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 移动端应用

  • 政务微信

  • 政务微博

  • 智能问答

  • 登录个人中心

  • 网站首页
  • 要闻动态
  • 魅力溧阳
  • 政民互动
  • 政府信息公开
  • 办事服务
  •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旅游局2006年度工作总结
索 引 号:014144398/2008-00052
主题分类:其他 体裁分类:其他 组配分类:其他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旅游局
产生日期:2006-12-13 发布日期:2008-03-19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旅游局2006年度工作总结
旅游局2006年度工作总结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溧阳市旅游局二〇0六年
工作总结和二〇0七年工作打算
 
 
二〇0六年工作总结
200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旅游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旅游行业团结拼搏,抢抓机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加快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强力推进景区“创A”、农庄“创点”工作,积极拓展旅游客源市场,大力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进一步强化了溧阳长三角都市圈后花园的地位,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据初步统计,2006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35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5亿元,同比分别增加40万人次、5亿元(根据省旅游局和省统计局确认的数据,2006年,我市接待国内游客345.7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1亿元,同比分别增加21.06%和25.97%;实现旅游增加值14.23亿元,占全市GDP的6.54%。);全市主要景区接待入园游客193.1万人,旅游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9.61%、25.29%。山水园、南山竹海门票收入分别为5397万元、135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2%、250%。
一、加大旅游投入,溧阳“一湖两山”旅游大格局的形成步伐进一步加快
拉开南北联动的旅游发展框架,构筑溧阳“一湖两山”旅游大格局,进一步丰富溧阳旅游产品,增加游客逗留时间,提高旅游经济效益。2006年加大旅游建设投入,完善了旅游基础设施,加快了旅游资源开发步伐。全年旅游建设投入预计将达到6亿元,比2005年增长30%以上。
1、知难而上,天目湖积极争创5A级景区,努力加快旅游项目建设步伐。一是大力推进天目湖创建国家5A级景区工作。成立领导小组,组建工作机构,制定创建方案,收集相关资料,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努力把创建的过程作为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快旅游开发建设、提升旅游档次的过程。二是大力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6.8亿元,241省道改造溧阳段今年共完成投资4850万元,前期工程基本结束,完成了道路标牌、标识设计安装,连接市区到天目湖路段已经完成建设。三是大力推进重点旅游建设项目。中欧论坛天目湖永久会址累计投入4亿元,今年投入2.7亿元。乡村俱乐部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标准18洞高尔夫球场及配套设施已建设完成,临时会所、后勤办公室已竣工;今年投入673万元,完成了会所装饰、室内练习场等建设项目。国际茶文化城今年投入5900万元,完成了茶文化广场基础工程,主体工程、汇演广场正在建设中。天目湖娱乐城今年投入3410万元,完成了临时道路、围墙、一层结构工程。
2、锐意进取,南山竹海加大投入力度,创建4A级景区一举成功。南山竹海2006年投资5000余万元,对鸟语林、寿星园、吴越弟一峰观景亭等景观和观光车道、游步道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完善,完成了竹文化中心、休闲中心建设和石岩村温泉度假村项目签约及土地挂牌等;创建国家4A级景区工作以高分通过国家级评定,10月份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4A级景区。2006年接待游客50.3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41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04.8%、258.78%,是溧阳旅游新的增长点,已成为华东旅游的新亮点。
3、开拓创新,瓦屋山等新景区建设加速推进。瓦屋山休闲旅游区开发建设快速推进,投资1000余万元,按三级公路标准,瓦屋山脚至山顶的旅游道路建设已经完成;宝藏禅寺完成了停车场和山门建设,新大雄宝殿框架结构已完成浇筑;2006年12月被评为国家2A级景区,全年吸引香客、游客20余万人次。天目湖玉枝农庄、大石山旅游农庄、吴楚农耕文化园、十思园等旅游农庄完成投资1.05亿元。2006年4月,推出了由太公山、天目湖玉枝农庄、江苏水电科普园等景点组成的天目湖新景旅游线路,全年接待游客5.5万人次,优化了旅游资源配置,丰富了溧阳旅游产品,进一步扩大了天目湖品牌影响力。
二、强化品牌建设,溧阳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高
举办节庆活动,编印宣传资料,加大宣传促销力度,进一步拓展溧阳旅游客源市场,打响了天目湖旅游品牌,扩大了溧阳旅游的影响力。
