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魅力溧阳
政民互动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教育局2006年工作总结
索 引 号:
014143379/2008-00057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溧教发[2007]2号
发布机构:
市教育局
产生日期:
2007-01-25
发布日期:
2007-01-25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
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光华初中改造扩建、南渡高中艺体楼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工程正在有序启
教育局2006年工作总结
溧教发[2007]2号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2006
年溧阳市教育工作总结
2006年,我局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以区域推进教育现代化为主线,以创建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市为抓手,按照教育优先发展、率先发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正确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实现了全市教育又快又好的发展,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开端。现作简要总结:
一、科学规划,创新体制,教育改革稳步推进
科学规划教育发展布局。
为使教育健康协调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并以此带动全市教育的健康发展,我局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全面调查,认真研究,聘请专业部门编制《溧阳市教育布局规划(2006—2020)》。
办学体制改革有新突破。
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体制改革在探索中稳步推进,首所民办学校溧阳市外国语学校的各项筹建工作已顺利启动,相关报批手续均已完成。4月18日,溧阳外国语学校举行隆重的奠基仪式,标志着我市历史上第一所股份制学校的建设正式全面启动。学校占地90亩,投资近1亿元人民币,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股份制学校。学校的创办将为满足我市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促进多元化办学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教育投入机制起到积极的作用。
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光华初中改造扩建、南渡高中艺体楼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工程正在有序启动中;光华中学实施初高中分设后,过渡平稳,效益显著。“六有”工程通过省厅验收,获100万专项奖励。新一轮合格学校建设工程正式启动,随着这些项目的实施与逐步到位,我市教育资源配置更合理科学。
窗口学校建设有成效。
市三中、上兴小学分别被命名为省三星级高中和省实验小学,实验初中高质量通过省示范初中验收。
二、注重效益,真抓实干,教育质量大幅上升
办学水平整体提高。
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学效益得到显著提升,小学、初中校际差距逐步缩小,教育质量均衡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特别是涌现出一批以后六初中、平桥初中为代表的办学目标明确、办学措施得力、办学成效显著的优秀农村学校。后六初中等学校在师资紧、经费缺等困难情况下,实行精细化、人本化管理,学生学业负担轻,教育教学质量高,成为我市初中学校的后起之秀。仅2006年8月份以来,外地来校学习考察的教育行政领导、学校校长、骨干教师已经达到3000余人次。
普通高考喜获丰收。
全市4178人参考,本科上线(不含第三批本科)1805人,比去年(1504人)增加301人,增幅达20%。本科上线率达43.2%,比去年(37.4%)增加5.8个百分点,超省计划本科录取率20.28个百分点。第一批重点本科达线人数增幅较大,且第一批本科达线人数超过了第二批本科达线人数,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有6位同学被清华和北大学录取。全市7所高中继续保持良好的竞争和上升势态,形成你追我赶的喜人局面:省溧中继续保持高位优势;光华高中本科达线突破453人;南渡高中本科达线逼近300人大关;戴埠、埭头、三中、竹箦在无生源优势的情况下,均有建树。全市普高七校争雄,竞争共赢,展示出我市高中教育强劲的发展后劲。2006年高考本科实际录取2288人,录取率达54.76%,总录取人数为3528人,总录取率达88.44%,为历史最好成绩。
对口高考持续辉煌
。
我市职教中心、职技校和二职高共760名学生参加了。考生中本科达线443人,超去年近200人;本科达线率为58%,超去年10.6个百分点,本科达线人数居常州市第一。另外在各专业的高分段中,我市均占较大优势,在所有开考的14个专业中,我市的建筑、旅游、机电等10个专业的成绩获常州市第一名。
被评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先进市。
由于我市高中阶段教育呈现出普职高协调发展,各校错位发展良性竞争,高中阶段入学率达96%以上,高考成绩逐年大幅度攀升等优势,今年4月,我市被省教育厅评选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先进市。
三、强化过程,突出重点,内涵建设不断加强
学校三年发展目标顺利实施。
在过去的一学期中, 87所中小学全面进入第三轮三年发展目标。实施三年发展目标考核是教育局促进学校自主发展和优化评价方式的探索改革。各校教职员工以三年发展目标为共同的愿景,结合个人的奋斗目标,兢兢业业,开拓创新,为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辛勤而快乐的工作着,各校进入主动发展快车道。
