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07年工业经济总结和08年工作意见溧阳市经济贸易局
2007年,我市工业经济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三提升一实现”的工作主题,以新的目标、新的思路、新的举措带来新的突破。全年经济运行亮点纷呈,节能降耗初见成效,矿业整顿顺利推进,化工整治成绩显著。年初确定的各项重点工作都达到和超过了预期的目标。 2007年主要工作回顾 一、全年工业经济运行亮点纷呈 。 1、主要经济指标保持着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 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570亿元,同比增长25.3% ;产品销售收入533.2亿元,同比增长25.4%;利税总额49.6亿元,同比增长25.5%;实现利润22.98亿元,同比增长31.3% 。全面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 2、规模工业和支柱产业增势强劲。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各项指标的增长速度都超过全市工业平均增长速度。工业产值 495亿元,同比增长35.1%;产品销售收入472.4亿元,同比增长36.7%;利税总额43亿元,同比增长34.4%;实现利润21.3亿元,同比增长37.5%。年初确定的87个年增销3000万元以上重点新增长点项目,全部投产或达产。全年首次出现年销售百亿元的企业(申特钢铁),上上电缆超过50亿元,全市亿元以上企业增加到60个以上。 在规模工业中,支柱产业的集聚和支撑作用更为明显。机械行业实现产值175亿元,同比增长38%,占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为36%;冶金工业实现产值155亿元,同比增长50%,占规模工业的比重为32%;建材行业实现产值45亿元,同比增长28%,占规模工业比重为10%;化工行业实现产值36亿元,同比增长18%,占规模工业比重为7.8%。 3、工业投入和重点项目进展顺利。 全市工业投入完成115.1亿元,同比增长33.5%。全年在建技改项目共有618项,其中投资额在1亿元以上的项目共有30项,5000万元-1亿元项目60个,3000万元-5000万元项目94个,1000万元-3000万元项目180个。 年初排定的83个3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总投资156.1亿元,今年计划投入63.06亿元。除个别项目由于诸多原因还在前期准备外,其他全部开工建设,已完成投资51亿元。 常州市领导挂钩督查的5个重大项目推进顺利。这5个项目分别是总投资73亿元的抽水蓄能电站、总投资10亿元的金峰水泥2条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及余热发电项目、投资1.2亿元的华朋集团单相变压器项目、投资1.2亿元的上上电缆集团低压特种电缆项目和总投资2亿元的布勒机械公司牧草、饲料机械项目。这5个项目都正在建设中,基本上都达到了预期的进度。 常州市考核督查的3个重点项目今年计划投入17亿元,完成16.5亿元;7个产业升级项目今年计划投入6.86亿元,完成7.23亿元;14个亿元项目今年计划投入13.38亿元,已完成12亿元。 规模以上有效投入全年计划55.69亿元,由本局会同监察局每个季度进行现场实地核查。全年完成60.75亿元,比年度目标增长9.1%。其中工业用地6044亩,所占比例13.53%;厂房及公用设施投入27.35亿元,占比例45%;设备投入25.18亿元,占比例41.47%。129个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有效投入42.24亿元。4、园区建设有了新的进展,工业集聚程度不断提高。 全市工业集中区(含经济开发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7亿元,同比增长44%。区内工业投入71亿元,同比增长39%,实现工业产值419亿元。同比增长33%。累计新办企业187户,新增从业人员8302人。 今年集中区内已新建主干道路25.36万平方米,新建标准厂房13.7万平方米。从前年以来,集中区已累计完成标准厂房42万平方米,用于集中区主干道路建设补贴1000多万元。 在开发区注册的输变电产业群被省命名为全省100家重点产业集群;埭头工业集中区纳入省市考核的重点园区;绸缪精细化工园、上兴机械工业园、埭头轻工食品工业园被列为常州市重点考核的特色工业园。 一年来,我市工业经济在总量规模、运行质量、结构调整、发展水平等各个方面有了新的提升。工业经济的基础进一步扎实,规模进一步扩大,企业做大做强、做专做精的意识不断增强,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不断提高,运行趋势相对平稳。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存在一定的潜在危机。一是受到土地资源的制约,给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带来影响。二是资金的瓶颈制约日趋明显,一方面由于国家宏观调控,紧缩“银根”,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难度加大。