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魅力溧阳
政民互动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市政府关于加强全市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的实施意见
索 引 号:
014109429/2008-00354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溧政发[2004]148号
发布机构:
市政府
产生日期:
2004-09-15
发布日期:
2008-03-27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
全市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关要求
市政府关于加强全市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的实施意见
溧政发[2004]148号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各镇人民政府,市各办局、直属单位:
我市地处苏南水乡,水环境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开发开放力度的持续加强,河流、池塘已逐步丧失饮用水水源地功能,水质性缺水现象较为严重,目前全市主要有天目湖(沙河水库、大溪水库)、前宋水库、塘马水库和吕庄水库等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好饮用水水源水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长治久安,是一项造福当代、恩泽子孙的大事,是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生命线工程。为切实加大对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力度,根据有关调研情况,结合专家建议,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清醒认识当前主要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虽然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物力和财力,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全市主要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较多的污染隐患,主要表现在:
1、水质富营养化趋势明显。从我市作为主要饮用水水源地的大中型水库来看,均有富营养化趋势,其中大溪水库较为严重。经对大溪水库河流入库区、混合区、湖泊区共计10个断面17个采样点位近一年时间的水质监测分析,所测指标总磷、总氮已超过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其中总氮最高超标2.70倍,总磷最高超标5.24倍。
2、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在雨季时节,大溪、塘马等大中型水库上游来水都是浑浊发黄、夹带沙土的泥浆水,入库区、混合区、湖泊区水质差异明显,清浊分明。其中,前宋水库、塘马水库、吕庄水库库区四周均发现了明显的农垦开发耕地,周边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水库严重淤积,库容缩小,降低水库使用寿命,导致水体总磷、总氮严重超标。据专家估算,建于1958年的大溪水库,淤积泥沙可能达到38.58万吨,而塘马水库原登记面积为4400亩,由于农垦开发,现面积只有2700多亩。
3、养殖污染影响广泛。大溪、塘马(库内围网)、前宋、吕庄等水库周边都有水产养殖和畜禽养殖群。大溪水库在天目湖镇、新昌镇和周城镇集水面积内退渔还库已达1600亩,但还有200余亩尚未实施。前宋水库周边有鱼塘约2000亩,污水年排放量为266万吨。塘马水库周边有鱼塘约2600亩,污水年排放量达346万吨。吕庄水库上游有精养鱼塘约400亩,污水年排放量为53.3万吨。此外,水库周边还养殖大量的猪牛羊、鸡鸭鹅等畜禽。过多的水产和畜禽养殖,对各水库水质产生了严重影响,危害了饮用水水源地功能。
4、水环境生态系统失衡。在构建水体生态系统平衡中,浮游生物作用不容忽视,它们是促进水体生态环境循环运转并保持动态平衡的重要因素。大溪水库内鱼种投放种类结构失调,使得浮游生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尽科学。大溪水库的浮游藻类共发现8门78属,出现数量最高为11月份,每升超过1亿个;浮游动物发现56种,出现数量最低的每升仅200个。浮游藻类大量暴发,浮游动物数量持续降低,比例严重失调,削弱了浮游生物维持水环境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应有功能。
二、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措施
针对存在问题,在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上应落实好如下措施:
1、加大力度控制面源污染。饮用水水源地主要污染负荷指标中,总氮、总磷、COD绝大部分来源于农田流失、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因此,必须把削减面源污染作为保护的重点。要加快调整各水库区域农业生产结构,号召农户减少化肥施用量,提倡施用有机肥和长效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畜禽养殖要实施“圈养”制,淘汰放牧型的“散养”制,使其产生的有机污染物作为农业肥料循环利用;要严格控制水产养殖规模,禁止在库区附近水域进行高密度养殖;要加强生活污染防治力度,减少生活污染对饮用水水源的影响。
2、落实措施控制水土流失。一是要加大作为饮用水水源地的水库区域退耕还库、退耕还林的实施力度,对侵占水库滩地进行农垦开发的行为一律予以制止,并限期实施退耕,对水库周边可能影响水质的农垦行为要给予限制,防止过度的掠夺式开发,尤其是毁林开垦,破坏自然生态的行为要坚决禁止;二是要对入库河流及库区严重淤积的地区实行科学清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河流入库口建设拦沙坝,减少水土流失对水库的影响,保证库容量;三是要加大饮用水水源地水库周边的绿化带建设力度,通过植树种草,提高水源地周边绿化覆盖率,蓄水保土,逐步减轻水土流失程度。
