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维权路波折 法律援助来护航
发布日期: 2025-07-16 浏览次数:    来源:司法局  字号:〖
 

为深化“法援惠民生”品牌建设,落实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溧阳市司法局打造“溧”即援法律援助品牌,推进228个村法律援助联络点全覆盖工作,为特殊、困难群体等设立专门的法援联络点,为农民工群体畅通讨薪绿色通道,为退役军人、户外新业态工作人员等群体提供便捷化服务,提升服务质效,推动法律援助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法治惠民实践、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中更好发挥职能优势,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使法律援助更加适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

近日,受援人李某亲属汤女士拿着一面写有“法律援助暖人心,无偿服务解民忧”的锦旗,来到溧阳市法律援助中心,对溧阳市法律援助中心和承办律师提供的优质服务表以诚挚的谢意。

据悉,受援人李某在某建筑公司工作。2023年9月12日,李某在工作中不慎摔落发生事故,送往医院后,被诊断为颈椎骨折高位截瘫,失去了行动能力,李某一家因此陷入了困境。李某被溧阳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认定为工伤,并经劳动能力鉴定为一级伤残。之后李某多次和公司协商赔偿事宜未果,无奈之下,李某家属来到溧阳市法律援助中心寻求法律援助,法律援助工作人员耐心接待了李某家属,安慰了哭诉的家属并向其逐一解释了相关法律问题,在审核相关材料后,为其开通绿色通道,第一时间受理了李某的法律援助申请,并指派了当天的值班律师杨呷惠承办该案件。考虑到李某卧床在家,行动不便,工作人员立即与李某家属约定好时间,上门办理手续。

第二日,市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与援助律师来到李某家中,在详细了解案情后,工作人员现场办理了法律援助手续,援助律师悉心解答了案件涉及的法律问题、梳理了法律流程,确保其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之后,承办律师又多次前往李某家中了解案情情况,全面梳理案情要点,收集证据,为其制定代理策略,第一时间向溧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在仲裁过程中,承办律师据理力争,并与对方公司进行了多次调解。经过长达三个多月的反复谈判,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公司一次性支付46万元,并保留与李某的劳动关系,根据该协议,溧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出具了仲裁调解书,至此,本案圆满解决。

锦旗虽小,分量不轻,鲜红的锦旗是对法律援助工作一点一滴付出的认可和肯定。下一步,溧阳市法律援助中心将继续秉承“法援惠民”的宗旨,以开展“法援惠民生·助困促共富”为契机,继续加大对农民工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力度,坚持“应援尽援、应援暖援、应援即援、应援优援”原则,为更多弱势群体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