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魅力溧阳
政民互动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2006年度溧阳市民政工作总结
索 引 号:
014143483/2008-00069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市民政局
产生日期:
2006-12-13
发布日期:
2008-03-17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
从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有效推进、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取得新进展等六个方面对2006年度民政工作做出总结
2006年度溧阳市民政工作总结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上级民政部门的统一部署,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年初制定的目标工作任务,注重理念更新、政策研究和改进工作方式,突出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依法行政和自身能力建设,各项工作平稳推进,全市民政工作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落实了为民解困各项工作,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有效推进
1、城乡低保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3月份对全市低收入家庭进行了调查统计,建立了困难群众数据库。全市城乡低保标准从2006年1月1日起由原来的每人每月240元和120元分别提高至260元和140元,2006年,全市低保对象已由2005年底的2962户、6696人增加至7562户、16396人,其中城镇低保对象1068户、2346人;农村低保对象6494户、14050人,共下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1300多万元,达到了应保尽保,分类施保,动态管理的目标要求。
2、五保供养水平得到提高。我们大力推进农村敬老院建设,以开展创建文明敬老院活动为契机,一手抓设施建设,一手抓制度建设,五保供养管理水平得到了根本性改观。一是大力实施“关爱工程”。2005年以来,我们共投入1700余万元,对全市14所敬老院实施了15个新(扩)建项目,新增床位1130张。常州市人民政府在我市召开了“关爱工程”现场推进会,对我市的敬老院建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二是积极开展文明敬老院创建活动。围绕省和常州市创建文明敬老院的工作要求,我们坚持敬老院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思路,重点完善“四室一库”的硬件设置和内部设施的配备;着力绿化、美化敬老院环境,按绿化面积不低于60%的要求,合理布局、科学绿化和美化环境,使院区冬有青、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以“八项”管理制度为抓手,细化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责任,做到管理有依据,目标有措施,落实有效果,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五保集中供养率。文明敬老院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常州市级验收组的高度评价。
3、救灾扶贫力度加大。年初我们开展了灾情荒情调查,共安排112.8万元冬令、春荒款,全市6725户、20500名困难群众得到了及时救助。扶贫济困工作有效开展,上半年各级各部门共走访慰问各类贫困对象560余户,发放慰问金30余万元。
4、慈善劝募及救助工作成绩突出。先后三次召开全市慈善劝募捐赠大会,共募集慈善基金近1.4亿。8月18日召开全市慈善总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慈善救助工作进一步规范。11月9日举行了溧阳市“爱心长廊”揭幕暨第三场慈善捐赠仪式,新颖而富有创意的活动把我市慈善活动再一次推向高潮。同时,我们坚持边劝募边救助的原则,精心组织实施救助项目,截至2006年底,共发放慈善救助金1018万元,以助医、助学、助孤、助老、助残、助困为重点,对26965人进行了慈善救助。
二、落实了优抚安置各项政策,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取得新进展
1、各项优抚政策全面落实。提高了义务兵家属优待金标准,农村和城镇义务兵优待金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年2800元和1800元分别提高至3800元和2800元。提高各类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增加补助资金130余万元。进一步落实重点优抚对象医疗待遇,截至目前共支出全市一至六级在乡残疾军人医疗费240万元。全市农村重点优抚对象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率达90%以上,医疗费二次补助率达70%以上,享受医疗优惠率达100%。继续开展优抚“双百工程”,投入专项资金70余万元,为22户重点优抚对象修建房屋48间,户均资助5000元,重点解决了优抚对象治病难121人次,补助资金7.39元,重点扶持培育优抚对象致富典型12户。
2、城镇退役士兵安置改革稳步推进。全年共接受2005年冬季退役士兵和2006年春季转业士官411人,其中城镇退役士兵135人,农村退役士兵270人,10年以上转业士官6人,共发放一次性自谋职业补偿金250万元,安置率达100%。