3、科学合理地搭配鱼种。根据大溪水库浮游藻类的年平均量,大溪水库鲢鱼产量的潜力估算为6万公斤,现投放的鲢鱼鱼种量偏少,应年放养鲢鱼鱼种为2.5万-3万公斤;按大溪水库浮游动物的年平均量,大溪水库鳙鱼产量潜力估算为5万公斤,现投放鱼种量较多,应放的鳙鱼鱼种量每年削减为2万-2.5万公斤。通过几年的恢复性生长可以保证水环境生态系统逐步建立起新的平衡,有利于大溪水库的水质保护。
4、适度发展生态旅游。在天目湖旅游开发上,坚持以生态承载能力为依据,严格控制盲目性开发,尤其是天目湖旅游二期开发应在不影响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的前提下,优先开发大溪水库下游的生态旅游。对大溪水库上游地区的生态旅游开发要慎重,新建开发项目,必须建设污水处理系统和足够大的湿地净化系统,缓冲水库污染承载负荷。
5、建立完善水质预警监测机制。要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地水库的环境监测,制定科学的水库管理和监测制度,及时、准确地把握水质动态变化,发现问题及早解决,为科学合理地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提供依据。
6、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上游工业污染控制。要协调好与各饮用水水源地上游有关县(市)的关系,切实加强建设项目审批管理,严禁新建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加大对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检查,开展经常性的执法巡查,确保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
三、明确责任,加强领导,确保各项保护措施落到实处
一是明确挂钩领导,加大投入力度。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现有全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各主要饮用水水源地由市政府挂钩工作片领导牵头负责,逐步建立和完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部门工作联席会议和协调机制,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组织领导,抓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具体措施的落实和监督检查。同时,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专项用于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各有关镇(区)也要千方百计加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投入。
二是明确目标任务,加大落实力度。沙河水库要重点编制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抓好已定各项保护措施的落实到位。大溪水库要重点抓好剩余鱼塘的退渔还湖工作,2004年底前确保实施到位,同时对水库周边临湖面开发要加强管理,搞好水土保持,开展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要严格控制旅游开发中的不合理建设行为,坚决执行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防止对水体产生污染危害;要加大水源地周边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推进生态农业建设;要科学合理地配养鱼种,构建水体生态系统平衡。前宋、塘马等水库要重点抓好退渔还库、退耕还库工作,禁止在水库滩地进行农垦开发,加大水库周边绿化建设,防止水土的严重流失,要制止不合理渔业开发,分两年时间取缔库区内围网养殖,切实维护水库水质;要加大周边畜禽养殖行为的控制力度,大力推进实施“圈养”制,减轻畜禽养殖污染负荷;要组织好水库的清淤工作,扩大库容量,增强水体自净能力。吕庄水库要以制止库区开垦种植和养鱼为重点,避免影响水质。
三是明确职责分工,加大实施力度。市农林部门要重视水源地周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课题研究,负责指导当地群众科学种田,逐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在面源上控制污染物的产生。同时,负责指导实施临库面的封山育林工作,逐步解决临湖面垦植和水土流失问题以及负责指导实施鱼种搭配养殖和畜禽圈养制。市水利部门要负责指导督促前宋、塘马水库的退渔还库工作,制止各类不合理的渔业开发行为,加大水库清淤力度,恢复水库应有的库容量,同时要加强干旱缺水季节的水源调度。市环保部门要抓好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环境监督检查和水质监测,及时发现和制止不合理的开发行为;要负责水库临库面以及流域范围内的生活污染和工业生产污染控制;要及时了解掌握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进展情况。天目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负责编制天目湖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抓好已定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到位,确保天目湖水质的稳定。竹箦镇政府具体负责吕庄水库的周边渔塘、农田退渔、退耕等措施的落实到位。各水库周边镇政府要统一思想认识,认清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折不扣地实施有关部门分解的各项具体保护措施,让人民群众喝上清洁卫生水,促进社会的长治久安。
四是明确目的意义,加大宣传力度。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是事关全局、事关发展的大事,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全市的可持续发展。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水源保护的重要意义,新闻单位要加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宣传力度,定期发布水源地水质公告,让全市人民关心、参与到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的行动中来,为各项保护措施的落实提供强有力的舆论保障。
二○○四年九月十五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