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魅力溧阳
政民互动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教育局2008年工作总结
索 引 号:
014143379/2008-00058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市教育局
产生日期:
2008-12-01
发布日期:
2008-12-05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
新建的天目湖中心小学已于5月26日投入使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已投入使用。市六中按照10轨初中标准改造
教育局2008年工作总结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2008年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一年,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举办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举国欢庆改革开放30周年。市教育局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视教育民生,坚持内涵发展,巩固和提高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办学品质,彰显学校特色,努力促进溧阳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全市教育事业取得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重点项目建设有新进展,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1.
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新建的天目湖中心小学已于5月26日投入使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已投入使用。市六中按照10轨初中标准改造扩建工程教学楼、实验楼基建已经完工。投资2900万的后六初中新校区建设已经启动。
2.
城乡办学条件逐步改善。
新建市三中、平陵小学、东升小学、南门街小学、埭头中小学、上兴中小学、平桥小学、上黄中心小学、戴埠中心小学等12片塑胶跑道,改善了学生运动条件,美化了校园环境。投入200万元的67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防雷设施全部整改到位。
3、
特色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
。
在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对校园网、校园电视台、安全监控、图书馆、实验室、档案室、学校绿化等各项创建工作进行科学规划,并积极实施,提升了办学档次。实验小学、平桥小学等10所学校通过省级园林式单位验收。埭头中学、竹箦小学等14所学校创建“常州市生态园林单位”。光华初中、别桥小学等23所学校通过“常州市一级校园网”验收。平桥初中、后周小学等22所学校的图书馆创建“常州市示范图书馆”,新昌初中、戴埠小学等45所学校的实验室创建“常州市实验室先进单位”。
二、教育均衡发展有新举措,教育布局进一步优化。
1.
积极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布局
。根据区域教育布局规划,市六中的改造扩建工程已完成总体规划设计;结合城市东北片区实际,决定将开发区初中、埭头中学初中部与后六初中合并,新校名为溧阳市后六初中,并在埭头镇易地新建,该方案已经启动,新校区将力争于2009年秋季投入使用。撤消了余桥初中,将之与前马小学下属的余桥完小合并,组建余桥实验学校,实行九年一贯制办学。撤销三职高,并入溧阳职教中心。
2.
积极创建优质学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对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进行了全面排队摸底,确定14所学校的16个单位为创优质单位。5月份,横涧小学幼儿园、后周小学幼儿园、前马小学幼儿园和天目湖实验学校幼儿园等4个单位已通过常州市优质幼儿园评估验收,11月份接受了省级评估。周城中学、社渚初中、上兴初中、天目湖实验学校初中接受省优质初中验收,上沛小学、上黄小学、天目湖小学和城南小学接受省优质小学验收。我市优质教育资源比例达60%以上。
3.
创优职业与社会教育服务社会经济
。6月4日,我市接受了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验收并顺利通过,我市社区教育实验区被确定为省社区教育实验区,溧阳市社区培训学院被确定为省级社区培训学院。6月11-13日,市职教中心接受江苏省四星级职业高中验收,为常州市唯一接受验收的同类学校,并获得评估组的高度评价。评估组认为溧阳市委市政府对全市职业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评估组认为职教中心:面貌新、人心齐、校风好、师资优、成果多,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技能型合格人才,发展了地方经济。
三、素质教育推进有新突破,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
1.
义务教育均衡化水平持续提高
。各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通过抓好教育常规和实施精细化管理,办学效益得到显著提升,办学内涵和特色不断加强,小学、初中校际差距逐步缩小,教育质量均衡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中考录取率达97.5%。
2.
高考连续6年创造辉煌
。我市高考成绩连续5年大幅度攀升,教育质量跨入全省第一方阵的前列。2008年是江苏省实施高考新方案的第一年,我市以“狠抓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积极应对,取得了新模式下的新突破、高起点上的再提高,实现了“六连阳”:
今年我市参考4850人,比去年增加131人(常州大市减少208人),全市本二以上达线2302人,达线率47.46%,达线人数比去年增加325人,达线率递增近6个百分点,比常州大市平均达线率高出3.07个百分点,高出全省本二招生计划22个百分点,为我市历史最好成绩。
2008年高考共4446人被录取,总录取率91.67%,高出省均近16个百分点,其中3163人录取本科院校,录取率65.3%,高出省均近27个百分点。省溧中狄飞、杨耀分别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我市还有4名考生达北大录取分数线被其他高校录取。另外我市有4人录取空军航空大学(常州市共8人)。
3.
职业高中对口单招取得好成绩
。全市职高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积极与企业和用人单位挂钩,实行订单式培养,毕业生中级工职业资格鉴定考核通过率达100%,就业率达99%。在2008年普通高校对口单招中,我市职业学校再创辉煌,862名考生本科达线237人、专科达线580人,本专科达线率94.78%。其中,机械、机电、烹饪、电子等4个专业的常州市状元均被我市获得。
四、两支队伍建设有新思路,发展潜力进一步增强。
1.
