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 移动端应用

  • 政务微信

  • 政务微博

  • 智能问答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要闻动态
  • 魅力溧阳
  • 政民互动
  • 政府信息公开
  • 办事服务
  •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溧阳市文化局2005年度工作总结
索 引 号:014143563/2008-00074
主题分类:其他 体裁分类:其他 组配分类:其他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市文化局
产生日期:2005-12-28 发布日期:2008-03-19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溧阳市文化局2005年度工作总结 2005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
溧阳市文化局2005年度工作总结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2005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溧阳市文化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建设文化大省会议、市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双争”抓手,不断提高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各方面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大型节会活动影响深远,实施精品战略成果显著,基层文化建设喜事不断,历史文化保护体系逐步完善,文化市场建设与监管协调发展,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文化设施建设全面展开,文化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一、以文化活动为载体,营造文化发展氛围。
一是为了推进全市文化发展进程,年初召开了全市文化工作会议,认真总结了2004年度文化工作,确定了2005年文化工作任务,表彰了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根据溧阳市创建先进文化镇(区)的目标考核,命名了天目湖镇、上黄镇、南渡镇为首批溧阳市先进文化镇(区)。二是召开了全市镇区文化站长会议,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现职,落实农村文化工作任务。三是命名市教师进修学校、社渚镇,嵩里村、溧城镇码头街社区、别桥镇战胜村、市实验小学、市清安小学、市实验幼儿园、市城北幼儿园等9个单位为溧阳市群众文化活动基地,旨在进一步发挥文化的资源优势,精心打造先进文化、民间文化、历史文化,特色文化的品牌。四是组织召开了22个部门和镇区的广场文化协调会,研究部署广场主题文艺演出。五是戴埠镇2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大楼启动建设并全面竣工。埭头镇、竹箦镇分别通过调剂解决文化站基本活动用房。
二、精心组织文化活动,拓展文化发展空间。
一是创作排练了一台主题节目,成功完成了市委、市政府新春团拜会的文艺演出任务。二是组织了新春文化下乡下乡活动,送戏、送春联、送年画、送电影到新昌、上沛、社渚、天目湖、竹箦等镇也组织送春联活动,受到农民群众好评。三是围绕第九届中国溧阳茶叶节暨首届天目湖旅游节和第十七届全市群众文化活动周,参与策划了“两节”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组织了人民广场大型文艺演出和全市民间文艺表演赛,组织了“龙泉山庄杯”全市少儿书法比赛,并将200幅入选作品装裱装盒赠送“两节”贵宾,组织了《新世纪.新溧阳》画册的拍摄编辑,组织了《情满天目湖》征文比赛,收到文稿891篇,市文化局荣获市委、市政府颁发的“两节”筹备工作先进集体。四是打造广场文化品牌,完成了31场人民广场主题文艺演出,同时为我市大型企业江苏国强庆典6同年组织文艺演出。五是组织了央视《国防时空.红军蓝军》走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水西村的成功拍摄。六是组织了“新四军在江南”100多幅图文巡回展览。视觉之窗画廊展出6个主题共6期图文宣传版画。七是组织了革命老区镇村图书流动服务点建设,已建了18个村级点,送书7200多册。八是“红领巾读书”活动面广、成效显著,在省级“红领巾读书”评奖中,我市荣获1个金奖,2个银奖,8个铜奖。九是成功举办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优秀影片展映与暑期中学生影评征文比赛活动。全市城区7所中学的7600多名学生,踊跃参加了征文比赛,其中有33篇文章荣获一等奖。十是镇区文化活动有亮点。天目湖镇在山水园广场组织4场主题文艺演出,社渚镇组织了文艺团队常年在广场活动,新昌镇举办歌曲演唱比赛和少儿书画展览,上黄镇、前马镇组织文艺团队慰问演出,南渡镇举办“青春万岁”文艺演出,埭头镇、别桥镇等许多镇区都能配合中心做好画廊图文宣传。十一是成功举办了“信合”杯家庭才艺大奖赛。为了提升家庭文化素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不断丰富全市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市总工会、市妇联、市信用合作联社联合举办了家庭才艺比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续实施精品战略,艺术创作成效明显。
