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魅力溧阳
政民互动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市政府关于加强市区停车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意见
索 引 号:
014109429/2008-00463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溧政发[2006]152号
发布机构:
市政府
产生日期:
2006-09-01
发布日期:
2008-04-03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
关于加强市区停车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意见
市政府关于加强市区停车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意见
溧政发[2006]152号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各镇人民政府,市各办局、直属单位: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城市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市机动车数量增长迅猛,虽然我市在应对这一变化方面已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停车设施仍然供需严重失衡,市区动态和静态交通问题不断显现,停车设施被侵占挪用和车辆乱停乱放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市区停车难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为科学布局、加快停车设施建设,规范车辆管理、改善城区交通秩序、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现就加强市区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抓紧编制相关规划。结合城市总体规划,重点组织编制《城市交通规划》和《市区停车布局规划》,合理布局社会停车设施。要远近结合、通盘考虑,按照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的需要,在科学预测城市停车设施需求的基础上,切实提高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综合分析、合理布局市区停车设施。旧城区要加快出台停车设施的改造工作方案,在旅游区、商业区、居住区等停车需求较多的地段规划地上、地下停车场,切实解决旧城停车问题;城市新区要强化规划的引导作用,严格按规划要求进行停车设施配套建设,根据总体布局要求,在满足数量需求的前提下力求布局均衡。
二、抓紧出台有关政策。一是制定城区停车设施建设管理相关政策。按照现实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制定出台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以“疏堵结合、建管并举”为原则,做到规划、建设与管理紧密结合,努力建立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停车设施建设管理长效机制。要提高新建大型公建停车场配建标准,为将来的发展留足空间;要督促有关单位尽快恢复原有停车设施的停车功能;要加强停车设施建成后的使用管理,严禁侵占挪用现象;要明确停车管理主管机关的职责和权限,并加大对违章停车的处罚力度。二是在投资方面,要突破传统体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通过制定土地出让、配套建设等优惠政策,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停车设施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激发其投资热情,引导其多渠道、多形式地参与停车设施建设,有效解决投资主体单一、资金严重短缺的问题。同时,由市物价部门牵头,市公安、城管等部门配合,制定出台《机动车停车收费管理办法》,按照停车收费“路边高于场内、室外高于室内、城区高于城郊、白天高于夜间”的原则,合理确定停车收费标准,理顺收费体制,利用价格杠杆引导和促使人们规范、有序、合理停车,切实提高停车设施的利用效率,提升停车的服务和管理水平,并为投资主体维持经营、发展壮大提供经济支撑。
三、逐步完善停车场点。考虑到建设资金等问题,停车设施的建设要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重点整治、加强管理”的原则分步推进。对于目前具备实施条件的,应加快推进;对于暂不具备实施可能的,应加以严格控制,避免被任意占用、分割;对已规划而未实施,但在一定区域内所处位置相当重要的,应考虑其实施的必要性,加快实施到位;其它被挪用的部分停车设施,能恢复的应尽快恢复,不能恢复的则应异地重建。一是在城乡结合部特别是四个城市入口处规划新建公共停车场。二是在城市建成区地块实施综合改造时,要按规划增设小型公共停车场(地面或地下),或者在城市主次干道侧人行道较宽的地方划设停车泊位。三是市规划、建设等部门要对在建、拟建的居民住宅小区严格按每户1:1的比例配备汽车库或停车泊位,并留有适当访客泊位,对于较高档的小区,要再适当提高汽车库配比;对单位办公和商业公建要严格按标准充分利用地下室、人防工程等设施配建停车泊位,并严格验收制度,凡不达标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得交付使用。四是所有新建道路都要规划建设不少于10%的道路绿化带,结合城市发展需要,可在局部地段结合交通状况兼作路边机动车停靠场点。五是在现有的基础上新建和扩建用于公交转乘的枢纽站,加快城区公交场站和出租车待客站建设,优化、调整公交线网,完善公交线路系统,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四、缓解已建小区停车矛盾。由市建设局牵头,会同市规划、公安、城管、街道和社区居委会,在市区各居民住宅小区,按需求比例(根据现有居民拥有车辆情况及未来二至三年发展预测)辟建相应数量的停车泊位,实行有偿使用。市建设、工商、城管、规划等部门要对市区住宅小区私人汽车库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和清理,对挪作他用的,逐一督促整改,恢复车库使用功能,减轻居住小区的停车压力。要专门出台《居住小区机动车停放管理办法》,明确居住小区机动车停放管理的主管机关和机动车停放管理单位的职责、车主的权利义务等。要重点解决停车泊位数量不够的问题,通过草坪砖、遮荫式停车等办法适当调整小区绿化,尽可能利用现有空地补建停车场,没有空地的,在不影响小区通行和消防疏散的前提下,可利用小区道路划定临时停车位来缓解压力。
五、加强部门的协同合作。解决停车难问题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为此,市规划、建设、公安、城管、交通、物价、工商、国土等部门和溧城镇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共同致力于加快解决城区停车难问题。要加强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的部门联动和联合执法,逐步形成杜绝违章停车和合理停车收费——提高停车场使用率——增强开发建设停车场的积极性——减少停车供需缺口的良性循环机制,真正发挥停车设施的社会服务功能,更好地为我市的经济建设服务。
六、正确引导汽车消费。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实施“买卖市场化、使用合理化”的城市交通管理手段。一是总量调控措施,根据道路交通条件,在易堵塞路段对运输效率相对不高的车辆(如私家车)实行限制通行,严格限制大型客车、货车驶入城区和居民小区,确保合理的道路畅通率。二是“使用者付费”措施,有偿使用城市停车设施。三是公交优先措施,构建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
七、从严管理。市公安、城管等部门要通过集中整治、规范引导等手段,从严整治管理城区停车秩序。一是对违章占道停车加大处罚力度,提高机动车、非机动车的交通意识,强行入轨并建立管理长效机制;二是整治城区道路交通设施,完善标志标牌标线,依法规范停车秩序;三是科学组织城区交通流向,通过建立信号灯的绿波系统、完善道路交叉口渠化工程和部分道路实行单行线等措施,提高道路交通通行能力。
八、加大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进行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教育,努力增强广大市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文明守法意识,在全社会倡导健康、安全、文明的现代生活方式,为解决停车难问题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二○○六年九月一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