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魅力溧阳
政民互动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市政府关于切实做好今冬明春水利建设工作的通知
索 引 号:
014109429/2008-00406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溧政发[2004]188号
发布机构:
市政府
产生日期:
2004-12-16
发布日期:
2008-03-27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
做好今冬明春水利建设工作的有关要求
市政府关于切实做好今冬明春水利建设工作的通知
溧政发[2004]188号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各镇人民政府,市各办局、直属单位:
搞好水利建设,巩固基础产业,为实现“两个率先”和富民强市目标提供可靠的防洪保安和水资源保障,既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和一项长期任务,更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造福社会和人民的直接体现。当前,正值大搞冬春水利建设的有利时机,各镇(区)、市各有关部门要以贯彻落实全市水利工作会议精神为动力,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细化量化目标任务,全面发动,迅速掀起大干水利建设的热潮。为切实搞好今冬明春水利建设工作,特作通知如下:
一、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面落实今冬明春水利建设任务
全市今冬和明年水利工作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是:坚持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除害与兴利结合、开源与节流并重、建设与管理同步、开发与保护兼顾”的工作方针,加快构建覆盖全市城乡的防洪保安体系、水环境保护、生活生产供水保障体系和水利建设管理市场化运作体系,不断提升城市防洪功能、城市水环境质量、水资源供给水平,确保防洪排涝设施完备、丘陵山区抗旱供水有水源、城乡河道功能不减退,为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奠定可靠的水利保障。
主要目标任务是:围绕“到2010年,溧阳城市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全市排涝标准达到20年一遇,初步形成城区、中心集镇和农村三级防洪、除涝、灌溉、降渍、供水五大水利工程体系”的目标,重点推进六大工程建设:
(一)扎实抓好塘马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塘马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被纳入《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二期规划》,并经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省发改委批复同意实施,主要建设内容为大坝加固、溢洪道和出水渠改建以及新建三孔21米溢洪闸等。市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进一步完善落实“建设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职能部门监督”责任制,严格建设程序,规范行业管理,全面推进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施工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竣工审计、验收制度,切实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和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的及时、安全、高效投运。
(二)继续加快小水库消险和塘坝整治工程建设步伐。要按照“巩固发展水库塘坝,切实加强水源调度”的思路,继续抓好小水库除险加固和塘坝整治工程。今冬明春计划改造塘坝164座,增容141万方。同时,要紧紧抓住省政府计划从2005年起,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全省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建设任务和常州市政府决定从明年起,用5年时间对蓄水量在1万方以上的塘坝,全面开展“质量达标工程”建设,并对5万方以上塘坝的改造建设将给予适当补助的良好契机,搞好项目规划,制定5年实施计划,落实配套资金,强化建设管理,积极组织推进,确保按时完成。
(三)切实推进城镇防洪工程建设。市水利部门要在基本理顺城市防洪管理职能的基础上,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会同规划、建设等部门加快制订和完善城市防洪规划,并抓紧上报审批。各镇(区)也要切实抓紧抓好所在集镇的防洪规划工作,加快组织实施城区和中心集镇防洪工程。当前,各重点镇和市有关部门要积极筹措资金,落实工程措施,主要解决好三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解决内涝排不出的问题。对现有标准不足或已损坏的下水道要加快整治改造进度。二是解决洪水位挡不住的问题,对现有难以抗御历史最高洪水位的沿河堤岸、挡洪墙,全面增建到位。三是加快城镇区内水环境整治工作进度。在已开展河道清淤的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放大规模效应,继续向城乡结合部推进。
(四)加快推进圩堤达标建设进程。要坚持在前几年大搞标准圩堤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圩堤建设力度,优先解决千亩以上圩外河内塘、超高不足、堤身单薄等险工问题,并结合镇、村区划调整,合理进行联圩并圩,进一步实施重要行洪河道护岸工程。努力达到做一只、成一只,不留“尾巴”,不留死角,切实提高圩堤防洪能力,今冬明春计划加固千亩以上圩堤66公里。
(五)着力推进河道疏浚整治工程。2005年是实施《全市镇村河道三年清淤规划》的最后一年,各镇(区)要切实加大工作力度,继续推广机械化常年清淤疏浚这一做法,把河道疏浚与圩堤加固、土地复垦、两岸绿化、整治环境等紧密结合,做到一土多用、一水多用、多方受益。今冬明春,全市计划完成河道清淤41条、长99.6公里。同时,要结合圩堤达标建设,建设集整治、清淤、绿化、道路管理相配套的标准河道建设示范段。
(六)继续实施重点水利建筑物更新改造工程。各镇(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摸清家底,分轻重缓急,多渠道筹集资金,切实加大投入,加速搞好以千亩以上圩建筑物工程更新改造为重点的建筑物更新改造,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
二、拓宽思路,深化改革,不断创新水利运行机制
要根据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进一步拓宽思路,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深化水利体制和机制改革。
(一)积极探索水利投融资机制改革。要在坚持2-4%的财政投资规模用于水利建设的前提下,进一步探索多渠道筹集资金的路子,对城市供水、特定范围通航等经营性项目和综合性水利工程中具有经济效益的部分,应面向市场,通过企业投资经营、租赁、股份制等方式,推进市场化运作。在城镇防洪工程建设中,要积极探索政府主导、社会筹资、市场运作、企业化开发的投入新机制;在农村水利建设中,要进一步引入民资兴办效益工程和塘坝工程建设。同时,各镇(区)要加大行政推动力度,加强宣传教育,切实搞好“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通过改革,使水利事业获得加快发展的动力源泉。
(二)全面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在完成水利工程性质分类、岗位设置、经费测算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江苏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全面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同时,按照“人员精干、效率提高、面貌改观”的要求,落实河道管理经费,加快建立城乡河道高效管理机制。
(三)深化农村水利改革。在全面完成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继续完善、巩固、提高改制成果。此外,有关部门要积极开展对城区防汛管理体系的调研,以适应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要求。
三、加强领导,全面发动,迅速掀起全市水利建设高潮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各镇(区)要切实加强对冬春水利建设工作的领导,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确保人员、时间、精力、资金、项目、机械全面落实。
(二)搞好宣传,统一认识。各镇(区)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因势利导,及时把今冬明春水利建设的目标、任务、要求宣传到户、落实到村、到人,使之家喻户晓,统一干部群众对搞好冬春水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三)抢抓时机,掀起高潮。当前,正值大干冬季水利的有利时机,各地要在抓紧秋收秋种的基础上,集中时间、集中劳力、集中机械、集中会战,迅速全面摆开大干冬季水利的战场,为全面完成今冬明春各项水利建设任务赢得主动。
(四)强化督查,加大考核。围绕冬春水利建设的目标任务,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制,将完成工程项目建设任务的好坏纳入对各级干部的考核内容,做到定项目、定工程量、定责任人、定投入资金、定工程进度、定标准质量、定时限要求、定考核评比措施,并进行定期检查督促,确保水利建设按时序推进。
(五)规范管理,确保质量。水利工程建设尤其是建筑物工程,要严格按规范运作,牢固确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观念,按照“五制”管理要求,建立健全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强化对工程质量的检查监督,确保工程建成后效益的正常发挥。
(六)强化服务,形成合力。继续实行市机关各部门挂钩乡镇定圩定库包干责任制。一方面加强对水利建设的管理、督促和指导,另一方面在舆论和物质上给予尽可能的帮助和支持,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水利、支持水利、投身水利的良好氛围。
附:溧阳市2005年冬春水利土方任务计划分配表
二○○四年十二月六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