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魅力溧阳
政民互动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溧阳市建设局2005年工作计划
索 引 号:
014109971/2008-00100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市建住委
产生日期:
2004-12-31
发布日期:
2004-12-31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
计划
溧阳市建设局2005年工作计划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2005年,我市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求真务实,与时俱进,迎难而上,抢抓机遇,以推进中等城市建设为目标,全面推进机关改革,努力培育健康有序的建设市场,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做到建设上水平,管理求创新,改革再深化,服务更高效,为早日实现我市“两个率先”和富民强市目标提供更高的发展平台。
根据这一思想,全年的主要工作目标是:
在城市建设方面:按照“构筑骨架、完善路网、美化环境,提升功能”的工程建设思路,根据市政府工作目标要求,计划实施12项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1.2亿元;组织实施综合开发面积25万平方米;完成城市房屋拆迁面积10万平方米;全面完成我市老住宅区综合整治改造工作。
在建筑业方面,全年完成施工面积450万平方米;建筑业施工产值66亿元;劳务收入20亿元;签订外经合同3500万美元,完成营业额2500万美元;承接高大建筑项目50项,工程竣工合格率100%,安全事故频率控制在2.5‰之内;创省优以上工程5只,创建省文明工地10只。
为圆满完成各项工作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市政工程建设步伐,创新工程建设管理机制。
2005年的工程建设形势既鼓舞人心,任务又十分艰巨。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今年的建设投资总额、项目总数再创历史新高,同时由于国家金融政策尚不十分明朗,资金筹集的难度是近年来最大的一年,更为困难的是,由于拆迁工作的推迟,工程施工的时间较前两年同期大大滞后。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我们要树大目标,鼓大干劲,建好大工程,努力为全市人民作新贡献。一是优化项目组织管理。改进和调整甲方管理职责,甲方管理不仅参与到工程的前期、设计和现场管理中,而且要对项目的前期、设计、管理等内外环节和矛盾进行全方位综合协调管理,全过程参与,切实提高建设单位的综合管理水平。二是进一步提高市政市场开放程度。严格按规定和程序进行公开招标,进一步放开市政工程设计和监理的招投标,切实开展市政工程会审制度,加强设计跟踪管理,确保设计的精度和深度,减少设计变更。三是建立择优进入机制。建立市场信誉机制,综合考虑投标单位以往的业绩和信誉,确保有实力、有信誉的队伍进入市政建设市场。实行优质论价,劣质重罚,并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四是进一步加强工程资金管理。切实加强工程的概决算管理,实行工程资金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跟踪审计,定期对工程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检查,严禁挪用移用,堵塞管理漏洞。同时积极探索降低工程建设成本的新途径,继续在工程建设中开展预防职务犯罪活动,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五是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路政管理和养护管理机制,建立市政工程养护管理的市场竞争体系,大力推广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养护维修的质量和水平。
二、加快建筑业结构调整步伐,推进建筑经济再上新台台阶。
认真落实建筑业三年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体制、机制、技术、管理创新步伐,切实提高建筑业发展水平和行业管理水平。一是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在进一步拓展沪宁线和京津冀规模市场广度和深度的基础上,延伸广东、海南等南方市场的施工领域,用好用活西部开发的优惠政策,扩大西部市场覆盖面,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建立稳定的海外劳务输出和承接工程渠道。二是加快行业结构调整,鼓励低资质企业优化组合升级,通过政策引导,着力扶持强势企业,重点培育3-4个总承包企业,2-3个特色专业类企业,鼓励优势企业向交通、水利、城市基础建设等方面延伸,逐步向其它产业领域延伸,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三是实施质量兴业战略,积极创精品工程,使企业牢固树立“质量兴业”的经营观念,推进创优工作向纵深发展,努力实现“鲁班奖”的突破,树立溧阳建筑业良好的市场信誉。四是全面完成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引进先进管理模式,吸纳有实力的项目经理入股,壮大企业资金实力,增强建筑业的资本运作能力。五是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增强行业凝聚力,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通过提高素质,优化服务等措施,回归外流队伍,集聚力量,做大做强溧阳建筑业。六是切实解决好建筑市场焦点问题。通过法律、经济、行政手段,突出抓好工程建设中,特别是乡镇工程中规避招标、挂靠、拖欠工程款、安全生产等热点问题。
