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一、强化服务宗旨、创优发展环境 1、理清工作思路,确保职能履行进一步端正质监工作指导思想,理清工作思路,把认识统一到执政为民,执法为民,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上来,把工作的考核要求真正转移到职能履行的绩效上来;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狠抓措施,落实责任,确保监管到位上来;把工作的方式转移到沉下身子,重心下移,提高工作有效性上来;把工作的方法转移到明确重点,严格执法,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上来。 严格执行常州市委、市政府作出的五项规定,认真落实《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打造服务型质监机关的二十条举措》,继续执行我局一系列服务发展的制度,落实措施。以服务全局为宗旨,坚定远景发展目标,以溧阳质监局“与社会共进步、与企业共成长”的发展理念、“优化经济秩序,提升发展动力,为社会创造价值,使员工获得成功”的价值为指导,确保职能履行,提升工作绩效。 二、高举“两面大旗”,提高质监工作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1、 高举“质量振兴”大旗。 深入推动“质量兴市”工作,使我市质量振兴工作实现整体推进。抓好质量兴市的各个环节,大力推进科学、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增强企业技术基础和质量保证能力,引导企业走以质取胜,科技兴企之路。积极推进质量指数评价工作的开展,充分利用质量指数,提高宏观质量的监控能力和决策水平,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宣传扶助名牌产品,完善名牌培育规划,加大对列入三年培育计划的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名牌后备军,建设名牌梯队,实行滚动计划,鼓励企业争创名牌,提升溧阳产品形象、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根据溧阳农产品区域特征,加大品牌农产品建设力度,提升产品档次,帮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高举“打假治劣”大旗。 注重与其他部门的联合、联动、集中开展农资、食品等关系到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产品和农民利益的产品专项整治。根据溧阳行业特点,开展建材、水泥等产品的打假,通过打假,规范行业,提升产品档次,注重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震摄造假制假分子,净化市场环境。 三、突出“两个安全”,筑好生产生活防线。 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严格执行28类食品的市场准入制度。在今年全面完成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普查的基础上,做好深入分析、评估,实行分级管理,坚持执行巡查制度,对溧阳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动态全面的卫生安全监管,建立食品安全应急预案。 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注重“四个落实”,落实培训、落实检查、落实监检、落实定检。将全市的特种设备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一方面加大培训力度,有效地提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业务知识水平,另一方面,结合重大节日、活动,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安全大检查,及时消除隐患。对重大危险源、特种设备使用大户等监管重点反复抓,促使有关单位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规范运作机制。建立监察网络、消除监察肓区,制定和落实管理责任制和应急预案,确保没有特种设备重大事故发生。 四、夯实“两个基础”,维护公平环境,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1、以法制计量为重点,认真履行计量监管职责。关注民生计量、加强三表监管、定量包装监督检查、集贸市场计量器具检定、农产品购销计量器具检定等,开展医疗卫生机构计量执法检查,餐饮业计量规范。通过规范计量行为,维护公平环境。帮助企业开展各级计量确认,为企业节能增效。 2、加大标准化工作力度,工业标准通过调研、分析等新方法、新形式,强化标准对我市经济的支撑作用,启动服务标准的制定备,为我市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标准支撑。在农业标准化方面,通过农产品标准与技术规程的制订、示范区的建设,名优农产品的评定,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五、提高“三大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1、增强科学行政能力。努力将科学评估行政绩效的方法、科学管理思想应用到行政管理中去,通过质量管理体系、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设,提高行政能力。通过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员工服务能力、思想素质,适应经济社会对质监工作的要求。 2、增强技术服务能力。搭建为企业提供更高质量的质量管理技术服务平台,实行内部、外部的联合联动,组建一支专业化、权威化的专家队伍,提高服务质量。以社会、企业需求为中心,加大设备投入,促进项目建设,争取成功设立省级钢材、水泥、食品等检验站。 3、增强稽查执法能力。严格区域监管责任制,力争监管不留死角。提高对稽查执法人员的要求,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大对稽查人员产品知识的培训,提高稽查技能和执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