3、双拥共建活动深入开展。3月17日,在全省双拥模范城创建表彰大会上,我市再次获“省双拥模范城”称号,成功蝉联四连冠。协调双拥挂钩部门和市双拥办共同出资18万余元,为13个基层连队各援建图书室1个,为6个营级以上驻军机关各援建军官学习室1个。八一期间,召开了庆祝建军79周年暨全市双拥创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举办了大型广场文艺晚会。据统计,两节期间全市各级共组织走访慰问小组100多个,参加走访人员达3000多人次,共赠送各类慰问品5000多件,价值30多万元,赠送慰问金80余万元。
三、村民自治和社区建设不断深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
1、坚持村民自治长效管理,以做好年初和年终村民代表会议记录为重点,健全台账资料,迎接省和常州市检查组对我市村民自治模范单位的检查验收。
2、积极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召开了全市创建动员大会和经验交流会,对创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作了部署,并提出了具体要求,不断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经各镇村申报、市局抽查和常州市村务公开领导小组有关部门检查验收,我市6个镇207个村达到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标准,使村民自治工作成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群众的满意工程。
3、不断推进社区建设,深入开展示范社区、星级社区创建活动。上半年协同相关部门组织了社区专职工作者资格考试,考试合格率达90%以上,进一步优化了社区干部队伍结构。今年我们成功创建常州市四星级社区1个,三星级社区2个,示范社区2个。同时,我们根据市政府办公室转发的《关于做好全市第三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意见》,认真做好全市第三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相关工作。
四、社会事务工作深入开展,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加强民间组织管理,促进民间组织健康发展。全市有社会团体123家,民办非企业单位49家。目前已完成109家社团、37家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年度检查工作,年检合格率100%。完成了23家行业协会的政会分离工作,社团“五个一”工程达70%以上。二是规范婚姻、收养登记工作。继续开展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活动,今年共办理结婚登记7096对,离婚登记1100对,登记合格率达100%,办理收养119件,登记合格率100%。三是区划地名管理工作得到加强。进一步做好界桩的维护管理工作,基本完成了省界(苏皖线)的联合勘界自查任务。进一步规范道路的命名、更名,命名住宅小区1个,城区道路2条,镇街路17条。四是殡葬管理力度加大。大力宣传殡葬改革政策,坚决杜绝土葬和变相土葬,清明前后平坟还田迁移坟墓5200余冢,至12月底共火化4240余具尸体。
五、社会福利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不断加快
一是加强福利企业管理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福利企业48家,已完成销售收入26亿元,实现利税2.1亿元,全面完成了福利企业发展基金的征收任务。福利企业新增安置残疾职工150名。二是福利彩票销售势头良好。今年全市共有投注站点47个,比去年增加9个,实现福利彩票销售2141万元,其中电脑票2041万元,网点即开票100万元,超额完成全年销售任务。同时我局投入40多万元完成中福在线溧阳销售厅的建设并投入营业,目前经营状况良好。三是社会化养老服务工作全面启动。 全年分二批对全市敬老院82名服务人员集中进行了初级职称的培训,使他们不仅取得了执业资格,同时又提高了服务水平。四是积极推进全市老龄工作。我们逐村逐户走访慰问了全市的百岁老人,发放长寿补贴78000元,并为他们进行体检,发放老年优待证5720份。以市老年大学为主要载体,强化老年教育工作,全年老年大学开设13个专业,26个班,招收学员近1000人次,开展多种老年文体活动,丰富了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10月份,我们精心组织开展了庆祝第十九个敬老日系列活动,举办了广场文艺晚会,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宣传效果。
六、民政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
以机关行政效能建设为契机,我们制订了《关于在局机关开展行政效能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严格执行“五个严禁”规定的通知》,组织全局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广泛听取意见,查找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全局上下形成了事事讲效能,处处争效能的良好氛围,机关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切实加强行风建设,强化教育培训、制度建设、行风评议和管理考核四项措施,通过开展党风、党纪教育,民政业务培训,建立服务承诺制等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大大提高了民政系统管理和服务水平,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信任和认可,推进了全市民政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〇?六年十二月十三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