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魅力溧阳
政民互动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二00七年工作总结
索 引 号:
014143416/2008-00079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产生日期:
2007-11-01
发布日期:
2008-07-14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
二00七年工作总结
二00七年工作总结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溧阳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2007年11月)
今年以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常州市人口计生委的精心指导下,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围绕“十一五”的奋斗目标,认真准备,精心组织,一手抓基层基础工作的强化,一手抓重点难点工作的突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据统计,1-9月份,全市总人口为79.50万,出生人数为4189人,死亡人数为4400人,人口出生率为5.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3‰,预计全年已生待生总数为4300人左右,计生率可达98%以上。全市人口计生工作在整体上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工作成效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对人口计生工作的领导力度进一步加大。
今年是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精神的第一年,市委、市政府把人口计生工作摆上了更加重要的位置。3月9日,组织召开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全面回顾总结了“十五”以来的工作,对今年和“十一五”工作作了全面的部署。5月份,市委常委会又专题听取了人口计生工作情况汇报,对今年的工作重点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市人大、政协对人口计生工作给予了高度关心和重视,先后到计生部门调研情况、听取汇报。各镇也都进一步加大了对人口计生工作的领导力度,特别是在行政区划调整期间,丝毫没有放松工作力度,行政区划调整结束后,又迅速配备了强有力的分管领导,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行政区划调整给人口计生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积极应对行政区划调整。
一是稳定乡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队伍。
一方面加强与组织人事部门的协调,本着“计划生育干部队伍在行政区划调整中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原则,选齐配好乡镇计生办干部和计划生育服务站技术专干。另一方面是加强计生干部的日常管理。教育和督促他们安心工作,尽职尽责,不辱使命。
二是加强乡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
各乡镇,特别是新组建的乡镇明确一名得力的负责同志分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确保撤乡并镇期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想不松、措施不软、力度不减”。全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结束后,市委、市政府又及时召开了分管领导座谈会,对各镇分管领导进行了系统的业务培训,明确了工作目标和思路。
三是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资料的管理。
在行政区划调整期间,按照“按章管理,规范建档、注意完整,妥善保管”的要求,派专人负责档案资料的交接工作,确保了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资料的真实性、连续性和完整性。
四是加大对乡镇人口计生工作的指导力度。
组织人员深入到各镇进行村级调研,帮助新建镇区加快工作磨合,督促落实“村为主”的工作机制,对人口计生工作薄弱镇、村进行重点指导,促进转化。
(三)“村为主”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巩固。
通过强化村级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措施和责任,使工作重心稳步、有序朝村级下移,有效避免了在行政区划调整中村级存在的麻痹松懈、消极应付的思想和行为。重点建立完善了“四项制度”:一是建立完善月例会制度。规定每月10日前,镇、村两级组织召开计生工作例会,通报情况,布置任务,研究问题,制定措施。每月工作例会上,各镇计生办根据阶段目标任务,选择确定几项重要工作作为本月工作内容,规定各村的具体完成时间及要求,使村级明确本月主要工作任务。村级进一步分解到村两委干部和计生专干,具体负责将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二是建立完善工作督查制度。每月任务下达后,市、镇两级定片人员实行定期不定期的工作督查,帮助村级查找不足,寻找对策,促进村级工作有效落实。三是建立完善考评奖惩制度。各镇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加大奖罚力度、严格措施落实,广泛调动村级干部主动抓计生工作的积极性。四是建立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对出现孕检对象未参检、长效节育措施落实不到位、漏报新婚出生信息的、故意弄虚作假的等各类问题,市、镇两级都制订了相关的处罚措施。
(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全面规范。
市委、市政府在认真组织调研、充分听取各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理顺了管理体制,健全了管理网络,明确了各级、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和责任,制订了考核办法,同时完善了长效工作机制,建立了“四项制度”:第一,专项调查制度。成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定期组织计生、公安、工商、建设等部门,对流动人口集中的重点地区、重点路段、重点行业开展专项调查活动。第二,联合执法制度。对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履行职责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以及流动人口违反计划生育规定的行为,各部门根据部门权限,积极协助。严格依法处理。第三,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由各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协调会,通报交流情况,核对信息,研究解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第四,信息管理制度。充分利用相关部门信息资源,不断完善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做到资源、信息共享,提高了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的科技化水平。
(五)全面推进了优质服务工作。
