进行升级等,从各个方面优化市图书馆阅读环境,提升服务效能。
文化下乡润民心,以文化人育新风。为丰富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今年我市推出了“文化活动进农村”行动。
据了解,“文化活动进农村”项目是以市公共文化体育中心、市图书馆为主导,依托镇(街道)文化站,联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组织全市艺术培训机构和优秀文艺团队深入农村开展活动,通过“菜单式”点选和“订单式”配送,将公共文化服务精准送到基层。
2023年,我市完成“送书下乡”32330册,新增城市书房3家,送电影下乡3744场次,开展主题文艺活动进乡村17场次、艺术普及活动进乡村196场次。
同时,市文旅局联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培训乡村文艺专长人才140人次,辅导培育基层文艺团队15个,更高程度地满足了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我们打造了‘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全民艺术普及工程文化惠民品牌’,这个高品质的文化服务品牌项目获评2023年江苏省公共文化典型案例,同时被省委宣传部认定为第三批‘百千万工程’优秀项目。”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
文旅惠民永无止境。我市将继续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重点在文化引领、产业赋能、品牌提升三个维度全面发力,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拓展文旅业态,让广大群众共享品质城市发展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