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魅力溧阳
政民互动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教育局2004年工作总结
索 引 号:
014143379/2008-00053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市教育局
产生日期:
2004-12-31
发布日期:
2008-03-12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
常规管理得到新加强。第一季度分别在市二中和教育局召开了初中教学工作会议和高中教学工作会议, 3月上中
教育局2004年工作总结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2004年市教育局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坚持“五个统筹”,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协调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中心,不断规范学校常规管理、加强两支队伍建设、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较好为令人满意的成效。
一、各类教育进一步发展。
今年上半年是2003学年最后一学期,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新的进步。
一是常规管理得到新加强。
第一季度分别在市二中和教育局召开了初中教学工作会议和高中教学工作会议, 3月上中旬分别组织人员对省溧中、光华中学、南渡高中和市三中进行了行政视导,4月下旬召开了全市德育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成立了“溧阳市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评比表彰了一批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和个人,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得到切实落实。
二是窗口学校建设又有新举措。
围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组织召开了常州市实验小学协进会预备会议,并由西平小学作代表在常州局前街小学会议上作了重点发言;一批学校通过争创科普示范学校,为我市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市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别桥小学、周城小学被省教育厅正式命名为省实验小学的同时,市三中、竹箦中学顺利通过了二星级高中的评估验收。
三是素质教育又有新成果。
在常州市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评比、第十五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市均取得了较好成绩;顺利组织实施了高中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理科实验操作省级考核,初二、初三史、地、生常州市级会考和初高中英语口语等级测试。此外,中小学艺术教育、体育教育等也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二、两支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分别建立了初中、小学校长教育论坛,为校长研讨管理策略、交流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提供了有效平台。同时,与上海教科院合作,选派7名校长赴上海著名小学挂职研修。组织小学教师新课程培训3次,市第四批“四类”优秀教师培训1200人次,组织一批优秀教师参加省级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对全市84所学校校级领导进行了群众信任度测评,其中对33所学校校级领导进行了组织考察。组织开展了“树师表铸师魂颂师德”演讲比赛,16名获奖选手分三组在全市教育系统进行了巡回演讲,有6000余教职工受到教育。9月10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在市会议中心召开了庆祝第二十个教师节暨优秀教师表彰大会,会议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沈福新主持,副市长张艳作主题报告,市委书记丁国良作重要讲话。大会表彰了全市96名优秀教师,并介绍了部分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受表彰教师向全市教育工作者发出了倡议。
三、重点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快。
省溧中老校区学生公寓楼顺利通过验收,如期交付使用;高中新校区一期工程13幢教学、生活用房主体结构已全部完工,室内外装饰将近完工,上半年投入达到4216万元,累计投入11486万元,秋季可正式投入使用。造价780万元、建筑面积9440平方米的市职教中心图书楼主体已全部完成,室内外装饰已进入尾声,占地15000平方米、投入250万元的400米塑胶跑道运动场已全部完工,绿化工程初步到位。此外,全市中小学、幼儿园零星工程审定项目约法250个,审定经费约1000万元。
