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九·五期末,我市文化基础设施列入少、欠帐多,这与我市的经济持续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极不相适应,与城市的总体发展形成了很大反差。人民电影院和锡剧团是七十年代的建筑物,内部设施陈旧老化,已无法满足放映演出需要;图书馆面积只有 2000 M2,藏书10余万册,全年购书报经费10万元左右,购书经费人均不足0.02元;大剧院、博物馆更是空白。 十·五期间,文化局加大力度改善文化基础设施,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市政府投资800万元建成的人民广场,成了人民群众沟通人际、集聚人气、自娱自乐的场所,成了人民群众提高生活情趣、寻求精神乐趣的一个新空间,成了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一个新亮点,为城市社区群众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投资200万元,解决了大众影剧院的产权归属和改造装修工程。投资40万元,兴建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的“将帅馆”和“新四军老战士碑廊”。投资30万元,改造了人民立体声电影院。投资10万元,建成了《视觉之窗》文化画廊。投资8万元配置了人民广场舞台音响灯光设备。投资25万元,建立了市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和电子多媒体阅览室。
二、我们积极争取省、市、县三级配套资金220万元,分别兴建和改造了平桥、天目湖等13个乡镇的文化站和万册图书馆。近年来,由于乡镇区域调整,机构撤并,全市19个镇(区)有18个文化站与广电站合并,上黄镇、平桥镇、南渡镇、天目湖镇、绸缪镇、社渚镇等分别采取资产整合、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的措施,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资源,拓展了文化发展空间,延伸了文化服务通道,进一步活跃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现有13个镇区为省群众文化先进单位,1个一级站,8个二级站,10个三级站,镇区共有文化活动阵地10092 平方米,站均531.15 平方米。上兴、社渚、周城、戴埠等镇相继兴建和正在兴建农民公园或文化广场,体现出我市农村文化基础建设的一大亮点,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三、完成“陈氏宗祠”从谢婆园地块移址凤凰公园。完成别桥淳化阁帖化学加固的抢救性保护。完成“合赖普华墓址”复建“神道碑”等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