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 移动端应用

  • 政务微信

  • 政务微博

  • 智能问答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要闻动态
  • 魅力溧阳
  • 政民互动
  • 政府信息公开
  • 办事服务
  •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2006年全市文化工作要点
索 引 号:014143563/2008-00102
主题分类:其他 体裁分类:其他 组配分类:其他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市文化局
产生日期:2008-03-19 发布日期:2008-03-19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2006年全市文化工作要点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我市文化建设推进年,我市文化工作以
2006年全市文化工作要点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我市文化建设推进年,我市文化工作以“和谐溧阳”为主题,按照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优化发展,优良服务”为抓手,加强文化建设,优化文化环境,提升先进文化的影响力,为溧阳的优化发展营造和谐社会的文化氛围。
一、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是文化工作的中心任务。文化贵在积累,重在建设。一是继续做好筹建市文化中心的各项准备工作,争取年内开工建设,2007年末建成投运。二是规划0.7平方公里集革命传统教育、军事文化博览、人文精神熏陶为一体的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园,前期完成投资500万元,建筑面积3000多平米的水西村新四军江南指挥部革命史料展览馆的建设项目,争取2006年建成。三是推进镇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申报戴埠镇、周城镇、上黄镇为省标准化文化站建设项目,争取省里立项。十一.五期间建成一批达省标的镇区文化中心。
二、精心打造城乡文化品牌。一是精心策划第18届全市群众文化活动周,在第二届天目湖旅游节期间推出系列特色文化活动。二是继续实施先进文化进万家“四个百”工程,即组织全市城乡广场主题文艺演出100场,其中在人民广场以“和谐溧阳.法治社会”为主题文艺演出25场,每个镇区所在地不少于4场;组织100场优秀电影广场露天放映;组织送戏下乡演出100场;组织创作100件文艺新作品,并适时巡回展览。三是策划拍摄制作介绍溧阳历史人文的《魅力溧阳.古邑史话》VCD光盘。四是完善扩展革命老区行政村流动图书服务点,争取建成30个服务点。五是举办十·五文化成果回顾展,从设施、活动、成效等方面展示文化亮点。六是做好常州市级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社渚跳幡神、戴埠太平军锣鼓项目的采集、整理、传承等工作。
三、营造文艺创作良好氛围。一是组织实施“和谐溧阳”全市文艺汇演,创作编排一批有特色品位的文艺节目。二是举办溧阳市首届少儿艺术节,组织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红领巾读书征文、中学生影评等系列活动。三是邀请省里编导论证修改以伍子胥和史贞女为题材的《贞女千秋》剧目,并搬上舞台。四是组织编创人员精心创作打磨6-8件音乐舞蹈新作品,参加常州市音乐舞蹈比赛,同时力争有1-2件作品参加省“五星工程奖”评比。五是组织2005年度文艺创作成果政府奖评审颁奖。六是充分挖掘整合溧阳独特的历史民俗文化资源,汇编《古邑文韵》一书。七是办好“人民画廊”,《溧阳文化》报纸和溧阳文化网站。通过各类文艺活动和载体,引导、激发全市专业和业余文艺骨干,创金牌、出名作、成名人,全市确保全年完成100件以上具有一定艺术水准的文艺作品在国家、省和常州市级以上发表、展示和获奖。
四、繁荣净化文化市场环境。一是在全市组织开展文明网吧评选活动,并倡议网吧经营单位规范经营,使网吧成为广大青年吸取知识、陶冶情操的健康环境。二是继续加强行风监督员、“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员队伍建设,广纳良策,协力共管,形成文明上网的道德规范和舆论环境。三是以“扫黄打非”为重点,增强对黄色和非法出版物的打击力度,收缴盗版音像制品5万张,评选一批无盗版经营单位并报省厅颁发铜牌。四是加大监管力度,依法征收文化娱乐业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工作。
五、广泛挖掘保护文物资源。一是组织开展全市文场普查,收集整理地面文物遗存,发挥28名义务文保员的作用。二是完成投资15万元,维修在上黄境内的明成化年间(公元1458年)的太平桥。三是做好上黄水母山中华曙猿遗址保护区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四是与南京博物院等联合发掘环太湖流域史前文化遗址之一──社渚区域内的神墩遗址的发掘、保护和资料采集等,争取申报省级文保单位。五是做好凤凰公园古建筑群申报省级文保单位的工作。六是做好胥渚村东野堂移建水西村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的工作。七是充分发挥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的红色基地效应,争取多方支持,把基地做大、做优,做出溧阳的文化品牌。
六、切实加强镇区文化建设。一是按照创建溧阳市先进文化镇区的要求,排找差距,凸出特色,加快农村文化建设进程。二是落实800平方米文化站基本阵地和具有以万册图书借阅、报刊阅览、电子阅览等基本文化服务功能,同时要不断创新服务载体,延伸服务空间。三是要组织文化基本队伍,培养和整合有本地特色的文艺团队。四是要围绕镇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心,积极组织顺应民风、民情的基本文化活动。五是要组织文体站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责任意识、岗位意识和竞争意识。六是要以创建溧阳市先进文化镇(区)为抓手,组织年度考核评比,80分为基本分,90分以上的市里表彰,同时,与各镇区协同考核文体站长和全体工作人员,表彰先进,鞭策后进,以此推动农村文化建设。
七、提升文化队伍的能力素质。一是认真学习国家、省、市关于文化工作的文件和法律法规,自觉学习文化专业知识,克服困难,激励志气,不断提高做好文化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强化服务意识,锻炼服务本领,真心实意服务基层,全心全意服务群众,以争创一流的精神状态,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工作任务。三是团结行政,廉洁行政,勤奋行政,高效行政,塑造良好的文化形象,努力建设一支作风硬、业务精、实干型的文化干部队伍,争取进入市委“好班子”行列。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常州市人民政府 溧阳人大网 溧阳政协网
溧阳市人民政府  苏ICP备17003616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8102000256号  网站标识码:3204810031
网站主办单位:溧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溧阳市南环路18号网站地图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