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魅力溧阳
政民互动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关于印发《溧阳市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
索 引 号:
014143555/2008-00035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溧卫 [2008] 62号
发布机构:
市卫生局
产生日期:
2008-05-12
发布日期:
2008-05-14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
溧阳市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试行)
关于印发《溧阳市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
溧卫 [2008] 62号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各医疗卫生单位:
为科学有效控制手足口病,防止疫情扩散蔓延,减少死亡,切实保护广大群众尤其是婴幼儿的身体健康,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江苏省手足口病防治技术方案》、《医疗机构手足口病诊疗技术指南(试行)》、《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技术指南(2008年版)》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溧阳市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切实做好我市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二〇?八年五月十二日
抄送:常州监狱医院,溧阳监狱医院,各民营医院
溧阳市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
(试行)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一般预后良好,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传染源为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者的粪便、口腔分泌物、皮肤疱疹液中的病毒,经粪-口途径或呼吸道(主要是口腔粘膜和鼻腔粘膜)传播。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柯萨奇病毒(CoxAsckievirus)A16 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常见。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在液体环境中很稳定,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
为科学有效地控制手足口病,防止疫情扩散蔓延,减少死亡,切实保护广大群众尤其是婴幼儿的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和《江苏省手足口病防治技术方案》、《医疗机构手足口病诊疗技术指南(试行)》、《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2008年版)》和《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方案。
一
.
疫情监测
我市选择市人民医院作为手足口病的监测哨点医院,开展手足口病疫情和病原学监测。其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按规定开设感染性疾病门诊,做好预检、分诊,及时发现相关病例。
二
.
报告与确认
发现手足口病病例时,要按照丙类传染病的管理规定,实行网络直报。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均为责任报告人。市疾控中心和医疗机构防保所(科)要加强对网络直报疫情的监控,及时发现疫情苗头;同时,密切关注聚集性病例发生,凡是在一周(7天)时间内,一个幼儿园或者一个自然村(居民小区)发现手足口病病例3例及以上,即作为聚集性病例。市疾控中心要在2小时内向市卫生局和常州市疾控中心上报聚集性病例,市卫生局应在2小时内向常州市卫生局上报,任何单位不得瞒报、谎报、漏报和缓报。我市首起聚集性病例必须经我市专家组和常州市专家组进行确认,确认后按上述要求报告。
三
.
流行病学调查
对散发病例,医疗机构经治医生应详细询问有关流行病学情况,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发现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后,市疾控中心要立即组织流行病学调查,参照丙类传染病管理要求对报告病例进行核实,开展个案调查(手足口病个案调查表详见附件2),分析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四
.
疫情处置
对不需要住院治疗的病例实行居家隔离,隔离时间不少于10天,直到退热,口足的溃疡及水泡结痂。
首起聚集性病例和重大疫情必须有上级专家组参与应急处置。
凡在15天内发现13例手足口病病例或病例数量达到在园学童18%的托幼机构必须关闭,时间为2周。
五
.
实验室检测
及时采集病人的咽拭子、粪便、血清、疱内渗出液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测。对有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的病例尽可能同时采集脑脊液标本。具体要求详见附件1“肠道病毒标本的采集、运送、保存和实验室检测”。
六
.
消杀处理
各医疗卫生机构应认真落实消毒处理措施,切断传播途径。病例发生所在地要及时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对垃圾、粪便、污水及时清运消毒,整治城乡卫生环境;对于患者的用品、衣物、呕吐物、排泄物及其容器等用含氯消毒剂以适当比例配比进行消毒。对住院病房进行预防性消毒和终末消毒,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使用菊酯类杀虫剂杀灭成蝇。严格保护生活饮用水源,尤其对于农村地区集中供水的村庄,要整治水源地周围环境,采取保护措施,严防水源污染。
具体消杀方法见《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汇编(2007年版)》中“肠道传染病暴发后消毒与病媒生物控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七
.
托幼机构的卫生管理
托幼机构应每日对玩具、用具等进行清洗消毒,减少间接接触传播;加强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八
.
健康教育
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宣传单等多种宣传形式,广泛宣传手足口病等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防病知识,提高群众自我防病意识和能力。通过家长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等;避免与患儿接触;对儿童玩具、餐具、衣物、学习用品要经常消毒。
九
.
