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黄镇人大积极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路径,聚焦全镇发展要事、社会关切实事、影响和谐难事,不断深化“穿透式问政、链条式监督、前哨式服务”三项机制,有效激发代表履职活力,提升人大工作效能,更好地服务中心大局。
“穿透式问政”助推决策科学
“以前这些‘危污乱散低’企业分散在镇里,不仅影响环境,还存在安全隐患。现在通过集中整治,完成‘危污乱散低’点状企业出清19家,盘活了228.48亩土地。”上黄镇人大代表、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陈莉说。这一变化得益于上黄镇人大推行的“穿透式问政”机制。孙岳林代表调研发现全镇有10家分布散、规模小、工艺旧的机械类企业,向政府提出了把机械类企业技改扩能纳入“危污乱散低”企业整治重点的建议,推动政府改进专项整治方案,其中6家机械类企业完成了技改扩能。近年来,上黄镇人大以“代表问政”形式,会前问需于民、会中问策于民、会后问效于民,有效推动解决地方发展领域热点难点问题。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上黄镇人大建立企业代表组,对29家规上企业开展实地走访、深入调研,截至目前,提出为企业纾困建议24条。此外,围绕集体增收、田园康养等议题开展问政活动,提出具体建议18条,并向3个部门发出了《问政建议函》,推动问题解决,提升政府效能。“上黄镇人大在代表问政的同时,还通过‘进度评估、成效评定、部门评议’方式,对政府工作进行支持和推动,形成了‘监督+支持’的良性互动局面。”上黄镇副镇长宗萍说。
“链条式监督”拧紧责任螺钉
上黄镇人大积极探索“链条式”监督模式,主席团针对年初人代会票决的未成年人保护、科目三路线优化管理等6件民生实事项目,聚焦事前、事中、事后三大环节,开展全流程、全过程助推赋能,确保民生项目落地有声。“监督长荡湖保护是我履行代表职责的‘责任田’。”近日,镇人大代表秦志斌会同其他4名代表顶着烈日来到长荡湖畔检查水域管护工作。据悉,推进长荡湖保护项目已卓有成效,上黄镇运用“无人机巡查+人工实地巡查”的方式,对长荡湖沿线5334.7亩清退池塘和9817.2亩围网整治区域实施常态化管护,有效杜绝复养等违规行为。聚焦年初镇人代会表决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点事项,镇人大主席团遴选出6个,涵盖了交通、环境、文体等30项具体工作,组建“一对一”代表专题赋能,每月深入一线,实地查看项目的现场情况,了解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约访政府牵头部门,提出建议意见。同时,每个季度,镇人大主席团会议把听取重点工作情况作为固定议题,在8月初召开的年中人代会上,6个牵头部门负责人向大会报告工作推进情况,并接受代表评议。通过近年来的实践,“链条式”监督模式有效助推政府重点工作按计划高质量完成,较好实现人民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前哨式服务”畅通民意反馈
去年,上黄镇锦绣苑小区居民向镇人大代表黄敏反映小区内路灯照明不足的问题。接到反映后,黄敏迅速开展实地走访,并发动代表小组深入巷道摸排情况。在上黄镇十八届人大七次会议上,这件凝聚着居民心声的建议引发代表们热议,镇政府将小区亮化工程列入今年的任务清单。今年6月,锦绣苑、上黄人家(一期)、玕西新村3个小区内的新路灯全部安装完毕。日前,黄敏和社区干部一起到现场回访,倾听群众意见,进一步落实这些设施的日常管理维护责任。“人大代表建议”旨在畅通政情民意,聚焦群众所思所忧,推动“政府办的”与“群众盼的”高度契合。据了解,为畅通民意渠道,上黄镇人大设立了11个民情观察点,并把每月10日作为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日。同时,将政府工作评议、民生实事征集、群众普法宣传等功能融入“云接待”系统,用数字赋能人大工作。“点上约访、云上接访、选区走访”三种方式全面覆盖,“群众点单、代表传单、政府接单、人大督单”四张清单环环相扣。上黄镇人大创新建立“前哨式服务”机制,将人大代表履职阵地推进到社会治理最前线,把群众“急难愁盼”转变为政府关切。今年上半年,选区人大代表累计参加各村社会治理直通站联席会议48次,反映并促进化解群众矛盾问题56件。“未来,上黄镇人大将紧扣‘品质城市深化年’工作主题,把全过程人民民主放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实践。一方面,不断丰富和发展人大代表票决、问政、督办‘三项制度’,另一方面,推进人大代表联络站、民情观察点、云上黄‘三体融合’,打通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同时,规范代表议案建议,进一步推动人大工作提质增效。”上黄镇人大主席陈家敬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