一是组织召开了溧阳市2004年度文艺成果奖颁奖大会暨溧阳市群众文化活动基地命名仪式,表彰奖励了我市52位作者,其中一等奖2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18个和优秀作品奖;同时由中共溧阳市委宣传部、溧阳市文化局、溧阳市教育局拟定并报市委、市政府同意,命名市教师进修学校、社渚镇嵩里村、溧城镇码头街社区、别桥镇战胜村、市实验小学、市清安小学、市戴埠中心小学、市实验幼儿园,市城北幼儿园等9个单位为首批溧阳市群众文化活动基地。二是组织参加了2005常州市少儿艺术文艺大赛,入围了8个节目,其中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同时有18位小作者的书画作品入选2005常州市少儿艺术节书画大赛,其中1个金奖,3个银奖,市文化局荣获优秀组织奖。三是组织美术书法摄影艺术作品参加江苏省第二届农民艺术节,7位作者分别获金银奖,谢全寿荣获农民文艺之星称号。四是在全国抗战胜利60周年画展上,我市作者创作的油画《陈毅的棉袄》、中国画《饮水黄河》入选并展出。五是完成了剧本《贞女千秋》初稿,并请专家论证。六是根据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关于弘扬先进文化,传播民族传统文化,为农民群众送戏的要求,市锡剧团不断提升演艺质量,不断开拓演艺市场,先后排演了《五女拜寿》、《金玉奴》、《珍珠塔》、《中秋恨》、《三女审夫》、《夜明珠》等6台古装戏和《放飞》、《爱心献给你》、《妈妈你不要哭》等3台现代剧到我市各镇区进行巡回演出,并将传统戏《金玉奴》在本地送戏下乡的基础上,开拓上海地区演出市场,全年在上海演出 100多场次,取得了社会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七是根据“四五”普法的要求,市锡剧团以宣传公民遵守法律、依法维权、构建法治溧阳、营造和谐社会为主题,排演了一场《法治之光》专场文艺节目,并在全市城乡各地巡回演出。八是为充分挖掘整合溧阳独特的历史民俗文化资源,汇编了《溧阳特色文化.民间艺术》一书。九是办好了“视觉之窗”画廊,《溧阳文化》报纸和溧阳文化网站。
四、净化和繁荣文化市场,促进我市文化产业发展。
一年来,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大力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不断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使我市文化市场呈现了繁荣有序的发展态势。
一是组织对全市的网吧、游戏机营业场所、音像市场经营单位业主进行00法律法规培训;对全市500多家文化经营单位完成了年审工作;并对全市印刷企业进行了专项整治。全年共收缴盗版音像制品5万多张(其中涉嫌淫秽色情的2000余盘),盗版书籍1000余册,赌博游戏机150多台(块),立案查处违规经营案件81件。二是在全市进行“文明网吧”创建活动。三是针对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力度薄弱的情况,成立了镇(区)文化市场管理稽查组,并聘请了64位农村小学教师作为农村网吧管理的行风监督员,获得了常州市文化局、常州市关工委“网吧五老义务监督员”组织奖称号。各镇区文化站也能履行职责,管理好文化市场。
五、加强文物保护,文物保护与利用取得新进展。
一是编制了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宣传图文,到各镇区巡回宣传展览;二是完成了“陈氏宗祠”移建凤凰公园工程;三是协助做好了扬溧高速公路相关地段古墓葬的发掘工作;四是完成了省级文保单位合剌普华墓址的围墙修护工作;五是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水西纪念馆接待参观人数超2万,尤其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见成效,同时还选训了一批小讲解员。六是会同有关部门修缮了甘露寺碑。天目湖镇对任兰枝墓址进行实地勘察,并提出保护性措施。上黄镇维修“太平桥”、“贞节坊”。各有关镇区都聘请了文物义务保护员。开发区的杨庄村筹资4万余元完成纪念南宋抗金英雄杨邦义纪念碑和纪念亭工程。
六、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为文化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圆满完成了全系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找准问题,整改有力。二是完善了局系统各项规章制度,并出台了《溧阳市文化局机关管理制度》。三是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争先抢位,争光添彩”主题活动。四是注重局领导班子和直属单位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明确了责任和职责。五是编印了直属单位和局各科室的目标管理考核责任书,明确工作现职,并与年终的考核挂钩。
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逐步建立有利于推动文化创新的文化管理体制。
为进一步解放思想,把主动改革,自觉改制以及出人才、出作品、出效益为改革改制的标准。一是根据上级统一要求,事业单位全面实行全员聘用制,年终考核制;二是完善了市锡剧团多元化分配制度,最大限度调动演职人员争先、争演、争优、争市场的积极性,全年完成演出180多场;三是稳妥改制了市影剧公司,引进外力,逐步构建影剧产业,积极推进国家2131工程,努力开拓农村电影市场,把优秀电影送到农民群众的家门口。四是创造环境,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文化产业。
八、加强学习,努力提高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
一是认真学习了国家、省、市关于文化工作的文件和法律法规,自学学习文化专业知识,提高了做好文化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强化了服务意识,为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全年度工作任务奠定了基础;三是贯彻落实了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并就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争先抢位,争光添彩”为抓手,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大局,切实推进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实了年度目标任务,扎实营造了和谐溧阳的文化环境。四是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团结行政,廉洁行政,勤奋行政,高效行政,建设了一支作风硬、业务精、实干型的文化干部队伍。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常州市人民政府 溧阳人大网 溧阳政协网
溧阳市人民政府  苏ICP备17003616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8102000256号  网站标识码:3204810031
网站主办单位:溧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溧阳市南环路18号网站地图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