1、利用媒体增强在主要客源市场的宣传促销力度。2006年“五一”、“十一”旅游黄金周前夕,先后三次邀请沪、宁、杭、苏锡常等主要客源地的各大旅行社负责人及平面休闲媒体对溧阳旅游、乡村旅游、美食文化进行专题考察、宣传报道,开辟溧阳旅游文化探源专栏;利用中央电视台和江苏、上海电视媒体播出溧阳旅游公益广告;在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西祠胡同等网络媒体系列宣传溧阳旅游,进一步增强了溧阳旅游的吸引力,巩固和拓展了溧阳旅游客源市场。今年“五一”、“十一”黄金周,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分别为44.74万人次、35.15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560.57万元、2721.6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2.80%、41.73%和31.74%24.86%,均创历史新高。
2、组织举办旅游节庆活动宣传天目湖品牌。围绕举办第二届天目湖旅游节,组织开展天目湖鱼美人形象小姐选拔赛、农家菜创新大赛、汽车越野赛、南北狮王争霸赛、专业极限滑轮表演赛等系列活动和举行农庄婚礼,树立天目湖“山水梦境”的品牌形象。2006年天目湖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328万人次(包括南山竹海),实现营业收入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1%、33.13%。
3、通过编印发行宣传资料扩大溧阳旅游影响力。2006年编印发行了《溧阳旅游》、《天目湖民间故事》、《淡水鱼肴100味》、溧阳旅游交通图等宣传资料和溧阳旅游电子杂志,受到社会各界和旅游同行的广泛好评,提高了溧阳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创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溧阳乡村旅游发展进一步规范
为满足都市居民亲近自然的休闲消费需求,我们积极引导全市正在开发建设中的30多家农庄发展乡村旅游,并按照农庄类型、开发程度、经营规模等加强分类指导。
1、强化指导,大力开展创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工作。组织可进入性好、规模较大、开发较成熟的天目湖玉枝农庄、大石山旅游农庄、吴楚农耕文化园,申报创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通过督查完善农业旅游项目、旅游线路、旅游标识系统等硬件建设,指导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内部管理、提高服务水平等创建台账建设,组织农庄负责人赴浙江、宜兴、武进、金坛等地考察学习,有力地促进了农庄创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工作。2006年11月7日、8日,3家农庄创建全国农庄业旅游示范点工作获得国家旅游局检查组的高度评价:天目湖玉枝农庄是当之无愧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吴楚农耕文化园是国内展示农耕文化的首选景点,大石山旅游农庄是要素齐全的成熟旅游产品。
2、编制规划,确保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避免农业旅游开发的盲目性,我们邀请业内专家对天目湖玉枝农庄、大石山旅游农庄、吴楚农耕文化园、翠谷庄园等规模较大的旅游农庄编制旅游规划,并由发改、规划、旅游、农林、国土、环保、水利、建设等部门的专家组成评审组,对规划进行科学论证,反复修改后报市政府审批实施。
3、严格标准,强化对旅游农庄的管理。按照《溧阳市农家乐管理实施意见(试行)》及其《星级评定标准》,加强农庄的安全、卫生和日常经营管理,组织教育培训,强化服务至上、游客第一的经营宗旨,树立诚实守法、讲究信誉的经营理念,努力以优质的服务和风格独具的农家特色吸引广大游客。2006年全市旅游农庄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营业收入3000余万元。乡村旅游已成为溧阳旅游的新亮点、新品牌。
四、加强行业管理,溧阳旅游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
1、加大天目湖水源地保护力度。积极参加天目湖水源地保护的协调工作,参与制定《关于实施天目湖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行动方案》,加强了对天目湖项目引进、企业环保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力度。
2、加大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力度。组织旅游饭店中高级管理人员参加省、常州市旅游局举办的星级饭店评定员资格和饭店管理、饭店服务培训;组织举办全市饭店业管理人员培训班,聘请我国著名实派企管顾问张力夫教授进行授课;组织旅游企业总经理、分管领导、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法规和安全知识培训,开展消防演练,努力提高溧阳旅游的综合服务水平。
3、加大星级饭店管理力度。鼓励、指导规模较大、管理较严的社会饭店升星评级,假日酒店、翠屏宾馆分别被评为四星、二星级饭店,确定湖滨饭店等3家单位为旅游接待推荐单位。配合省、常州市旅游局对华天度假村、翠竹园宾馆进行复核评审,促进星级饭店改进硬件设施,提高服务水平。
4、加大旅游执法和安全检查力度。全年会同工商、质检、物价等部门开展4次联合执法活动,查处饭店使用假冒劣质易耗品和虚假宣传广告,努力规范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组织开展6次专项执法活动,妥善处理11起旅游投诉,查处导游无证带团,净化旅游市场秩序;会同安监、消防等部门开展4次安全大检查,出台人员密集场所管理办法,努力消除事故隐患,优化旅游环境,树立溧阳安全、文明、有序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5、加强旅游局机关自身建设。组织旅游局机关干部职工学习《江泽民文选》、《公务员法》、旅游政策法规等,开展创建“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等活动,努力提高行政管理能力,强化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意识。2006年,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公务员不能在协会任职的工作要求,在反复酝酿、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召开旅游协会成员大会,选举出旅游协会新的领导班子。
 
