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关于印发《溧阳市农林局“十一五”暨2008年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目标责任制》的通知
局各单位: 太湖流域是国家确定的“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重点,为全面落实省、市根治太湖水污染的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根据省、市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会议精神以及我市对水环境整治工作的要求,经研究,决定成立溧阳市农林局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溧阳市农林局“十一五”暨2008年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目标责任制》,请你们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分别制定具体的实施技术方案,明确工作进度,量化考核指标,做到组织领导到位,任务分解到位,工作措施到位,确保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附件: 1.溧阳市农林局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2.溧阳市农林局“十一五”暨2008年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目标责任制
二〇0八年六月二十六日
抄送:市政府办公室。附件1:
溧阳市农林局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为切实加强对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管理,经研究,决定成立溧阳市农林局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蒋进章 副组长:黄幸福 姜明贵 黄勤芝 吴建荣 徐玉琴 蒋如生 成 员:周来新 李建卫 黄卫平 丁文斌 周国民 史立人 谈国才 蒋孝松 杨 青 史永健 王坚强 刘新玲 徐国友 蒋群茂 宗 兴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吴建荣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由黄卫平、谈国才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设在局环能科,具体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召集各成员单位定期沟通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每月进行情况汇总,反映面上工作,总结经验做法,加强与市有关部门协调沟通等。
附件2:
溧阳市农林局“十一五”暨2008年太湖 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
为贯彻省、市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根治太湖水污染的决策部署和目标任务,根据我局的工作职能和工作实际,特制定《溧阳市农林局“十一五”暨2008年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目标责任制》。各部门的主要职责及目标如下: 1.农业科(环能科):到2010年,全市调减稻麦油农作物3万亩,新增绿肥或蚕豆、大豆等豆科作物2万亩。推进农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大力实施规模畜禽养殖场循环农业工程。开展农村分散居住农户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试点,在长荡湖地区建立农业面源氮磷流失生态拦截沟渠塘系统。到2010年,建设规模养殖场沼气工程18处;2008年新建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6处。2008年完成全市农业面源污染源普查,设置4个农业面源污染定位监测点。启动长荡湖生态湿地建设工作。派人参加市北河水环境整治督查工作。按月汇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进展情况,牵头负责太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相关工作督查。 2.土肥站:减少化肥用量,制订全市化肥减施实施方案。2008年氮肥使用量比2007年削减3%,使用量控制在20387吨以内。2010年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100%。扩大商品有机肥补贴和绿肥种植补贴,化学氮肥使用量在现有基础上下降15%。2008年完成测土配方施肥72万亩。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到2010年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5%以上。按月形成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进展相关情况汇总。 3.植保站: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制订全市农药减施实施方案。2008年农药使用量比2007年削减5%,使用量控制在2063吨以内。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优化农药品种结构,积极推广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新型高效药械,开展植保专业化防治。到2010年,化学农药使用量在现有基础上减少20%。派员参加市北河水环境整治督查工作。按月形成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进展相关情况汇总。 4.水产站(渔政站):制订全市水产清洁养殖实施方案,调整水产品种结构和生态养殖模式,推进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加快落实长荡湖围网拆除资金,争取年内启动围网拆除工作。开展池塘循环水养殖工程,积极推行蟹、虾、螺等混养模式,发展“631”生态养殖技术、循环水生态养殖技术、池塘立体种养模式技术,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场)。派员参加市北河水环境综合整治督查工作。按月形成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进展相关情况汇总。 5.畜牧兽医站:制订全市畜禽养殖区域规划方案和全市规范畜禽养殖工作意见。督促指导畜禽养殖场的综合整治,指导全市规模养殖场合理布局,完善干湿分离、雨污分流等环保设施,实现粪污无害化处理,禁止粪污直接排放水体。到2010年,基本完成规模养殖场粪污达标排放。2008年完成29家养殖场综合整治,6月底完成整治方案,9月前实现达标排放。12月底仍不能达标的畜禽养殖场汇同相关部门予以取缔。到2010年畜禽养殖粪便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5%以上。大力推广秸秆氨化、微贮技术,完成1个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工程。派员参加市北河水环境整治督查工作。按月形成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进展相关情况汇总。 6.市场信息科: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加快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步伐,积极组织做好地方标准化的编制。2008年全市安全优质农产品基地面积稳定在75万亩左右,新增“三品”共计28只。按月形成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进展相关情况汇总。 7.林业科:指导全市重点河道、湖泊的生态林地建设。全力推进镇村绿化工程建设,做到村庄房前、屋后、宅旁的庭院绿地全部绿化,中心村至少建一处不小于600平方米的公共绿地供居民休闲。今年重点抓好5个镇、121个村实现绿化达标。到2010年,全市10个建制镇全面达到《江苏省新农村建设造林绿化标准》;所有行政村全部达到《江苏省新农村建设造林绿化标准》。按月形成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进展相关情况汇总。 8.农机科:重点推广秸秆还田机械、秸秆捡拾打捆机械、秸秆综合利用配套机械、植保专业化服务机械等。 9.办公室:负责太湖流域农业面源防治对外的宣传报道和舆论导向工作。参与有关联系协调和督促检查等方面的工作;会同局有关科站做好领导小组会议和专题会议筹备工作。 10.政策法规科: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政策咨询和法律帮助。 11.计财科: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项目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 12.开发科:制定农业区划(规划)布局调整方案,以实现农业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13.蔬菜办:负责指导全市蔬菜设施栽培,大力推广设施蔬菜栽培,2008年增加设施面积0.6万亩。按月形成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进展相关情况汇总。 14.茶果站:负责指导全市因地制宜发展果树、花卉、茶叶等园艺作物,2008年新增设施园艺作物面积0.5万亩。按月形成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进展相关情况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