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一)农村卫生工作
1.继续全力推进农民健康工程创建进程。按照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继续以“农民健康工程”统领农村卫生工作全局,努力营造政府主导、卫生主管、多部门协作的工作局面。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农民健康工程从2006年实施以来,我市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我们通过简报、报纸、会议等各种载体,加强信息交流,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农民健康工程实施成效。二是建立督查检查机制。积极迎接常州市对工程实施情况的督查,全面参照《常州市农民健康工程方案考核细则》开展工作。三是积极创建农民健康工程先进市。严格对照农民健康工程考核细则和常州市下发的台账目录要求,采取扎实有效措施,积极创建农民健康工程先进市。对照考核细则,我市已达到“省级优秀标准”,等待省级考核。
2.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8年全市共有556730人参加了“新农合”,人均筹资120元,参保率100%。全年“新农合”基金总量6897万元,其中,个人缴纳2026.54万元和镇级财政补助1113.38万元(合计3139.92万元)均已如期到帐。溧阳市级财政补助2226.92万元和省级财政定额补助资金800万元也已到帐,常州市财政定额补助730万元。对2008年“新农合”管理办法进行了适当调整:1、不再设立个人医疗保健账户,实行门诊医疗费用补偿。被市合管委确认的定点一级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按有效门诊发票金额(电脑打印)补偿10%,个人全年累计封顶200元。2、调整每次住院费用补偿标准,即:原0至2000元的部分补偿55%提高为60%,其余各段补偿标准不变,全年累计补偿封顶仍为8万元。
今年1到10月份,全市新农合住院结报3.07万人次,住院申报金额共计约14577.14万元,可报金额10185.63万元;总补偿金额5456.44万元,其中住院补偿金额4953.13万元;特殊病种补偿991人次,补偿金额252.70万元;门诊补偿7.95万人次,补偿金额126.41万元,住院补偿率33.98%。
根据今年1至10月份新农合的结报情况,预测2008年全年:住院病人数4万人左右,补偿费用5996万元;特殊门诊1160余人次,补偿费用350万元;门诊补偿10%,共计101120余人次,补偿金额180万元。全年补偿总额将达6526万元,预计基金结余300万元左右,将用于年终大病补助。全年新农合基金基本持平。
3.加快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示范化建设工作。2007年我市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个,其中已经有14个达到省级标准,剩余绸缪、后周、前马、开发区、上沛、天目湖6个尚未通过。今年上半年,前马、上沛、天目湖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继达到省级标准,剩余绸缪、后周、开发区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划于今年年底前达到省级标准。目前、我市共有社区卫生服务站142个,至2007年底已有79个达省级标准,63个尚未达标,目前,63个尚未达标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已有23个达到省级标准,今年9月份之前已有20个达到省级标准,剩余20个于今年年底前达标,今年全面完成达标计划。
年初申报创建2个常州市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个常州市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我们通过召开会议、现场指导、加大投入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正有序推进创建工作,目前上黄、上兴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顺利通过常州市级验收。
4.大力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2008年我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为人均150元,其中参保居民个人按每人40元标准缴纳医疗保险费;市财政按每人90元,溧城镇财政按每人20元对参保居民实行补助。
据统计,2008年我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应保人数为38156人,参保率达92.14%。筹资总额达628.46万元(含07年第四季度市财政补贴56.12万元)。
2008年1至10月份住院结报1105人次,住院申报金额共计639.06万元,可报金额426.94万元。可报金额占医疗总费用的66.81%。今年1至10月份,我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总补偿金额211.90万元,其中住院补偿193.19万元;特殊病种补偿46人次,补偿金额18.70万元;门诊补偿2448人次,补偿金额22250.08元,住院补偿率30.23%。
(二)爱国卫生工作
1、认真开展第20个爱国卫生月和第12个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下发了活动通知,并组织有关医务人员和健教专家分别在社区、幼儿园、广场开展健康宣传和咨询,发放宣传资料3500余份,测血压及接受群众咨询1500人次。各镇区、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落实工作措施,扎实有效地开展以环境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据不完全统计,4月份以来,全市共清除垃圾死角1250处,清理垃圾1670吨,清除露天粪缸1.2万余只,清除乱张贴9000张,清除乱建、乱披挂400处,参与卫生整治的干部群众达38000人次,全市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得到进一步改善。