二〇0七年工作打算
 
2007年,是溧阳旅游拉开“一湖两山”大框架的关键之年,是实现旅游产品转型升级的开局之年。为加快推进旅游强市建设,要努力做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重点提升,工作业绩有新的突破。2007年全市旅游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旅游强市为目标,以创新为动力,以推进旅游项目建设为抓手,高标准打造旅游品牌,深层次开发旅游产品,强力度开展宣传促销,多方位创优旅游环境,把溧阳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长三角都市圈后花园,为溧阳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全年的主要工作目标是:接待国内外游客4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8    亿元,新增2家3A级景区、2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3家星级饭店。
2007年全市旅游发展工作的主要思路是:
一、加快瓦屋山旅游开发,力争溧阳“一湖两山”旅游大格局基本定型
围绕《溧阳市旅游发展规划》的战略布局,加大旅游项目建设和旅游品牌打造力度。“一湖两山”溧阳旅游大格局中天目湖、南山竹海已先后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成为在长三角地区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品牌。瓦屋山山水风光优美,人文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具备开发建设成为国家3A、4A级景区的基础,其旅游开发能极大地促进溧阳北山地区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目前,瓦屋山休闲旅游区交通等基础设施没有完全到位,旅游功能不够完善,旅游发展相对滞后。为加快瓦屋山旅游开发步伐,将积极开展创建国家3A级景区工作。一是推进旅游道路建设。争取把瓦屋山腰至竹煤路的景区接连道路作为农村公路项目,按三级公路标准完成改造。二是推进宝藏禅寺建设。完成大雄宝殿、旅游厕所、游客服务中心、购物商场、停车场等项目的改造建设。三是推进神女湖休闲农庄等旅游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瓦屋山休闲旅游区旅游要素。
与此同时,督促指导三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开展创建国家等级景区工作,进一步完善旅游功能,充实旅游要素,把大石山旅游农庄、吴楚农耕文化园、天目湖玉枝农庄建设成为富有农家特色、吸引力强的成熟旅游产品;引导、鼓励翠谷山庄、十思园、天目湖啤酒集团申报创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市力争把6——10家旅游农庄建设成为富有农家和地方特色、具有丰富旅游内涵、吸引力强的成熟旅游产品,打造溧阳乡村旅游品牌。通过“创A”、“创点”,进一步丰富溧阳旅游产品,延长游客逗留时间,提高旅游经济效益。
二、打造旅游精品,实现溧阳旅游产品升档提级