另一方面由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以及市场等影响,企业两项资金占用普遍过高,自有资金不足,造成生产经营困难。三是企业利润有下滑趋势。受到免税和退税等政策、物价指数、环保成本,资金成本、汇率和利率变化、劳动力成本、能源和主要原辅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等各个方面的外部因素综合作用,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不断增加,利润下滑。 二、节能降耗初见成效。 今年以来,我们经贸局把节能降耗作为全年的重点工作,设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对全市用能大户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制订了全市节能工作意见和考核办法,对年耗3000吨标煤以上的重点用能单位全面组织节能工作培训,建立了能耗季度制度。通过强化领导、明确责任、落实措施、严格执法、完善考核等各种手段,使节能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市工业用电增长12.9%,比去年同期增速减缓13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347.2万吨,同比增长11.3%,比上半年增幅回落8.7个百分点;万元产值综合能耗0.609吨标煤,同比下降27.2%。工业用电、综合能耗增速均比工业生产增长速度低一半左右,表明我市节能降耗工作已经初见成效。扬子水泥的余热发电项目已于9月份投入运行,金峰、汉生、天山等水泥企业的余热发电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中。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下降6.55%,超额完成年度节能降耗目标。 三、矿业整治顺利推进。 自矿业整治开始以来已关闭拆除机立窑生产线16条,占19条年计划的85%。到年底为止,全市30条水泥机立窑生产线已关闭拆除27条,还有3条正在做关闭的前期工作。 轧石厂计划年内关闭轧石厂41家。目前已经关闭42家(45条生产线),已经拆除22家(24条生产线)。 石灰窑企业年内计划关闭4家,已完成目标任务,对4座石灰窑实施了关闭。上黄镇为积极稳妥推进整治工作,根据当地实际,重新规划,集中合并,提出了统一规划、集中布点的专项整治方案,把现有60盏石灰窑压缩至20盏,石灰岩开采用量压缩一半以上。 与此同时,经贸局确定了今年实施金峰水泥等6个循环经济重点项目;上齿集团等13家企业为清洁生产审核企业。目前都通过了有关部门的审核和认定。 四、化工整治成绩显著。 化工行业专项整治是今年全市工业经济的重点工作之一。首先是建立机构,健全网络。在经贸局设立市化工行业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抽调经贸、环保、安监、质监和工商部门的相关人员集中办公,各有关部门和镇区也都相应设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其次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通过各种会议、文件、简报、网络和新闻媒介等各种方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发动,形成深厚的舆论氛围。第三是拟定方案,组织实施,根据上级的要求,结合我市的具体情况,对全市259家化工生产企业逐个排查,建档立册。在此基础上,按照“三个三分之一”的目标拟定了全市化工生产企业关停并转的实施方案。并出台了相应的考核措施和激励政策。第四是明确责任,强化督查,根据整治的实施方案,将关停并转任务落实到各个部门和镇区,市政府与各镇区签订了工作责任状。为了将整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化治办采取集中检查、突击抽查、现场核查等各种方式强化督查力度。由于工作到位,措施得力,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市与常州市政府签订的责任状是三年内关停并转企业80家,到12月底,实际已关停并转企业93家。做到了“三年任务一年超额完成”,并且没有发生群访、集访和环保安全事故等问题。 在过去的一年里,局机关通过深入开展行政效能建设,在服务质量上不断提高,服务方式上不断创新,努力为企业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为职工群众多办实事。一些历史上和改制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难点问题都得到圆满解决。局属事业单位和各个条线都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为企业提供更多更实在的服务与帮助。 我们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向上争取扶持奖励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扩大融资范围。