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魅力溧阳
政民互动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关于印发《溧阳市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 引 号:
01414358X/2008-00032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溧农发[2008]19号
发布机构:
农业农村局
产生日期:
2008-02-05
发布日期:
2008-04-20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
制定印发《溧阳市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
关于印发《溧阳市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
溧农发[2008]19号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局各单位,各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畜牧兽医站、水利农机站: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的通知》、《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农业源普查工作的通知》和《江苏省第一次农业、渔业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了《溧阳市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特此通知。
二OO八年二月五日
抄送:市污染源普查办公室,各镇人民政府。
溧阳市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
依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国发[2006]36号、国务院令第50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7]37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07]125号)及江苏省农林厅关于《江苏省第一次农业、渔业污染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此方案,全面开展全市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
一、目的
农业污染源普查是摸清农业污染底数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做好农业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通过此次普查,全面了解和掌握不同农业污染物的区域分布、污染类型、产生量、排放量及其去向,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提供决策依据。
二、普查时点
普查时点为2007年12月31日,时期为2007年度。
三、普查对象
(一)普查对象和范围
普查对象包括种植业污染源、畜禽养殖业污染源、水产养殖业污染源、农村生活污染源以及农业污染源排污系数测算。
种植业污染源主要针对粮食作物(包括谷类、豆类和薯类)、经济作物(包括棉花、麻类、桑类、油料、糖料、烟草、茶、花卉、药材、果树等)和蔬菜作物(包括根茎叶类、瓜果类、水生类)的主产区开展肥料、农药、农膜和秸秆污染普查。
畜禽养殖业污染源以舍饲、半舍饲规模化养殖单元为调查对象,针对猪、奶牛、肉牛、蛋鸡和肉鸡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畜禽粪便和污水开展普查。
水产养殖业污染源以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围栏养殖、滩涂养殖、工厂化养殖等有饲料投入的规模化养殖单元为调查对象,针对鱼、虾、贝、蟹等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开展普查。
农村生活污染源以农村户为单元对农户产生的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开展普查。
农业污染源普查排污系数测算。
(二)普查内容
1、种植业污染源:主要普查我市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蔬菜作物主产区在种植业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流失情况。普查内容主要包括:
地块基本情况:包括地块面积、类型、坡度、种植方向、耕作方式、排水去向等。
肥料:主要针对肥料(包括化肥和有机肥)的施用和流失情况开展普查。其中,化肥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有机肥包括商品有机肥、畜禽粪便、土杂肥等。调查内容包括肥料名称、有效成分及其含量、施用量、施用方法、施用时期等。
农药:主要针对污染重、难降解、用量大、未禁用的农药(如毒死蜱、阿特拉津、氟虫腈、吡虫啉、克百威、2,4-D丁酯、涕灭威、丁草胺、乙草胺等)施用和流失情况开展普查。普查内容包括施药目的、农药名称、有效成分及其含量、施用量、施用方法、施用时期等。
农膜:主要针对地膜残留污染开展普查。普查内容包括地膜厚度、覆盖面积、使用量、回收量等。
秸秆:主要针对粮食作物(谷类和豆类)和经济作物(棉花和油菜)生产过程中的秸秆及其去向开展普查。普查内容包括秸秆产生量、丢弃量、田间焚烧量、还田量、饲料利用量、燃料利用量、堆肥利用量、原料利用量等。
2、畜禽养殖业污染源:主要普查猪、奶牛、肉牛、蛋鸡、肉鸡在规模养殖条件下污染物的产生、排放情况。普查内容主要包括:
畜禽养殖基本情况:包括养殖组织模式、畜禽种类、存栏量、出栏量、饲养阶段、畜禽体重、采食量、精粗饲料主要成分含量等。
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情况:包括污水产生量、清粪方式、利用方式、利用量、排放量,粪便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方式、处理能力、运行时间和运行状况等。
3、水产养殖业污染源:主要普查鱼、虾、贝、蟹等在规模养殖条件下污染物的产生情况。普查内容:养殖种类、养殖方式、养殖模式、养殖产量、养殖面积,饲料、肥料、鱼药的生产厂家、品牌、剂型、有效成分及其含量、使用量、使用方法、使用时期,养殖排水情况。