医疗救治
医疗救治详见卫生部《医疗机构手足口病诊疗技术指南(试行)》和《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2008年版)》。我市确定市人民医院为手足口病定点收治医院,集中收治全市需住院治疗的手足口病患者。
十
.
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领导,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各科室工作职责,落实疫情防控责任制。一旦发生疫情,要迅速组织有关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尽快核实疫情,查明感染来源和疫情可能波及的范围,提出控制措施和建议;医疗单位要积极救治病人;卫生监督机构要依法加强食品卫生、饮水卫生及环境卫生的监督管理,督促检查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情况。
(二)技术保障
成立技术指导组(名单见附件3),组织手足口病防治技术培训,进一步充实、提高防治队伍的技术力量。一是预防控制技术培训,提高疾控人员的流调、采样、检测、监测和消毒等疫情处置技术水平,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二是诊疗技术培训,加强对医务人员手足口病的诊断、治疗、隔离消毒等知识的培训,使临床医生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乡医、村医尽快熟悉手足口病的诊疗技术,确保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三)医药物资与经费保障
要做好治疗药品、消杀药械、检测试剂等医药物资的储备和供应,落实防治经费,保障防治工作开展。
附件1:肠道病毒标本的采集、运送、保存和实验室检测
附件2:手足口病个案调查表
附件3:溧阳市卫生局手足口病防控技术指导组名单
附件1
肠道病毒标本的采集、运送、保存和实验室检测
为及时、科学地采集和运送手足口病标本,规范实验室检测程序和检测方法,提高检测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1 采集对象
1.1 肠道病毒感染者,多表现为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无菌性脑膜炎等,患者多见5岁以下儿童。
1.2 因调查需要的密切接触者。
2 采样液
2.1 pH7.4~7.6 HANK氏平衡盐(含0.5%的牛血清白蛋白)。
2.2 pH7.4~7.6的Eagle’s MEM培养液(含0.5%的牛血清白蛋白)。
3 标本种类及采集
2.1 咽拭子:用聚丙烯纤维头的塑料杆拭子同时擦拭双侧咽扁桃体及咽后壁,将拭子头浸入含3ml采样液的采样管中。
2.2 手足口病患者疱内渗出液:用聚丙烯纤维头的塑料杆拭子涂擦疱内渗出液,将拭子头浸入含3ml采样液的采样管中。
2.3 患者粪便:采集5~10g粪便置于15ml空采样管中。
2.4 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采集好标本后置于15ml空采样管中。
2.5 心包炎患者的心包积液:采集好标本后置于15ml空采样管中。
2.6血清标本:须采集急性期、恢复期双份血清。用真空负压采血管采集血液标本5ml,室温静置30分钟,1500~2000rpm离心10分钟,收集血清于2ml无菌螺口塑料管中。
标本采集好后,应在采样管上做好标记,并注明标本的种类,同时及时填写采样表,要求信息完整。
4 标本保存及运送
标本应在冷藏的条件下尽快进行送实验室检测,24小时内能检测的标本可置于4℃保存,24小时内无法检测的标本则应置于-70℃或以下保存。如无-70℃保存条件,则于-20℃冰箱暂存。血清可在4℃存放3天、-20℃以下长期保存。标本运送期间应避免反复冻融。
5 标本的实验室检测
5.1核酸检测:方法包括RT-PCR和Real-TimeRT-PCR,首先使用肠道病毒通用引物进行快速筛查,得到阳性结果后使用EV71、CoxA16等引物和探针进行分型。
5.2病毒分离及鉴定:采用Vero、Hep2和RD细胞进行病毒的分离,第一代7日内仍然为阴性的标本需继续盲传一代。病毒的鉴定采用中和试验(NT)和间接免疫荧光(IFA)法。
5.3 血清学检测:采用组合血清进行血清中和试验,双份血清具4倍增长才具有诊断意义。
6肠道病毒感染病例采样登记表
肠道病毒感染病例采样登记表
编
号
患者
姓名
性
别
出生年月
发病
日期
就诊
日期
采样
日期
体温
℃
临 床 诊 断
标 本 种 类
手
足口病
疱疹性咽峡炎
无菌性脑膜炎
脑干脑炎
其
它
咽
拭
子
疱内渗出液
粪
便
脑
脊
液
心
包
液
急性期血清
恢复期血清
填表说明:
“临床诊断”、“标本种类”栏打“√”,其余栏目填写相应内容。
填表人 填表日期
附件2
手足口病个案调查表
编号:
调查单位:
(按照国家标准编码:省编码+市编码+县编码+病例序号)
一
.