全年为金峰水泥争取国家中央预算内节能减排项目扶持资金1000万元、为上上电缆等17个项目争取到省技改专项资金310万元,常州市技改专项资金122万元。戴埠、埭头工业集中区等15个单位争取到省财政(中小企业和服务平台条线)专项资金220万元,常州市财政专项资金232万元;汉生水泥等6家水泥企业淘汰机立窑生产线和落后用能设备扶持资金60万元。一年中合计争取国家扶持资金1000万元,省级奖励扶持资金680万元,常州市级奖励扶持资金509万元,目前这些资金已全部到位,为企业新一轮发展注入了活力。 资产经营公司严格按照公司的章程规范运作,今年着重做了四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资产管理,做到帐物相符、专人负责。对留守企业中存有的资产进行了全面清理,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统一处置办法。二是继续做好对企业职工风险保障基金的管理,全部办理了有效资产抵押手续,定期检查结算加强收缴力度,切实保障基金的安全。三是做好资产运作,坚持保值增值。今年与华融公司、市信用联社等金融机构,通过打包处置的方式收购了多年来企业抵押在银行的资产。四是积极盘活资产存量,采取公开拍卖、招标竞卖等方式,按程序做好资产的处置工作。 担保中心一年来对全部担保事项进行梳理,对到期不能归还贷款和代偿的现象,通过各种途径追偿,对所有代偿项目落实债权。全年为企业提供担保86笔8337万元;为69个下岗再就业职工提供小额贷款担保313万元。获得省财政担保补助资金194万元,在常州市组织的考核中,获得信用担保行业二等奖。常州市下达我市墙改工作考核目标共5项,全部超额完成。粘土实心砖目标1.68亿块,完成1.7亿块,计划关停窑业6个,完成6个;新型墙体材料产量计划2.6亿块,完成2.63亿块,新墙材占墙材总量比例计划60.7%,完成61.3%;新墙材房屋竣工面积计划60万平方米,完成81万平方米;节能建筑竣工面积计划15万平方米,完成55.6万平方米。 常州市散装水泥办下达我市散装办完成散装水泥600万吨,实际完成810万吨,完成目标任务的135%,散装率达到65%。 生猪办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执法,文明执法。经常组织有关人员到生猪产品市场和屠宰点监督检查,截止11月底已出动执法人员2682人次,立案查处6起,取缔非法屠宰窝点2个,没收非法屠宰的生猪产品782公斤,销毁病害肉23.4公斤,处理病害猪49头,收缴罚没款3700多元,压缩定点屠宰场点1个。全年定点屠宰生猪12.5万头,比去年下降30%左右,市场供应基本正常。全年食品安全上也没有发生什么问题。 市整办牵头负责全市的整规工作,一年来在打假治劣、安全监督、市场交易行为、财税金融机制以及规范文化市场、建筑市场、运输市场和交通市场等八个方面深入开展整治活动,取得明显成效,通过了常州市的检查验收。由我局牵头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一年来取得很大成绩。 以扬子广场有限公司为试点企业,通过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新建和改造了镇级农家店131家。12月初,由常州市经贸委、发改委,财政局等部门受省经贸委委托,对这131家农家店按照商务部制定的验收标准,进行了实地验收,全部合格通过。常州市有关领导对我市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由本局负责的“酒类流通备案登记”是今年一项新的工作,面广量多难度大,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以贸易行政科为主专门设立了两个工作组,通过调查摸底、广告宣传、上门动员、公告邮寄等各种方式在酒类经营流通企业中全面展开。全年完成801家企业的登记备案,其中批发企业51家、零售企业536家,餐饮企业214家。超额完成了常州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其他各个条线,包括商业流通、现代服务业,党建工作、群团工作等都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优化服务为宗旨,切实做好本职工作。(党建和群团工作有专门的总结)。 2008年主要经济指标和重点工作 一、工业经济主要指标。 工业总产值:735亿元,增长28.9%;产品销售收入:688亿元,增长29%,利税总额:64亿元,增长29%;实现利润:30亿元,增长30.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 工业总产值:645亿元,增长30.3%;产品销售收入:615亿元,增长30.2%;利税总额:56亿元,增长30.1%:实现利润:28亿元,增长31.4%。工业投入150亿元,增长30.3%。 经贸局的具体工作目标按照常州市经贸委的统一部署(蓝皮书),分为8个方面。 一是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和发展目标,包括7家上规模工业企业培育(全常州市70家),6家利税超亿元企业培育(全常州市55家)。 二是工业投入目标,全年投入141亿元(我市考核目标150亿元),16项“五大产业项目”(全常州市100项);4个“工业专项重点项目”(常州市共50项)。 三是民营经济发展目标,包括新办民营企业、民营企业主要指标的增长、工业集聚区上规模培育计划等。 