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魅力溧阳
政民互动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溧阳市人事局2007年工作总结
索 引 号:
014143512/2008-00004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市人事局
产生日期:
2007-12-28
发布日期:
2007-12-28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
溧阳市人事局2007年工作总结
溧阳市人事局2007年工作总结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2007年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市委十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和省、常州市人事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为统领,围绕“三提升一实现”工作主题,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和“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深入实施公务员法,继续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统筹人才资源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达小康提供了强有力的人事人才保证。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一、积极
创优环境,有效营造人才工作氛围。
(
一
)
加强高层次人才开发力度。
1、开展第二届市杰出人才奖和2006-2007年度人才资源开发先进单位评选活动,组织溧阳华晶电子、上上电缆、维多生物科技等七个企业13名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或高级工程师职称的人才申报江苏省第二批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印制了相关宣传材料,刊登《溧阳宣传》专版,做好高层次人才政策宣传。全面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今年接收引进硕士研究生及高级职称以上人才127人。经批准我市潘洪强同志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截止2007年底,全市研究生及高级职称以上人才1484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5人,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常州市级拔尖人才等市级以上各类人才32人。
2、深入细致地做好引进高层次人才优惠政策的落实工作,全年发放高层次人才政策补贴117万元。审核18名高层次人才科研项目经费资助、人才津贴、安家费、政府优惠购房补贴的申报材料,并将于年后报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批。认真贯彻《关于溧阳市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公布《2007年溧阳市人才开发目录》和《2007年紧缺人才培养计划》,接受紧缺人才培养计划申报12人。
(二)加强招才引智力度。
1、扎实推进人才国际化进程。成立了常州市溧阳留学人员创业园,完成了常州市下达的招聘15名海外人才的任务。组团赴日本、韩国招才引智,并组织11个企业25个职位申报招聘使用海外人才。指导美国潘文伟博士、比利时高腾博士、德国殷志敏博士申报领军型海外人才,为他们创业提供人事人才服务。开展留学回国人员信息登记,为企业和海外及留学人才提供需求和求职信息发布服务。
2、按照上级部署,指导并组织6家企业参加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资助申报。充分调动企业重视人才、使用人才的积极性,为企业加大科研开发和投入增加活力。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程,进一步扩大继续教育覆盖面。
(三)加强人才载体建设。
1、积极做好上上电缆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各项服务工作,为江苏华朋集团申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基地申报做好重点服务。充分发挥江苏上上集团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苏正昌、江苏华朋企业博士后创新中心的作用。主动为溧阳市高展光电材料有限公司寻找外国专家,积极指导溧阳市欣大精密电子有限公司申报引进国外智力项目。
2、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主管联谊会和优秀人才联谊会平台载体作用,引入会员活动积分制考核办法,积极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各项主题活动,切实提高全市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设立优秀人才联谊会的固定活动基地——市人才俱乐部,定期开展座谈交流、拓展训练、鹊桥联姻。为引进人才在溧阳安家落户牵线搭桥,稳定引进优秀人才队伍的军心。
(四)加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程,大力开发“科技人才素质提升工程”,进一步扩大继续教育覆盖面,加强对继续教育的管理。加强职称考试的组织管理,做好职称外语和计算机考试的报名、考试工作。全年完成了33场江苏省职称计算机考试工作,共有991人考试,并给考试合格人员发放了合格证书。完成了4期江苏省职称外语考试报名工作,计78人,已上报常州市人事局。举办公修课程继续教育培训班6期,培训学员753人。并完成了建设工程专业5期261人的职称计算机培训。转发了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通知,配合常州市人事局实施了考试网上报名工作。
二、
加大政策扶持,全面优化人才就业服务。
(一)打造公益性特色服务品牌。
进一步做好就业指导,坚持毕业生就业服务公益性导向。全年共接收毕业生2238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2人,本科918人,大专1208人,中专110人。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规定不再收取任何费用,由政府对全年公益性招聘给予补贴。在各镇(区)建立服务联系网络,做好毕业生供求信息收集、发布工作;进一步完善溧阳市人事人才网的服务功能,开通毕业生就业网。
(二)两块市场合作协调运转。
大力推动市人才市场、人力资源市场互通。,全年共举办各类公益性招聘会36场,共提供岗位4000多个,12000多人进场求职。继续开展公益性网上招聘活动,吸收网上会员38家。
(三)开展就业援助活动。
开展特困家庭的毕业生提供就业援助,为3名2006年-2007年未就业的低保、特困家庭毕业生成功推荐就业。同时建立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13家毕业生实习基地,组织07年9月1日后未就业的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制定并实施了特困家庭毕业生社会保险补贴和毕业生见习生活补贴政策。举办了人事人才“民生聚焦”面对面服务专场。
(四)
拓展人才服务新领域。
