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 移动端应用

  • 政务微信

  • 政务微博

  • 智能问答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要闻动态
  • 魅力溧阳
  • 政民互动
  • 政府信息公开
  • 办事服务
  •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溧阳市文化局十·五期间重点工作成效
索 引 号:014143563/2008-00079
主题分类:其他 体裁分类:其他 组配分类:其他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市文化局
产生日期:2008-03-19 发布日期:2008-03-19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  溧阳市文化局十·五期间重点工作成效 十·五(2001—2005)期
溧阳市文化局十·五期间重点工作成效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十·五(2001—2005)期间,市文化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文化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关心支持监督下,全系统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积极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始终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积极贯彻落实全国、省和常州市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中心,高标准确定工作目标,以改善文化基础设施、打造文化活动品牌、繁荣规范文化市场、保护利用文物资源等为抓手,全局上下协调一致,开拓创新,扎实苦干,全市文化建设形成了新的局面。
一、确定文化建设发展规划。
一是制订了《溧阳市文化建设“十五”计划》。二是2002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2001--2010年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同时,市政府又颁布了《关于溧阳市文化经济政策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三是2004年,市委、市政府同意并制定了《关于创建溧阳市先进文化镇区百分制考核的意见》的文件。四是市委、市政府确定并经市人代会通过筹建以市图书馆和文化馆为主体的市文化中心大楼工程以及规划设计水西村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0.7平方公里红色旅游文化基地和革命史料展览馆。这些科学规划和政策性文件,有效指导并有力推进了全市的文化建设。
二、文化基础设施有所改善。
一是新建了《视觉之窗》文艺画廊并投用。二是配置了人民广场音响灯光设备。三是划归了大众影剧院产权。四是改造了人民电影院广场。五是改善了市文化局机关办公用房。六是上黄、天目湖、南渡、社渚、埭头、竹箦等镇文化站改善了文化事业用房。
三、精心打造群众文化品牌。
一是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重点,办好每年一届的全市群众文化活动周,运用特色文化,宣传溧阳、展示形象、提升品位。二是以市区人民广场文艺演出为重心,精心策划先进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自2003年以来,人民广场每年组织广场文艺晚会22--26场次,每场观众近万人或数万人,上黄、天目湖、社渚等镇组织的广场文艺晚会也广受农民群众的好评。同时,我们配备专人每天早晚为广场人群播放音响,聘请了广场文艺辅导员,每天早晨和傍晚,组织广场休闲娱乐的人群演练交谊舞、健身舞、传统舞,演练队伍越来越大,人民广场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三是城区放映周末广场露天电影,每年放映中外优秀影片和科教片100场次,得到省委宣传部的肯定。四是本着为城乡群众“提供机会,提供场地,提供信息”的指导思想,每年春节前,我们组织送戏、送电影、送春联到偏远山区农民的家门口。每年度组织音乐舞蹈、书法、摄影、美术等各艺术门类以及中学生影评、红领巾读书征文等比赛。五是市图书馆每年接待读者十万人次,并常年开展送书下乡活动,2005年实施了为革命老区村建立图书流动服务点,已建成18个点,全市共建图书服务点50个。六是命名了9个群众文化活动基地。
四、文艺创作生产成绩显著。
我们以年度文艺创作成果(政府奖)评审颁奖为推动力和实施力,激励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努力创作,多出作品,出好作品。2001—2005年,全市有370位作者的作品荣获溧阳市文艺创作成果政府奖,其中14人获金奖,49人获银奖,154人获铜奖,153人获优秀奖。我们围绕各级各艺术门类的重点赛事,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文艺创作活动,各个艺术门类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据初步统计,2001—2005年,全市在地市级以上发表、入选、获奖的文艺作品有1111件,其中:金奖212件,银奖384件,铜奖215件。舞蹈《五色神马》,美术作品《凯旋》分别荣获江苏省第五届“五星工程奖”银奖。
五、文化市场繁荣有序。
一是“扫黄打非”工作常抓不懈。2001—2005年,共检查出版物市场摊店1000余家次,取缔非法出版物摊店50余家,查缴非法图书1万余册,非法音像制品30余万盘,组织开展音像制品经营单位“本店无盗版”承诺活动,有效净化了我市的出版物市场。二是有效管理“网吧”,安装了视频图像实时监控系统,安装了杀毒、反黄、监控和身份证管理软件,公布了举报电话,设立警示牌,镇(区)设立文化市场稽查组,共查处违规“网吧”300余家次,黑“网吧”30余家,聘请了社区居委会老同志、学校教师100余名为网吧义务监督员。三是专项整治歌舞娱乐场所,打击KTV陪侍和舞厅跳黑灯舞的现象。四是规范演出市场,取缔非法演出团体12个。
六、文物保护工作管理规范。
一是编制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宣传图文版面,城乡巡回展览。二是做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数据化处理,建立了库藏一、二、三级文物藏品档案。三是移建了“陈氏宗祠”。四是加固修缮了别桥淳化阁帖。五是完成了“合赖普华墓址”复建“神道碑”等设施。六是划定了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七是抢救性保护了两座古墓葬,出土并征集了39件文物。八是成功举办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65周年纪念活动,以及刘飞诞辰百年纪念活动,5年共接待社会各界人士20万人次。九是聘请了26名义务文物保护员。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常州市人民政府 溧阳人大网 溧阳政协网 溧阳市人民法院网
溧阳市人民政府  苏ICP备17003616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8102000256号  网站标识码:3204810031
网站主办单位:溧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溧阳市南环路18号网站地图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