四、教育行风政风进一步改进。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教育局以“创社会信赖的事业,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狠抓行风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在市纪委统一领导开办的市电台《政风热线》直播节目中,市教育局作为首档出场单位,共接听电话48个,现场解答28个,对于来不及现场答复的电话,都按照规定在两周内上门进行了解答,其中表示非常满意的就有4个,满意的有10个,只有2个因政策原因不能达到咨询投诉人的目的。同时,我们建立了“首问负责制”、“责任分解制”,确保群众投诉的电话有人接听,群众要办的事情有人过问,群众的疑难问题有人解答,真正做到机关爱民,作风亲民,工作利民。
五、办学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5月19日,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整合城区教育资源、实行省溧中公办民营试点的重大决定。根据这个决定,我们着重做了三项工作,
一是对城区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将省溧中搬入新建的投资1.8亿元、占地273亩、总建筑面积达92000平方米的新校区,现址改办为初中部。光华中学利用原电大校址办初中,实行初高中资源共享。撤消现“溧阳市实验初级中学”施教区,分别就近划归市燕山中学、市二中和光华中学初中部,在校初二、初三年级整体转入省溧中初中部。
二是对全市单一的公办教育格局进行突破。
将省溧中改办为公办民营学校,新校区为20轨制的高中部,老校区划为10轨制的初中,从而与市双语实验学校一起,形成我市民办基础教育的系列,从整体上突破我市单一的公办教育格局。
三是省溧中实行公办民营试点。
以现省溧中资产为主体,吸纳市教育工会职工持股会资本,共同举办新的“江苏省溧阳中学”,按公有民办机制运作。目前,公办民营的省溧中初高中部运转都非常顺利。
六、整体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
由于全市教育系统的共同努力,2003学年,全市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5%以上,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升学率都保持100%。初中教育呈现高开高走态势,中考成绩大面积提升,升学率达到93.53%;省溧中统招线达641分,光华中学为623分。普通高考再创新的辉煌,本科达线率和高分考均比往年有较大幅度提高,省溧中达本科线(543分)491人,其中达重点大学分数线(575)的有323人,600分以上的有178人,陈正超同学以699分同居溧阳市第1名、常州市第2名、江苏省第26名。全市有6名考生达清华、北大分数线。由于我市的突出成绩,为常州在全省本科达线率下降2个百分点的情况下,仍取得大市本科上线率上升1.3个百分点的骄人成绩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我市今年职高对口高考继续取得可喜成绩,287名考生全部达专科录取线,其中158人达本科线。
第四季度,市教育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顺应宏观调控的新形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真抓实干,克难奋进,全面实现年初工作目标。
一、各项事业再求新发展。
在初步破解城区初高中入学高峰难题、确保高水平普及高中教育的基础上,继续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认真做好公办民营学校运行机制的探索与完善,在全市教育系统引进新的激励机制。加强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的研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探索幼托一体化研究,提高幼儿教育保育质量。规范社会教育秩序,扩大社区教育覆盖面,着力构建学习型社会。
二、重点工作再求新进展。
总面积8800余平方米的省溧中新校区绿化工程规划一次到位,首期150万元左右的工程于季内完成施工。加强省溧中内部装备建设,提高学校现代化水平;完善职教中心设施配备,提高办学品位;规划城市新区规模型幼儿园建设,优化城区教育资源配置;论证市双语学校扩建项目,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市实验小学、竹箦中心小学、南渡中心小学等3所小学和戴埠中心幼儿园等3所幼儿园要接受省示范学校复查评估。同时,要积极组织基础较好的学校争创各级各类窗口示范学校,最大限度在放大优质教育资源。
三、队伍建设再求新突破。
精心组织第四轮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竞赛,全市所有在编在岗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都参加。校级选拔于9月30日前完成,学区选拔于10月25日前完成,市级竞赛于11月进行。加强新任校长的实务培训,提高校长队伍整体素质。
四、作风建设再求新进步。
进一步加强思想教育,完善规章制度,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加强教育行风建设,认真贯彻丁国良书记、张艳副市长在全市教师节庆祝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教育广大教师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做崇高师德的力行者;人为本,热爱学生,做塑造灵魂的工程师;精于业务,严于治学,做传承文明的名教师;学法用法,弘扬正气,做依法执教的践行者。
目前教育发展中的困难,主要是经费不足与结构性师资缺编。今年江苏省实行中小学收费“一费制”,但标准却迟迟不能出台,致使一些规模较小、经济薄弱的学校保运转都比较困难;教育信息化的成本继续增大,但教育收费却受到诸多限制。随着初高中入学高峰的持续,小学教师超编与初高中教师缺编、一般学科超编与重点学科缺编的现象继续存在,而且优秀教师外流现象也有扩大趋势等。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