2、大力推进创建卫生镇工作。常州市政府召开创建卫生镇村的工作会议以来,我市进一步加大卫生镇的创建力度,配合生态市创建,结合市委、市政府部署的“整治村庄环境,共建小康家园”活动,建成省级卫生村7个。
同时,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继续深入开展“健康溧阳社区行活动”。调整了健康教育讲师团,召开了相关会议,进行了培训授课,此项活动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欢迎,得到了各级的好评。
(三)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
疾病控制工作。切实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截止11月底,全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4种1285例,与去年同期报告发病数(1525例)相比下降15.74%。全市传染病报告率98.58%、及时率95.95%。全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4起。根据省市统一要求,自2008年4月21日启用国家传染病预警信息系统,目前共收到传染病预警信息41起,每起信息都按要求在2小时内调查处理结案,并及时录入、上传调查处理信息。高度重视认真开展手足口病等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防控工作,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市卫生局成立了手足口病防治领导小组、专家组、预防控制组、医疗救治组等工作班子,举办了2期以幼托机构负责人和防疫、医务人员为对象共147人次的防控知识培训班,对全市幼托机构全面督查2次,截止目前,全市共报告手足口病56例,无EV71型,无聚集性病例和重症病例发生。
高度重视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艾滋病防治综合示范区工作不断推进,积极开展高危场所行为干预项目工作。今年对辖区娱乐场所开展干预8轮次,宣传接受和咨询1803人次,发放宣传材料1717份,发放安全套4133只。组织开展两所监狱新入监人员和市看守所被监管人员艾滋病抗体筛查1149人,无阳性病例。1-9月份我市人民医院VCT门诊开展免费自愿咨询检测246人次,市皮肤病专科医院VCT门680人次。按时完成了我市12例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CD4细胞采样送检工作。5月下旬至6月完成了省疾控中心对我市艾滋病综合示范区的中期评估工作,共调查娱乐场所62个,性服务人员237人,完成访谈20人次,妇科PCR标本53人份,血标本182人份,衣原体标本175人份。
认真落实结核病防治工作措施,努力提高病人发现率和治愈率。全年全市报告疑似肺结核病人730余例,并开具三联转诊单、转诊率100%,主动到市结防门诊就诊383例、转诊到位率74.37%。开展追踪病人132例,追踪到位率93.9%。“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材料500余份、义诊和接受咨询100余人次。按照“江苏省结核病耐药性抽样调查实施方案”要求,4月中旬开始省结核病耐药性调查项目预试验工作,5月份正式启动,目前已完成病例纳入51例,其中新涂阳病人41例,已痰菌培养成功48例。
认真组织开展血防春季查螺工作,4月份在各监测查螺村相继开展村自查的基础上,抽调2支市专业队共16人,由血防医生带队,对上兴镇龙峰村、戴埠镇山口村及龙潭林场等重点、复杂环境进行抽查。共调查流行单位12个,流行村(工区)39个,完成查螺工日3839.5个,调查面积350.45万m2,调查条块714个,调查框数为264511框。于4月11日在戴埠镇松岭村查出一块有螺条块,该条块为历史有螺条块,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无阳性钉螺发现,开展灭螺2.2万平方米。
在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其他传染病防治工作,及时落实肠道传染病防控措施。继续规范计划免疫工作,巩固计免成果。积极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认真组织开展寄地防工作,积极开展学生及重点人群肠道蠕虫病防治,上半年共计驱虫服药1.5万人次。认真落实地方病防治工作,对市盐业分公司盐库采样检测碘盐10批计90份样品,合格率100%。5月份对5镇20村共300户居民进行碘盐定量检测,合格298份,不合格1份、无碘盐1份,碘盐合格率99.66%,碘盐覆盖率99.67%。上半年开展特需人群补碘6320人次。配合市盐务局会同广电等部门,于5月15日在别桥镇设点开展了5.15“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咨询活动。
卫生监督工作。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和《江苏省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等卫生法律法规,依法开展卫生监督管理。全年共出动卫生监督员12320人次,监督检查各类单位27142户次,立案查处250起,予以行政处罚罚款47.13万元,没收违法食品160千克,没收违法药品、器械等36箱。全市卫生许可证新发1336户,换发1031户,年度复核2020户;发放从业人员健康证22183人份,职业健康监护4800人次,调离“六病”人员46人。监督抽检食品389件、餐具940件、公共用具210件、生活饮用水28件、化妆品44件。受理投诉举报107起,处理107起,及时回复率100%。组织开展各类从业人员卫生法规知识培训班20期,集中培训1279人次;组织卫生监督员及卫生检查员培训14期,集中培训474人次。加强农村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在各镇医疗单位防保医生队伍中选聘了21名卫生检查员。
圆满完成“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市”创建任务。对全市餐饮单位(“五小”行业)进行了拉网式检查,确保4个100%、1个95%全面落实到位,严把餐饮消费环节的食品卫生安全关。将我市81名民间厨师全部纳入规范化管理,组织体检,实行农村自办宴席申报备案制度,同时组织城区和乡镇的饭店、快餐店、小吃店等行业负责人进行分类分批集中培训18期1070人次。6月中旬,我市顺利通过“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市”检查验收,其中“五小”行业整治、民间厨师监管等工作受到验收组的一致好评。