师德建设贴近教师
。一是广泛开展师德教育和培训活动。组织广大教职工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中央、省和市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引导教师践行“热心爱教、文明执教、廉洁从教、优质施教”四教承诺和“八要十不”师德自律规定,坚决抵制有偿家教,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违背师德的行为,大力弘扬以身立教、甘为人梯的崇高师德风尚。二是扎实开展师德建设主题活动。深入开展“让教育充满爱”主题教育活动,深化“三育人”、“师表工程”、“教师回报社会”等多年来形成的品牌活动。三是大力开展优秀教师事迹宣传活动。用身边的平凡事教育身边的人,树立新时代人民教师的新形象。开展校级、片级师德演讲比赛,选拔组建溧阳市教育系统优秀教师事迹报告团在全市各校巡回演讲近60场。
2.
师资培训扎实有效
。精心选派部分骨干教师、校长参加省市级以上和出国培训,组织8位校长参加国家级培训,6位校长到扬州教育学院附中挂职培训,所有初中校长参加省级杜郎口、洋思、东庐、后六中学教育思想研讨会。组织实施第六批“四类”优秀教师培训,成功举办溧阳市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培训班,与扬州大学成功举办教育管理等专业的在职研究生班。开展以校本培训为主、多种形式结合的全员培训,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素质。
3
.名师队伍不断扩大
。省溧中狄永兴、实验小学周雨明、文化小学林忠等3人被评为江苏省第十批特级教师。在每3年一次的江苏省特级教师评选中,我市连续两次喜获丰收,这是我市教育事业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成就频现的亮点之一。调整思路,优化服务,努力做好职评和竞赛工作。以服务于广大教师的业务发展和职称评审为目的,积极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今年全市推荐上报693位晋升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通过率在常州市居于前列。认真组织好溧阳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第六轮基本功竞赛市级比赛,有180人获得奖项,其中41人获得一等奖。
4.
人事改革不断深化
。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人才市场工作的运作。一是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教职工管理工作,出台了《2008年溧阳市教育人才市场管理工作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教育系统编外用工管理的若干规定》。二是积极做好师范类本科毕业生招考工作,对于08年的毕业生招考聘用工作,根据现状,未雨绸缪,及早规划,精心组织,规范操作,分三批共招考录用教师260名,其中硕士研究生6名,本科生177名。
5.
目标管理谋发展
。对全市85所学校进行了第三轮三年发展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考核以各单位制定的第三轮三年发展目标为依据,全面检查学校的办学水平,帮助学校总结办学亮点和特色,反思学校办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明确学校发展方向,理清工作思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考核采取定性与定量、总结性与诊断性、自评与局现场考评相结合的方式,按看、听、评、查、问五个步骤,对学校三年发展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考核。
五、机关效能建设有新成果,社会声誉进一步提高。
1.
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
。围绕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效率、严格兑现承诺、坚持依法办事、敢于创新创造、做到廉洁自律、促进事业发展等八个方面的内容,深入推进以“改进作风,提升效能,创优服务”为主题的机关作风建设和行政效能建设工作,不断提升服务师生、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水平,大力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2.
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
。组织了对14所小学的综合督导评估,切实提升其办学的规范性和实效性。加大对教育收费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重申相关纪律,对各项收费举报投诉必查、有错必究。切实规范了教师兼职行为,加强了对社会培训机构的管理,强化督查、积极整改,增强依法办学的意识,进一步规范其办学行为。有效加强了对民办幼儿园的管理,严格各项审批制度,重视过程管理。
3.
认真贯彻落实《管理规范》
。10月27-29日,省政府督导团对我市贯彻落实《江苏省中小学常规管理规范》情况进行了督查,督查组予以高度评价。我市通过建立机关定片制度、学区督学制度和专项督导制度大力构建贯彻落实《管理规范》的组织体系。机关各职能科室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形成了主动贯彻落实管理规范的管理新局面。重点抓好课程标准的实施、学生减负、设施设备的使用、平安校园创建等工作,建立了深入贯彻落实《管理规范》的长效机制。涌现了以后六中学为代表的一批精细化管理典型,形成了“学生管理”、“ 校务管理”、“教科研管理”等方面具有地方特色的学校特色管理品牌。
4.
进一步关注教育民生
。及时办理“民生聚焦”等信访件46起,满意率达100%。5月23日走进市电台“民生聚焦”直播节目,进一步畅通民生诉求渠道,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继续办好了《溧阳教育网站》和《溧阳教育信息》,密切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充分发挥新闻和宣传的舆论导向作用,加大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的工作力度。
5.
进一步做好弱势群体教育工作
。积极开展帮困助学活动,努力完善涵盖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各类助学体系,全面协调、落实各类助学金、奖学金及助学贷款政策,发放中等职业高中政府助学金881.82万元,发放普通高中政府助学金62.59万元,发放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金11余万元。继续做好外了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全部就近进入公办学校就读。推进“城乡学校结对工程”、“教育扶贫工程”,让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后,我们及时组织开展赈震捐款,教育系统两次共向市红十字会捐赠220万元,并为灾区学生开辟绿色通道,确保来溧学生能够全部及时获得免费就学。
6
.教育交流在合作中深化内涵
。暑期组织27名中小学生赴澳大利亚修学旅行,修学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8月3-9日,我市友好城市日本白山市青少年交流团一行10人与市二中师生开展为期一周的文化交流活动。11月15-16日,来自美、英、法、加、澳、意、日、韩、印等14个国家的近60名在常工作的外籍教师参加了一年一度的“常州外教看常州——走进溧阳”活动,感受中国新农村建设及溧阳经济、文化特色。
此外,我局在文明创建、爱国卫生,以及在工青妇少等各项工作中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