实施“三联系三服务”制度,开拓特色人才派遣服务,目前已向四个单位派遣员工180人。进一步挖掘和拓宽地方职称新领域,继续上门开展地方职称评审服务五次,为1100人评定了地方职称。充分挖掘和发挥乡土人才资源潜力,协助常州市人事局在我市召开了两次建设工程专业中级职称评审会,做好我市建筑、交通工程系列不具备规定学历人员中级职称申报培训工作,组织1300余人报名,已有650人参加培训考试。为174人评定了职称。精心指导64名经营业绩突出的企业人才申报认定高级经济师。积极提供多元化菜单式企业培训服务。为通达公司、路桥公司、冷却塔厂举办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班3期,培训学员256名。成立了“化工职业技能指导中心溧阳市人事局人才培训中心鉴定站”,完成职业技能鉴定人数175人。努力拓展成人学历教育多元化办学途径,受到联办高校多次表彰。目前开设四个专业(财务会计,药剂、药学,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旅游管理,农业经济管理)现有学员290人,2007年报考我中心成人高复班学员194人,其中高升专162人、专升本32人,复习考试的各项准备工作正进行之中。2007年新招成人高中班学员15人,现均已通过常州组织的统一考试,学员毕业率100%。
三、推进公务员法实施,全面
提升公务员队伍素质。
(一)着
重加强公务员能力和作风建设。
制订并贯彻落实《2006年—2010年溧阳市公务员培训规划》,启动“5+X”培训工程。全年共办轮训班15期,培训2630人。完成36名公务员初任培训工作。首次选派20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拆迁一线锻炼。
(二)着重做好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
继续实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审批工改人数25680人,积极配合市财政局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测算工作。
(三)着重
做好公务员法入轨运行收尾工作。
积极稳妥地开展并完成了公务员登记工作,并对暂缓登记对象妥善处理。同时做好已参照管理事业单位人员的登记工作,做好参照管理事业单位申报工作。拟定2008年全市公务员招录计划18名。
四、继续深化改革,
完善
人事制度管理。
(一)
深化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继续加强工资总量监管与宏观调控,对全市无收入征收任务事业单位进行了分配制度改革年终会考。核定全市事业单位的奖金,并提请政府核拨了效益工资总额393.8万元。进一步规范了事业单位分配秩序,切实增强了事业单位分配自主权。
(二)
深化事业单位职称制度改革。
继续规范开展事业单位职称评聘分开,为30个单位职称晋升人员办理了评聘分开审批手续。完成了教育、卫生、农林等系统职称评审材料的审核工作,计713人。完成了初级职称确认330人,初级职称评审30人。
(三)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深入贯彻执行《溧阳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意见》,规范事业单位用人制度,全年公开招聘事业人员422名。积极开展事业单位人员竞争上岗。对市经贸局下属事业单位现有人员实施竞聘上岗。为12名工作人员重新定位,办理了录用调动手续。继续贯彻实施《常州市事业单位实行人员聘用制度暂行办法》,做好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合同鉴证工作。
(四)深化军转干部安置改革。
继续贯彻执行《溧阳市团职军队转业干部考试积分制安置办法》和《溧阳市营职以下及技术级军队转业干部实行考核选岗安置办法》,通过考核、考试积分选岗,圆满完成了2007年17名军转干部和7名随调家属的安置任务。完成了17名转业士官的岗位安置任务。
五、加强综合管理服务,促进人事人才工作协调发展。
(一)加强机构编制工作。
做好区划调整中机构、编制及人员调整工作,及时对镇事业机构编制进行调整和归并,并对镇区事业机构设置进行调研。召开了5次编委会,承办市编委会决议事项59件。按时完成435家事业单位网上登记年检工作,年检率达100%。
(二)进一步做好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和稳定工作。
全年核发349名企业军转干部补助金330万元。热情接待来信来访130人次。对98名企业军转干部进行了春节慰问,并分别召开了团职和营职企业军转干部座谈会,共发慰问金95000元。组织企业团职干部体检,在茶叶节期间还组织企业团职干部参观天目湖南山竹海。重点做好十七大、两会和茶叶节期间的稳定工作。
(三)
做好人才统计
、工资福利、退管和工考工作。
完成全市2006年度干部、工资、编制年报统计工作。截止2007年底,全市拥有人才资源约为67805人。组织开展2950名机关干部健康体检,组织3期优秀公务员50人次健康休养。
(四)加强人事信息和档案工作。
做好人事人才信息宣传工作,再次荣获省厅信息工作先进集体。进一步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及时收集、登记、鉴别、加工、归档各类干部档案材料4540多份,整理档案510多份,转递干部档案108份。提供档案及卡片利用420多人次。认真做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议案的答复工作和信访接待答复工作,共接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议案5件,全部办理完结。
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人事干部队伍素质。
(一)
开展争做“五种类型”的人事干部活动。
在全局开展主题座谈会交流思想,引导人事干部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改进局机关工作作风,努力为各类企业和人才提供高效的人事人才服务。并在溧阳市人事人才网、人事局内部办公网开辟“争做‘五种类型’人事干部”学习讨论专区,交流学习体会。
(二)
扎实推进行政效能建设。
一是
坚持依法行政。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的服务型机关。
二是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做到减少环节,缩短时效。
三是
强化服务功能。继续实行了“三联系、三服务”、“五个一”和办事承诺制。
四是
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能。
(三)加强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学习,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坚持“学习日”制度,着重加强十七大会议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强化人事工作纪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按照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研究制订我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实施意见,进一步分解落实党风廉政责任。
(四)积极开展挂钩社区结对帮扶和党员义工制等
公益性活动。
做好戴埠镇郑墅村挂钩挂职工作,积极筹措资金建设村民社区服务中心,主动上门为南渡防汛挂钩村提供防汛资金1万元。组织党员干部捐款1.55万元,两次走访慰问了结对帮扶的竹箦镇道人渡村9户贫困户。
二○○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