三、加强房产开发管理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一是积极调控住宅开发和供求结构。认真贯彻全国房地产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精神,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制订和完善我市房地产中、长期发展计划和相关产业政策。合理确定年度开发总量,调整住宅开发方向和供应结构,扩大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比例。二是继续抓好房地产市场秩序的整顿规范。积极探求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引导和规范开发行为。严格项目的前期审批管理工作,加大项目手册和“两书”制度落实力度,会同有关部门严格查处各类违法违规开发行为。三是加强开发企业管理。加强资质管理,严格开发企业准入、清出制度,积极引导开发企业走品牌优势、规模化开发路子,加快建立和完善开发企业诚信档案体系。四是加大住宅科技进步。继续放开规划、设计、建筑、策划市场,重视抓好小区生态环境建设和住宅内部功能设计,开展品牌工程优秀小区评选。大力开展全装修房试点和推广工作,组织对全装修房技术规范、操作程序、验收标准进行研究,促进住宅质量全面提升。五是切实抓好拆迁管理。适时调整拆迁安置补偿政策和标准,努力探索适应市场化需要的合理的补偿评估机制。大力实施阳光拆迁,推行拆迁项目评审、竣工验收、公示、举报、信访责任追究等八项制度,及时清理不合格的、损害群众利益的队伍和人员。积极慎重地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妥善处理拆迁矛盾纠纷。六是切实加强物业管理。进一步规范物业管理行为,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和推进老住宅区的综合整治和物业管理的转轨工作。七是提高房产交易、登记、抵押、评估等各个环节的服务质量,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提高办事效率,增强工作透明度,树立良好的建设行业新形象。
四、规范建筑市场行为,促进工程建设行为的健康有序。
规范有序的建设行为是做好建设工作的前提和基础。2005年,建筑市场的规范管理,一是要加大工程建设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尤其是加强对《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贯彻力度,要继续利用各种手段做好宣传工作,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班、培训班,使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知法、懂法、守法;二是切实加强对招投标中薄弱环节的监管。明确项目经理承接工程的数量、变更程序;防止肢解工程发包,切实把好资格预审和开标、评标、定标等关键环节,同时完善与《招投标法》等法规相配套的规范性文件,确保工程招投标率达100%;三是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贯彻落实《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加强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充分发挥检测中心的作用,规范监督程序,完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建设工程质量稳步提高,同时大力推广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努力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四是加强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管理。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坚持持证上岗,严格规范安全生产,做到分级管理、职责明确、责任清楚、奖罚分明,杜绝重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五是严格执法,严肃处理违法违规行为。对工程建设活动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和工程质量问题从严予以查处,该责令停业整顿的要责令停业整顿,该降低资质等级的要降低其资质等级,该吊销资质证书的要吊销资质证书,该处罚的要处罚。只有执法力度到位,才能有力促进管理上台阶。
五、行风建设继续加强,为城市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2005年,我们要围绕中等城市建设战略目标,扎实推进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力求在思想建设、班子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创建工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一是深入开展理论学习。各级党组织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首要的政治任务,要根据局党委列出的专题学习意见,重点抓好党委中心组的学习,局将适时举办各类理论学习培训班,组织学习交流,以切实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素养和综合执政能力。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调查和分析建设行业人才现状和存在问题,尽快提出加强人才工作的对策和措施,逐步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选人、用人机制。重点抓好党政人才队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构筑建设人才高地。三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市纪检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政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继续在工程建设中开展“双创”工作,加大招投标、物资采购等监督力度,严格实行廉政准入制。对违法违纪案件进行坚决查处。四是深化依法行政。认真学习贯彻国家《行政许可法》、继续抓好规范性文件的制订工作,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行政行为失信责任和过错追究机制,规范执法队伍行为,实行文明执法。五是强化服务意识。接受群众监督、努力增加工作透明度,提高服务质量,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为群众、为基层办实事、办好事,树立建设部门良好形象。
同志们,当前我市城市化进程正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面对城市建设工作的繁重任务,广大建设职工必须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目标,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抓住机遇,奋力拼搏,创新工作,用大家的勤劳和智慧推进建设工作实现新跨越,为早日实现“两个率先”和富民强市目标再作新贡献。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