圆满完成食品卫生保障任务。今年积极做好了两会,中高考、高中学生水平测试、职教中心“对口”高考招生、“安博思论坛暨中欧经济智慧对话”、“一村一品”国际研讨会、全省中学生运动会等重大活动和节假日期间卫生保障任务30多次,出动卫生监督执法车辆156车次,卫生监督员859人次,检查单位2369户次(包括接待单位及其周边单位)。在实施保障任务中,认真制定保障工作方案,精心组织、提前介入,采取定点定人全程监督和分片巡回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监督,严格把关,确保活动期间不发生失误中毒事件。
(四)妇儿保工作
认真组织开展妇女儿童“十一五”规划卫生指标实施的中期评估,健全了“十一五”监测评估组织,加强领导,强化培训,狠抓管理,顺利通过了常州市级评估验收。继续抓好两个系统管理质量,全市妇女儿童保健服务整体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妇女病查治率84.99%,孕产妇保健管理率99.22%。全市接产6567例,无孕产妇死亡、新生儿破伤风、子痫等产科并发症的发生,婴儿死亡率4.2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6.22‰,出生缺陷儿发生率3.49‰。
(五)医政工作
1、继续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按照上级统一活动部署,继续开展以质量、安全、服务、费用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促进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医疗活动中的各项医疗核心制度都得到了较好落实。全市各医疗单位紧扣今年全市医疗卫生工作总体目标任务,结合单位实际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加强了医院的基础管理,提高了综合服务能力。全年,全市一级以上医疗机构门诊诊疗 人次,住院 人次,为住院病员实施手术 例,门急诊人次及住院人次、住院手术人次均较去年同比增长 %、 %、%。
2、巩固中医创建成果。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加强中医科、中药房(库)的建设,积极推广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适合农村基层使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上兴、上黄二镇创建中医先进乡镇工作及二院、平桥卫生院创建常州市乡镇卫生院特色中医专科工作均通过达标验收。
3、稳步推进血液管理工作。我市血液管理工作多年来持续名列常州市前茅,各医疗单位坚持做到科学用血、合理用血、节约用血。市血站积极做好无偿献血的宣传协调工作,采供血中严把质量关,服务中主动热情,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确保了我市临床用血需求和血液质量。全面开展了“少白”工作,更进一步为临床用血的安全提供了保障。全市全年无偿献血量达260余万毫升,参加无偿献血8700人次,其中街头志愿无偿献血2900余人次,献血量达95余万毫升。全年临床用血总量250余万毫升,血浆120余万毫升,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的100%,成份用血比例为99.86%。
4、狠抓科教工作落实。今年,全市共申报常州科技发展项目4项(市人民医院2项、市中医院1项、市疾控1项);申报溧阳市科技局项目16项(市人民医院5项、市中医院6项、市疾控4项、市卫生局1项),全市有3项科研项目通过溧阳市科技局组织课题鉴定:分别是市中医院狄剑秋副主任医师的《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研究》、郑永宏副主任医师的《心理治疗对高血压治疗效果的对照研究》;市二院狄火平副主任中医师的《中药散剂治疗胃脘部疾患》。市妇保院、卫生监督所各有一项正组织鉴定。加强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工作,组织召开了继续教育IC卡软件管理人员培训工作会议,及时下发了2000多张继教IC卡,全面实施继续医学教育信息化管理。完成11项常州市继教项目,协助完成2项国家级I类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共有近千名卫生技术人员参加培训。按省政府和省卫生厅的统一部署,组织了10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干部参加省卫生厅培训、完成农村基层361名卫生人员转岗培训任务;在全市启动了在岗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教育工作,报名审核250名,有239名乡村医生被录取(未录取5名,缺考6名)。
5、医疗救助工作又上新台阶。在今年的天目湖旅游节、清明节、端午节、“五一”劳动节、中高考、中秋节及国庆节期间,均能按医疗救护保障预案的要求,统一调度,各负其责,协调配合,较好地完成了医疗救护保障工作。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根据上级要求,局党委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落实援川措施,成立救灾领导小组、医疗救治组、血液采集队、防疫组;储备充足的救灾药、物、血液并随时准备收治灾区转移伤病员。共派遣医护人员2名,卫生监督员、防疫人员6人和驾驶员2名以及救护车1辆赴川抗震救灾;目前,救援人员及车辆都已安全返回。收治自行返溧轻伤员2名也已痊愈出院。积极做好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患儿泌尿系统结石诊疗工作,落实相关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的诊断与治疗,同时抽调乡镇卫生院的7名B超医生配合人民医院和中医院有序做好患儿筛查任务。及时做好信息网络上报工作。截止10月31日,全市共筛查患儿9199例,确诊患儿35例,门诊治疗31人,住院治疗4人,无患儿死亡。
二〇〇八年十一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