一般情况
患者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阴/阳历)
职业
工作单位(就读学校或托幼机构)
家长姓名
家庭住址
市
乡(镇、街办)
村(居)
号
家庭电话:
二
.
发病及就诊情况
1
.
发病日期
年
月
日
2
.
初诊日期
年
月
日;初诊单位
(省级/市级/县级/乡级/村级)
初步诊断:
3
.
住院治疗(是/否),如住院,则:
所住医院
,
入院日期
年
月
日,入院诊断
,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出院诊断
,
病程
天。
4
.
预后:痊愈/好转/未愈/死亡/其他
;后遗症(有,
;无)
三
.
临床情况
(一)临床症状 如有请打“√”
1
.
发热:无□ 有□:
℃;
2
.
皮疹:无□ 有□,主要部位:手□ 足□ 口□ 臀□其他
3
.
口腔炎:口腔粘膜上出现红色溃疡型疱疹 是 □ 否 □
4
.
呼吸系统:流涕□ 咳嗽 □ 咽痛 □ 其他:
消化系统: 恶心 □ 呕吐 □ 腹痛□ 腹泻 □ 其他:
神经系统:头痛□ 喷射状呕吐□ 精神异常□ 嗜睡□ 意识障碍□ 昏迷□ 惊厥□
心血管系统:心律失常:有 □ 无 □
(二)体征
1
.
颈项强直:有□无□; 巴氏症:有□ 无 □;
克氏症:有 □无□; 布氏症:有□ 无 □
2
.
腱反射:正常 □ 亢进 □ 减弱 □;
肌张力:正常 □ 亢进 □ 减弱 □
(三)辅助检查
1
.
血象:有,无。有则:WBC(
×10
4
/L),N(
%),L(
%)
2
.
脑脊液:压力(
Pa),外观(正常/异常),细胞记数(
个),
蛋白(
)糖含量(
)
3
.
X线检查结果:有□,表现为
,无 □
4
.
心肌酶谱:肌钙蛋白酶
肌红蛋白酶
(四)合并症及并发症
合并症:有□
, 无 □;
并发症:有□
, 无 □
四、流行病学资料
(一)患者接触史(填写病例发病6天前与手足口病、病脑、病毒心肌炎的接触史):
无 □;有 □:填写下表
患者接触史
病例
姓名
性别
年龄
与病例
关系
发病时间
临床诊断
接触时间(起止)
住院是否
备注
备注:1
.
与病例关系,指本调查病例发病前与相关患者的关系。包括(填写)家人、亲戚、同班、同校、同村或其它等关系。
2
.
临床诊断填写:手足口病、病脑、病毒心肌炎、肺水肿等。
(二)病例密切接触者,患者发病前7天以来,接触的人群情况
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的情况
密接
姓名
性别
年龄
与患者关系
发病
是否
发病
时间
接触时间(起止)
住院是否
临床诊断
备注:1
.
接触患者的密切人员与患者关系,填写家人、亲戚、同班、同校、同村或其它等关系。
2
.
临床诊断填写:手足口病、病脑、病毒心肌炎、肺水肿等。
(三)发病6天前是否到过手足口病流行地(是,时间
,地点
/否/不详)。
(四)发病前6天前饮食(水)史:
1
.
外出就餐:有□ ,时间
,地点
; 无 □;不详 □;
2
.
饮用生水或使用不洁水源清洗入口食物、洗碗、漱口等:水源类型
,地点
,频率,一直 □,经常□,偶尔 □,无 □,不详 □
调查人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附件3
溧阳市卫生局手足口病防控技术指导组名单
组 长:周 亮
成 员:徐云芳、詹震泽、王玉芬、姜 鸣、孔卫荣、史亦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