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魅力溧阳
政民互动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溧阳市人事局2007年工作打算
索 引 号:
014143512/2008-00098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市人事局
产生日期:
2006-11-30
发布日期:
2008-03-20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
溧阳市人事局2007年工作打算
溧阳市人事局2007年工作打算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2007年工作打算
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六中全会、市委十一届会议精神和常州市人事局长会议要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和努力打造“阳光人事”、着力建设学习型、实干型、创新型、服务型政府人事部门的总体目标,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和“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全面实施公务员法、稳慎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改革,为我市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事人才保证。
一、全力开发高层次人才,开拓创新人才公益性服务工作
一是加大人才开发宏观调控力度。
按照市“十一五”人才规划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健全人才开发宏观调控机制,充分发挥人才开发目录在人才资源开发工作中的宏观导向作用。加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力度。充分发挥人才市场的主渠道作用,为毕业生就业开辟绿色通道,提供有效服务,鼓励广大毕业生在我市择业、创业。
二是完善人才队伍结构。
积极做好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使用和培养,重点培养和引进拔尖人才、创新人才。完善高层次专家的选拔培养制度,加强对后备人才的跟踪培养,大力实施“111”党政人才工程、“161”企业明星工程、“5521”科技英才工程三项人才重点工程,根据紧缺人才培养实施意见和年度紧缺人才培养计划,抓紧做好我市紧缺人才培养工作,大力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程,扩大继续教育覆盖面,制定公布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课程目录,积极引进国外专家和智力。
三是强化人才政策激励。
出台政策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以项目合作、共同开发等多种形式参与溧阳行业重点项目建设,择优资助行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进一步深入宣传《溧阳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补充规定之二》,增强人才政策透明度,开展新一轮“争创人才资源开发先进单位”和“杰出人才奖”评选活动。
四是加强人才载体建设。
全面加强上上电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龙头,大力推进全市高新技术研发基地建设,吸引博士研究生来溧搞科研。面向海外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工作,并给予重点资助。优化留学人员创业环境,有效吸引海外人才、国外智力来溧服务。大力推进人事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网上人才市场建设,开展网上招聘。健全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加强人事人才公共服务区建设。进一步发挥“人力资源主管联谊会”平台的交流作用。全力做好人才大楼建设,力争早日建成投入使用。
二、全面
实施《公务员法》,打造人民满意的新型公务员队伍
一是继续开展《公务员法》的学习宣传工作。进一步组织开展《公务员法》的普及培训和宣传工作。将公务员法的培训列入新录用公务员和公务员任职培训的主要内容。大力宣传公务员法的精神实质和基本内容,形成学法、用法、执法、守法的良好氛围。二是进一步加强公务员管理。认真做好录用审批和报到手续的办理,完成2007年度公务员招录各项工作。规范公务员招录、考核、奖惩等管理,进一步完善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工作汇报会制度。结合公务员登记工作的实施,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公务员信息数据库。三是加强公务员能力素质建设。继续推进公务员跨部门、跨系统、跨地区交流的试点。根据《2006-2010年溧阳市公务员培训规划》,继续实施“5+X”公务员能力培训工程。加大对公共行政管理核心课程的培训力度,利用远程教育培训基地,积极推行菜单式、自选式、学分制等方式的培训。继续尝试与高校联合举办MPA班。大力开展“公务员法”知识培训和以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及法律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公务员培训工作。
三、加强队伍建设,打造一流的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一是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继续组织举办民营、私营企业厂长经理培训班,邀请专家作专题讲座,拓宽视野,提升经营能力;开展猎头服务和高层次人才测评服务,为企业物色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二是加强以高层次人才队伍为重点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大力引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积极开展组团招聘、代理招聘、专场招聘、网上招聘。组织一次优秀拔尖人才体检、疗养活动。组织召开引进优秀人才座谈会,并组织对优秀人才进行慰问。与知名高校联合开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历班等高层次培训班。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培训,全面完成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继续教育工作。
四、全面深化人事管理改革创新
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理顺政府部门职能,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合理调整人员编制,根据上级统一部署,适时推进乡镇区划调整和机构改革。
二是深化事业单位综合配套改革
。根据上级统一部署,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岗位管理。继续推进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规范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秩序,建立体现岗位绩效、分级分类管理的事业单位多元化分配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分开工作。推行专业技术职业资格制度,加快构建以市场认可为目的的职业能力认证制度。
三是切实做好军转干部安置工作。
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安置政策,圆满完成军转安置任务。做好军转干部岗位培训。全面落实解困政策,加强政策宣传、解释工作,坚决杜绝赴京上访、赴省上访事件的发生。
五、强化内部管理创新,构建“阳光人事”,提升服务效能
一是
加快制度创新,努力打造“
阳光
人事”。
人事政务公开工作要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继续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切实抓出成效;要健全完善制度,使人事政务公开规范有序进行;要创新公开形式,不断提高人事政务公开水平;要加强基础建设,进一步实现人事政务公开规范化;要结合人事部门重点工作,大力推进决策公开。
二是
加快
工作创新,努力打造
“
高效人事
”
。
坚持上下协调、内外协调、区域协调,始终把统筹发展作为拓展人事人才工作的共同追求。要在新的人才工作格局下,强化大人才、大人事意识,建立工作联动制度,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在各项工作和改革宣传方面做到统一口径、统一范围、统一时限,切实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整合人事人才服务事项,集中受理和办理面向企事业单位、个人的业务事项。强化人事人才工作创新激励机制,在全市人事系统评选表彰一批人事人才工作先进个人和亮点特色做法。三
是
加快能力
创新,
全面加强自身建设。
进一步强化人事干部队伍的中心业务学习培训,全面提高人事干部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强人事人才工作调研和信息宣传工作。努力建设成为学习型、实干型、创新型、服务型的政府机关,树立起人事部门的新形象。
二〇0六年十一月三十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