进一步优化考核机制。
出台了《溧阳市学校常规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将学校常规管理分解为校园管理、教育管理、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后勤管理、其它(加分和扣分)六个部分,涉及学校管理中的卫生、文化、制度、活动、课程、负担、安全等18个方面,并对各个常规工作的考核项目进行分值量化。力争通过每年有所侧重的常规考核,促使各级各类学校的日常管理水平再上一个台阶。该考核办法与省教育厅近期出台的《中小学管理规范》有异曲同工之妙,且更符合本市教育实际和可操作性。
进一步优化常规管理。
召开了学校管理工作研讨会;对13所小学、11所初中、1所职高进行了综合督导评估;4所学校接受了常州市教育督导团的督导评估;严格规定中小学生在校时间,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做到减负增效。高中教学调研、高三教学工作会议、高中行政视导等措施,促使高中教学常规得到进一步加强。各校在积极营造和谐、文明、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和有效实施精细化管理方面成效显著。
进一步加强了安全工作。
召开了全市学校安全工作会议,市四套班子领导到会,对全市共建安全、文明、卫生、和谐校园作了积极部署。85%以上的中小学积极申报并成功创建省级安全文明校园
创造性地建立了学生安全接送工作机制。
全市各镇、各校积极探索新的学生接送车管理模式,在市政府办公室、市公安等部门的积极协调与配合下,经后周中心小学试点,各镇均成立了“学生接送车管理协会”组织,参与接送车的自我管理,此举得到了省公安厅、教育厅的高度认可。在此基础上,经市民政部门批准,成立了溧阳市学生安全接送管理协会。这是我市探索科学规范的学生安全接送管理模式的一个新尝试。市政府对协会运作和接送车保险实行专项拨款补助。目前,学生接送车的超载、车况、驾驶员素质等都有了根本好转。
四、以人为本,构建平台,两支队伍茁壮成长
在职培训扎实有效。
再度与上海教科院合作,组织17名小学校长到上海进行为期两周的挂职培训、3名高中校长到南通中学挂职培训、5名校长参加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高级研修班,受训者正切地体会到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前沿的管理机制。各级各类教师培训扎实推进。组织骨干教师培训近1000人次,组织全员培训达96000人次,教师轮训试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名师队伍逐步扩大。
成功评选出第七批“常州市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52人和“常州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8名(已公示)。第五轮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基本功竞赛激励展开,通过学校、学区、市级三级选拔,经过教育理论考试、课堂教学能力测试、教学技能考核等多个项目的竞赛,共产生一等奖38名、二等奖61名、三等奖91名。整个赛程历时半年多,参赛教师达3000多名。这项传统竞赛是我市有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经历五轮十多年的培养,我市优秀教师群体快速成长,已占整个教师队伍的15%左右。
人事管理改革不断深化。
在“凡进必考”和“公开、平等、竞争”的原则下,我市2006年教育系统招考教师的四个阶段工作进展顺利,阳光招考教师285名,其中本科以上学历209人。组织94名教师报名参加竞争进城,录用58名;组织9名教师竞争进入实验初中,录用4名;积极规范地做好教师同一层面流动工作,各项工作均按程序规范操作,使这一系列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得以圆满地解决,社会反响良好。积极配合市委组织部门,按照报名资格审查、综合素质测试、撰写治校方案、面试答辩、组织考察等程序,成功公开选拔省溧中校长。
五、规范行为,优化形象,教育行风有效提升
积极探索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以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为重点,积极探索,扎实推进,努力构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以多种形式纪念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
依法治校工作成效显著。
西平小学被评为教育部依法治校先进单位,对5所学校进行了校长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9月份起,在我市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学生全面免交学杂费,含信息技术费。这项政策将使全市8.7万名学生受惠,为我市农村家庭减负达1129万元。教育收费得到进一步规范,58所中小学成功创建为教育收费规范学校。
和谐教育建设有新进展。
出台教育行风政风建设18条,进一步规范了教育收费行为。开展了中小学教师“八要十不”师德自律活动。挖掘潜力,合理安排,精心做好了城区初中、小学新生招生工作,尽可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切实做好了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让流2279名动人口子女全部享受公办优质教育资源。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目标,引堵结合,源头防治,着力推进区域教育和谐发展。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局积极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活动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成效显著。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