以观光休闲旅游为特色的溧阳旅游,虽然在长三角地区有较高知名度,但开发层次还比较低,休闲娱乐项目比较少。2007年,我们将把底蕴深厚的人文资源融入生态休闲产品中,把社会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会议度假旅游、休闲旅游、体育赛事旅游等更为丰富的旅游产品,实现一日观光旅游向多日休闲旅游的转变。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在完成中欧论坛天目湖会址、茶文化城、娱乐城建设的同时,启动占地210亩的乐天温泉项目,并完成首期工程建设。南山竹海温泉度假村项目的服务设施及度假酒店主体工程力争年内竣工。从而,把天目湖旅游度假区真正打造成集旅游、休闲、度假、人居等功能于一体,生态和谐、充满活动、全国知名、华东首选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做大、做精、做强天目湖品牌,进一步提升溧阳旅游的档次和品位,增强溧阳旅游的吸引力。
三、完善旅游功能,确保溧阳城市旅游体系基本到位
按照“旅游即城市、城市即旅游”的理念,溧阳是一个大景区。在城市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不仅要为市民服务,还要为外来者、游客提供相对便捷的服务体系。
1、基本完成天目湖游客中心建设。启动建设占地130亩、总投资7000万元,集车辆维修、停车、购物、旅游咨询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天目胡游客中心,争取年内竣工,彻底解决黄金周旅游停车难、行车难、吃饭难等问题。
2、基本完成全市旅游标识系统建设。按照国家等级景区标准,各景区(点)、旅游农庄进一步完善旅游标识系统。筹措资金,加强协调,科学布点,在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溧阳段建设标准醒目的旅游交通指示牌,为游客来溧提供方便。
3、基本完成全市旅游服务体系建设。以溧阳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为主,以星级宾馆饭店、旅行社、票务企业等为辅,形成覆盖全市的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加强与公安、工商、物价、卫生、质检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建设旅游救助救护的联动服务体系,满足游客的多种旅游服务需求。
四、加强宣传促销,扩大天目湖旅游市场的覆盖面
增加宣传投入,强化整体促销,拓展天目湖旅游客源市场,进一步打造天目湖和乡村旅游品牌,提升溧阳旅游知名度。
1、以中国溧阳第十届茶叶节暨第三届旅游节的举办为契机,组织好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行节目,办好美食节、天目湖鱼美人选拔大赛、登山比赛等各种节庆活动,邀请主要客源地旅游休闲媒体进行专题宣传报道,把茶叶节、旅游节、美食节打造成溧阳的旅游品牌,做到以节造声势,以节聚人气,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溧阳旅游,扩大天目湖品牌的影响力、覆盖面。
2、以参加各级各类旅游交易会、旅游商品展览会为契机,整合宣传资源,开展整体促销,提高宣传效果,在进一步提高溧阳旅游和天目湖知名度的同时,打响溧阳乡村旅游品牌。
3、以加强与浙江、安徽和宜兴、句容等周边知名景区的合作为契机,实行客源互送,实现资源共享,使天目湖品牌由长三角走向全国,把南山竹海、瓦屋山、旅游农庄列入长三角旅游线路,形成互帮共进和多边双赢的发展模式,促进溧阳旅游加快发展。
 
 
二〇0六年十二月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常州市人民政府 溧阳人大网 溧阳政协网
溧阳市人民政府  苏ICP备17003616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8102000256号  网站标识码:3204810031
网站主办单位:溧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溧阳市南环路18号网站地图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