农村生活污染源:主要调查不同生活方式下的农村垃圾、生活污水的产生情况。
(三)普查污染物种类
种植业:包括以地表流途径流失的硝态氮、铵态氮、总氮、总磷、可溶磷以及难降解的1-2种农药(如毒死蜱、阿特拉津、氟虫腈、克百威、2-4-D-丁酯、涕灭威、百草枯等),或以地下淋溶途径流失的总氮、硝态氮、铵态氮以及1-2种农药;农田地膜残留量。
畜禽养殖业:污水中化学需氧量(COD)、铵态氮、总氮、总磷、铜、锌、PH等;固体废物包括有机质、含水率、总氮、总磷、铜、锌等。
水产养殖业:水产养殖过程中化学需氧量(COD)、总氮、总磷、铵态氮、硝态氮、铜、锌等。
农村生活:生活污水包括产生量、化学需氧量(COD)、总氮、总磷、氨氮和PH值;生活垃圾包括产生量、含水率、有机与无机比例等。
四、普查技术路线和步骤
采取分类抽样与实地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参考全市各级农业统计资料,测算全市农业源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
(一)普查技术路线
采取面上普查和分类抽样与实地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参考全市各级农业统计资料,测算全市农业源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
(二)普查步骤
本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分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普查阶段和总结发布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2007.5-2008.2)
成立机构,落实经费,开展宣传,进行组织动员;制订普查方案,编制填报、审核、汇总、录入和质量控制等规定,开展重点污染源的监测,建立数据库与软件应用平台;参加省市普查员的培训,组织对全市普查员进行培训;针对各类污染源进行清查,确定各类污染源的抽样数和抽样单元。
2、全面普查阶段(2008.03-2008.07)
(1)调查阶段(2008.03-2008.04)
普查人员对农业污染源排污企业、单位及抽样农户进行调查并填报普查表,完成数据的审核,录入工作,建立污染源档案,汇总数据上报。
(2)汇总阶段(2008.05-2008.07)
2008年7月底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将全市农业污染源普查数据汇总,经常州市普查领导小组(农业)审查,报常州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3、总结、发布阶段(2008.08-2009.07)
建立市农业污染数据库,上报和发布普查数据,开发利用普查成果,总结验收普查工作,开展自下而上的验收和评比,并进行表彰。
五、普查与组织实施
(一)组建机构
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涉及面广、技术性强,而且时间短,任务重,要做好这一工作,必须有强有力的领导和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来完成。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的通知》农业源普查工作由农业、环保部门负责,为确保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溧阳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农业工作组。由农林局领导、相关科站负责人及业务骨干成立普查工作小组,负责我市农业污染源普查的组织与实施。
(二)实施安排
1、清查
清查由各镇普查员具体进行,结合统计、农业等部门的资料,对我市农业污染源单位的规模、数量进行实地清查。
(1)初查。第一阶段由镇按年报表、统计资料进行初报。
(2)复查。第二阶段为二次清查。为提高污染源数据的准确性,采取二次清查的方法,由普查员逐村逐户复核,以确保清查结果不重复、不遗漏,再按复核结果确定抽样比例和普查对象。
(3)补查。在确定清查名录后,再采取抽样或网式调查落实。
2、普查员、普查指导员、数据录入员的选配
按《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工作细则》规定,每60个农业污染源配备2名普查员,每80个生活污染源配备2名普查员,我市共需普查员427名。其中种植业按0.6%抽样我市农村约有189500户,共需调查1150户左右,需普查员40名;畜禽养殖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有153个,需5名普查员;水产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有10048个,需335名普查员;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染源按1%抽样,我市需调查1895户左右,需普查员64名。
普查员主要从我局各业务科站、镇农业综合服务站、镇畜牧兽医站及各村负责人中抽调。
普查指导员:全市12名,从我局业务科站中选配。
数据录入员:按照每人每日录入60张表格计算,全市10名。
数据审核员:全市4名。
3、培训
2008年2月组织全市普查人员分类培训。
4、入户调查(4月20日前完成)
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普查组、抽查组、数据录入组、后勤保障组四个小组,来保证普查工作的准确顺利地完成。
(1)普查组:主要由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组成,进行实地普查。
(2)抽查组:主要由市派人组成抽查小组,按一定比例对各个污染源进行抽查,检验普查的真实性。
(3)数据录入组:主要负责数据录入和审核。
(4)后勤保障组:主要负责相关后勤。
5、数据录入
严格按照国家普查办数据处工作细则要求,对收集的普查表进行初审、编码、整理、组织录入以及数据编辑、审核等数据处理工作。
六、普查经费
经费来源:按《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市财政局将污染普查所需经费列入年度的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到位,并监督经费的使用。经费用于:普查方案的制定、宣传动员、培训、入户调查、现场监测、设备购入、数据汇总、较核、加工与建档,普查成果的开发利用,普查工作验收、总结,普查员、普查指导员补助等。
经费预算:(略)
经费管理:污染源普查经费专款专用,严格执行预算范围和财政制度,从严控制支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