完善了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格局。对新建乡镇,整合资源,集中人才、技术、设备优势,形成规模,提升了机构的服务能力。针对调整后的乡镇一般都地域广、人口多、群众居住分散的特点,为保证经常性工作和孕情全程随访服务到位,进一步改善了村级服务室的基本条件和环境建设。“零距离服务工程”继续推进。各镇按照实施方案要求,转变了服务理念,建设了一支零距离服务队伍,促进了工作的有序开展。全面启动了“幸福使者”行动。协调卫生、民政、教育等部门联合印发了2万份《致全市育龄群众的倡议书》,编写了优生优育知识小折页,发放到群众手中。市计生指导站投资100多万元引进设备,开设了孕前保健专科,为围产期妇女提供优生筛查工作。一系列工作的开展,得到了广大育龄妇女的欢迎,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避孕节育安全性监测评价技术研究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效,高质量完成了1348人次随访,并在线报告不良反应131例,得到省项目组的肯定。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男性生殖健康、青少年生殖健康等系列工程继续推进,取得了预期效果。
(六)宣传教育工作取得新提高。
上半年,我们突出中央《决定》精神的宣传,从宣传广度和深度入手,进一步创新了宣传方法。在宣传对象上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深入群众,把宣传工作融入孕检、随访服务等各项常规工作中;二是深入基层计生干部,组成宣讲团到乡镇党校、人口学校巡回演讲;三是深入党政干部,采取党委中心组集中专题学习。在宣传方式上采取了多种形式:
一是
利用市政府人民广场大屏幕进行标语宣传。
二是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溧阳宣传》报纸利用专栏分批选登决定的主要精神和重点内容,并及时报道各地学习宣传决定的具体做法。广播电视台在五月份计生宣传专题栏目中增加宣传长度,并开展了领导干部学决定专题采访,扩大了宣传效应。
三是
利用溧阳网站和《法制与社会》溧阳专版宣传,制作了图文并茂的宣传栏目,使广大群众从中了解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新要求。
四是
积极组织参与《决定》精神知识竞赛活动。我们发动全市计生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共3400人参与了《中国人口报》的竞赛活动。
五是
利用公益宣传广告牌、展板、黑板报、横幅、标语和宣传车等形式大力宣传决定精神。据统计,在宣传月活动中,全市共制作宣传版面150多块,悬挂横幅182条,固定标语620条,发放决定精神宣传资料5万多份。营造了良好的宣传环境。此外,我们还结合工作实际策划了多项主题宣传活动,在《溧阳宣传》开辟了“乡镇经验之谈”、“人物剪影”等专栏,有力地推动了面上工作的深入开展。制作的《留守儿童的温馨家园》电视专题节目已于江苏教育频道播放;制作的《走进服务新天地》世代服务广播专题片己在省《人口纵横》栏目播出、并己推荐给国家计生委;上半年有7篇计生信息稿件被《江苏人口信息》录用。
(七)规划统计工作取得新成效。
开展了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的专题调查。通过调查对比分析,找出了存在问题,有针对性的改进了工作。对2001~2006年出生清查情况作了回顾调查。对清查汇集的数据作了全面梳理,认真分析,巩固清查成果。同时在积极开展专项调查基础上,认真撰写调研分析报告。参赛的《出生人口统计质量调查分析》和《流动人口专项调查报告》分别被常州市计生委评为二等奖和鼓励奖。推进了溧阳人口计生网站建设。对原来网站进行了重新设计,调整部分内容,建立后台支持,并建立了各项制度,维护网站的稳定性。完成了网络改造工作。5月份经过与电信局及市信息中心专家讨论协商,将全市连接的计生专线全部改为电信ADSL专线。解决了行政区域调整后各镇区的数据上传难题,保证了系统的正常运转。
(八)政策法规工作取得新进展。
全面实施了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工作。严格按照程序进行三级公示,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据统计,今年共新增人员353人,往年已享受人员中因死亡等原因变更35人,累计符合2184人,确保奖扶对象能及时领取奖扶金。做好流动人口信息平台情况反馈,核实反馈信息256人。进一步规范了信访工作。重新调整了计划生育信访领导小组成员,处理来信29封,接待来访群众9人,基本做到了事事有答复,件件有落实。推进了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多次与法院、法制办协调,加强征收力度,强化了计划生育专项经费管理。5月份,联合市监察、财政部门对全市各镇社会抚养费、免费技术服务经费和奖励扶助经费进行了检查,通过专项检查,推动我市人口计生部门依法管理、依法行政工作的深入开展。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便民维权活动。下发了《关于在全市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便民维权活动的意见》,开通了便民维权热线电话语音系统,方便群众咨询和投诉,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从而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九)计生协会工作取得新进步。
加强了协会组织建设,对协会作用发挥不够的一些村重点指导,对100人以上未建立协会的个私企业进行了排查摸底,调整配齐了镇、村两级协会专兼职工作人员,使基层协会工作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开展了生育关怀
行动。
“5.29”期间,组织举行了“生育关怀行动基金”募捐仪式,对特殊计生困难家庭开展了走访慰问活动,向50名贫困计生母亲和50名贫困孕妇分别送去了“妇女健康险”和“怀孕妇女和新生儿健康险”。同时组织广大会员和群众采用“一帮一”、“众帮一”等形式,对计划生育困难户给予物质援助和生产救助。此外,还组织协会积极参与到村民自治各项工作中去,提高了广大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满意率和支持率,进一步增强了计生协会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十)
计生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优化。
今年,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提升一实现”的目标,加强了行政效能建设的力度,出台了《关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意见》,促进了局机关干部的行政效率。同时,切实加强了全市基层计生干部培训教育。年初,坚持“以会代训”制度,按照条块结合的原则,各条线多次召开了业务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年度工作,对条线人员业务知识进行了针对性的培训。3月份,根据省人口计生委统一部署,和卫生部门分工协作,举办了一期“乡村医生培训班”,通过认真培训,严格考核,全市26名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均获得了乡村医生执业证书。4月份,又组织市计生指导站事业干部参加了省人事厅、省人口计生委举办的“计划生育咨询师考试”,通过率达95%以上,在全省计生系统名列前茅。此外,在系统内全面抛起了学习中央《决定》的热潮,开展了各类业务学习、岗位练兵等活动,提高了全市计生干部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工作中的不足,主要是少数薄弱镇的整体工作有待提高;流动人口管理还有漏洞;基层基础工作还不够牢固;广大计划生育干部作风还不够务实:镇与镇、村与村之间的不平衡性依然存在,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