四是技术创新目标,包括品牌建设培育计划、技术中心培育计划、技术创新项目、信息示范化企业培育计划和重点产学研合作项目等。 五是节能降耗目标,包括具体目标、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审计计划、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监测计划、节能与循环经济重点项目、清洁生产审核计划和淘汰落后用能设备计划等。 六是化工整治目标,包括关闭企业和整合提高等。 七是商贸经济发展目标,包括重点商品市场发展目标、商贸流通业重点项目、市场提升改造项目等。 八是企业发展服务体系建设,包括在镇区建立企业发展服务中心等。 二、2008年工业经济的重点工作。 2008年,工业经济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全面实施科技创新、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在具体工作中,重点突出“三重二治一节”。 所谓“三重”就是重点企业和重点产业群的培育、重点项目的推进、重点新增长点的挖掘。 首先是重点企业的培育,2008年,全市年销售亿元以上企业要争取达到70家,其中120亿元以上1家(申特),70亿元以上1家(上上电缆),40亿元以上2家(华朋、国强),30亿元以上1家(金峰),10亿元以上2家(正昌16亿、三元10亿)。 与此同时,依托我市的优势产业,大力培育重点产业群,目前输变电产业群正在进行规划设计,下一步设想在机械制造、新型建材、精细化工等方面作深入的调查研究,争取及早形成规模优势。 其次是重点项目的推进,2008年的重点工业项目:投资总额在1亿元以上23个。计划总投资162.8亿元,08年内计划完成40.2亿元。项目全部投产后,可新增销售收入149亿元,新增利税17.57亿元。 第三是重点新增长点的挖掘。经过前一阶段的调研,2008年预计新增销售1000万元的企业287家,新增销售131.8亿元,新增利税8.85亿元。其中新增销售3000万元的企业90个,新增销售121.1亿元,新增利税7.19亿元。对于这三项“重点”,分别建立和完善舆论引导、政策扶持、领导挂钩、考核督查、表彰激励等各项机制,促使他们迅速做大做强,做专做精,做出特色。所谓“二治”是化工行业专项整治和矿业整治。 化工整治的目标:2007年关停并转化工生产企业93家,2008年做好关闭企业的攻难克坚与扫尾工作,解决关闭、转产、搬迁企业的遗留问题与政策兑现工作,切实贯彻执行上级化治办的要求,有序实施化工生产企业的关停并转、入园进区、改造提升,全面提升环保、安全和技术装备水平。 化工整治工作重点:一是拟定“化工整治关闭企业转产搬迁鼓励意见与考核办法”,做到化工整治的规范化;二大加大考核力度,落实目标责任制,并与水环境整治结合起来考核,鼓励企业自主关闭、转产、搬迁;三是及时化解化治工作的难点与矛盾。坚持因企制宜、因地制宜、一厂一策 ;四是鼓励企业入园进区、改造提升。进一步科学规划管理好已批的绸缪化工园区,对拟设立的南渡化工园区进行合理规划功能区,建立标准化厂房,对园区外的硬脂酸盐类、有机硅类、油漆涂料类企业拟实行迁入园区内统一管理。 矿业整治,2008年将按照整体方案和既定的目标,全部关闭机立窑水泥生产线,关闭 石灰生产企业51家、轧石企业20家。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文件精神,通过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各项手段,把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所谓“一节”就是节能降耗。 2008年节能降耗目标:2008年节能降耗目标: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5.1%,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6.8%,节能量26万吨标准煤。重点监控42户综合能耗3000吨标煤以上企业,淘汰落后用能设备60台套,计划能源审计企业11家,节能监测企业16家,清洁生产审核企业17家,实施节能循环经济重点项目9个。 2008年节能降耗的工作措施:通过落实责任目标,健全考核体系。做到目标明确、分工负责、考核有序、奖罚分明。一是建议设立节能专项资金,支持节能项目实施及产品的推广应用,支持重点企业开展能源审计工作,支持加快淘汰落后用能设备。二是加强能源执法队伍建设,通过法律法规和行政等各种手段加大对节能工作的宣传、督查和处罚力度。三是实施节能改造,重点抓好水泥厂余热发电项目和冶金行业企业的节能技术改造。 为了全面完成2008年工业经济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又好又快和可持续发展,经贸局要进一步创新服务,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在工业布局、结构调整、集中区建设、工业有效投入、规模经济培育、品牌建设以及化工整治、矿业整治和节能降耗等各个方面加大指导、协调和扶持力度。进一步营造氛围,完善各项激励政策,规范考核措施,为全市工业经济的新一轮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七年十二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