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魅力溧阳
政民互动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溧阳市人事局2005年工作打算
索 引 号:
014143512/2008-00099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市人事局
产生日期:
2004-12-31
发布日期:
2004-12-31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
溧阳市人事局2005年工作打算
溧阳市人事局2005年工作打算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2005
年工作思路
2005年上半年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及各级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两争”(‘争先抢位’、‘争光添彩’)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建设中心,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促进各项人事制度配套协调发展,为全市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机制支撑。突出第一要务抓创新,深化改革抓突破,服务全局抓延伸,管理规范抓落实,能力建设抓根本。
(一)
、围绕一个人才战略目标。
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建设和全力实现“两争”的工作中心,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大人才工作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四尊”氛围;继续实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向各镇、各部门下达本科以上人才的引进计划,并与年度工作目标任务考核和创建人才资源开发先进单位结合起来;会同教育、卫生等部门加快构建“六大人才高峰”;完善人才政策体系,为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提供政策保障。
(二)、创新二个人才开发机制。
一是创新人才宏观调控机制。开展紧缺人才需求调查预测,编制《溧阳市2005年人才开发专业目录》,通过人事人才网、《溧阳人事》等多种途径向社会公布,引导人才向重点产业、行业集聚。
二是创新人才服务机制。加强人才市场建设,开展人才派遣等新业务,完善溧阳人事人才网站服务功能和人才信息库,提高人才市场的信息化服务水平;加大为基层服务力度,积极开展乡土人才资源开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工作;继续实行重点企业人才联系服务和高层次人才跟踪服务制度,重点协调解决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问题,解除后顾之忧;印发《溧阳市人才政策汇编》,增加人才政策的透明度,更好地为各类人才和企业提供服务;充分发挥优秀人才联谊会的组织作用,组织开展引进人才鹊桥联谊等活动。
组织一次优秀拔尖人才体检、疗养活动;组织召开引进优秀人才座谈会,并组织对优秀人才进行慰问,了解他们的情况,并征求意见和建议;在充分发挥正昌、华朋博士后技术创新中心作用的基础上,继续做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申报协调工作,并把它作为全市高新技术研发基地,吸引博士研究生来站搞科研。
(三)、加强三支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以“公务员法”出台为契机,完善考核办法,加强平时考核,重点抓住“两头;做好2005年度的公务员招考工作;进一步推进和规范机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完善公务员轮岗交流及职位管理制度;开展以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及法律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公务员培训工作,提高执政能力。
二是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组织举办民营、私营企业厂长经理培训班,邀请专家作专题讲座,拓宽视野,提升经营能力;开展猎头服务和高层次人才测评服务,为企业物色高级经营管理人才。
三是加强以高层次人才队伍为重点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坚持国内与国外、柔性与刚性、智力与项目、急需与储备并举的方式,大力引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提高招聘的组织化程度,组织一定规模的招聘团外出招聘人才,积极开展组团招聘、代理招聘、专场招聘、网上招聘;全年引进本科学历或中级职称及以上人才不少于430名,引进硕士研究生或高级职称人才不少于15名;积极引进国外专家和智力,力争引进国外智力项目2项。组织开展溧阳市级优秀拔尖人才的评选工作,对杰出人才取得突出贡献的给予重奖,同时做好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的选拔推荐工作。与知名高校联合开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历班等高层次培训班;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必修课第二周期培训和信息化素质培训,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学历教育培训,全面完成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继续教育工作。
(四)、深化四项事业改革。
一是推进事业单位分类管理改革。在推进事业单位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研究探索建立不同类型和职能差别的事业单位分类管理办法,努力建立充满生机活力、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的人事管理体制。
二是深化全员聘用制度改革。出台《溧阳市深化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管理意见》,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通过竞争上岗实施聘用;完善事业单位考试录用工作人员办法,使招考工作更规范。
三是完善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事业单位工资总量调控和工效挂钩考核办法,探索劳动、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办法,建立起岗位工资制、业绩工资制、年薪制等多元化分配制度,努力实现收入分配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调动各方面尤其是人才的积极性,促进事业发展。
四是力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制度改革。加强督促指导,全面完成评聘分开工作,并进行总结和研究,把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和全员聘用结合起来,增强岗位设置的科学性和竞聘上岗的规范性,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机会。进一步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岗位等级考聘分开制度,开展第二轮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岗位等级竞聘上岗。
(五)、抓好五项工作落实。
一是
加强机构改革和人事宏观管理的落实工作。做好政府机构改革实施工作,完成市政府相关机构设置与职能调整;做好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与调整工作;建立机关事业单位编制管理人员信息库,规范编制登记簿管理,切实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开展事业单位网上登记业务,完成2005年度登记年检工作;规范增人计划卡管理。加大人事计划管理力度。
二是
加强工资、福利和工资统发管理的落实工作。根据上级部署,做好各项调资工作;开展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继续教育;严格把关,及时做好财政统发工资审核工作。
三是
加强军转干部安置和企业军转解困的落实工作。积极探索考试、考核与积分制相结合的军转安置改革办法,拓宽安置渠道,确保军转安置任务的完成;切实做好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和稳定工作,热情接待来信来访,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努力维护社会稳定。
四是
加强人才政策和人才开发工作力度的落实工作。按照严格审批、专款专用的原则,认真做好高层次人才开发资金的使用审批工作,以及安家费、人才津贴、医疗补助和购房补贴的审核、审批,督促落实高层次人才的住房及补充养老保险问题。
五是
加强人事干部队伍自身建设的落实工作。加强学习,提高执政能力和综合素质;转变作风,提高服务经济和人才开发工作的水平;勤政廉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抓落实,开创人事人才工作新局面。
二00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