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魅力溧阳
政民互动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市政府批转市环保局溧阳市南河中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索 引 号:
014109429/2008-00473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溧政发[2006]157号
发布机构:
市政府
产生日期:
2006-09-16
发布日期:
2008-04-03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
溧阳市南河中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
市政府批转市环保局溧阳市南河中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溧政发[2006]157号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各镇人民政府,市各办局、直属单位:
市政府原则同意市环保局《溧阳市南河中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现批转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六年九月十六日
溧阳市南河中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
市环保局
开展太湖主要入湖河流和跨界重点河流水环境整治是“十一五”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的主要任务。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年太湖流域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要点的通知》精神及《江苏省太湖水环境防治委员会关于开展太湖上游地区重点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市南河、中河水环境质量的实际情况,特编制溧阳市南河、中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
一、概况
南河即胥溪河,是太湖流域南溪水系的主干流,承担着泄洪、引水、航运等诸多功能。该河西起溧郎界,沿途经过社渚、南渡、新昌、溧城四镇,东至宜溧界,全长45.4公里。
中河是我市腹部横越低洼圩区的一条引排干河,承担着泄洪、引水、航运等诸多功能。该河起自南渡老干咀南河分水口,途经南渡、新昌、前马、绸缪、溧城、埭头,终止宜兴杨港,全长29.2公里。
“十五”期间,溧阳市环境监测站按照《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对南河(河口桥、濑江桥采样监测断面)、中河(水产桥、了西桥)进行采样监测,从监测统计数据来看:“十五”期间南河、中河所测指标五年浓度均值均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水质标准,其中,南河石油类为0.25毫克/升,优于“九五”期间的0.44毫克/升,高锰酸盐指数为6.6 毫克/升,略高于“九五”期间的6.3毫克/升,氨氮、总磷、总氮浓度分别为1.26毫克/升、0.180毫克/升、5.07毫克/升(“九五”期间未监测),其余指标与“九五”期间基本持平或有所下降。中河石油类为0.25毫克/升,优于“九五”期间的0.56毫克/升,高锰酸盐指数为6.3毫克/升,略高于“九五”期间6.0毫克/升,氨氮、总磷、总氮为1.02 毫克/升、0.151 毫克/升、3.43 毫克/升(“九五”期间未监测),其余指数与“九五”期间基本持平或有所下降。
二、阶段水质目标
至2007年,南河地表水水质主要指标如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氨氮等达到Ⅲ类水质标准,中河地表水水质有所改善;至2010年,南河、中河全面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所要求的Ⅲ类水质。
三、水环境整治工作方案
(一)工业污染防治
1、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实施污染集中控制。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升级,实施传统产业的改造和资产重组,发展一批污染轻、能耗低、科技含量高的项目或产品,积极引导企业向工业园区或镇工业集中区聚集,2007年底前完成市经济开发区及各镇工业集中区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规划工作,大力推进污染集中控制,倡导企业治理污染由分散治理、自行管理转向集中处理、专业管理。
2、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积极推进清洁生产。一是大力开展以资源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的循环经济试点,重点抓好企业内部的“小循环”,通过技术改造、革新工艺,降低能耗,提高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同时,选择关联性较强、资源优势互补的企业,建立地区产业链之间的“中循环”,“十一五”期间建成一个“中循环”小区,完成10个企业循环经济试点任务。二是加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力度,引导企业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路子,通过清洁生产工艺的广泛应用,实现源头、全过程的污染控制;指导全市工业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提高企业的贯标意识,并以此强化环境责任观念,自觉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3、实施化工行业废水排放提标工作。根据省环保厅、发改委、经贸委《关于开展太湖流域地区化工行业污染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对重点化工企业,从环保手续、设施运行、达标排放和固废处置等方面进行详细调查,制订整治方案,开展以“三个一批”为重点的化工行业综合整治。
4、强化环境执法,实施达标排放。一是建立区域环境预警监测体制,对重要区域、河流和重点污染企业定期开展环境质量监测,掌握污染变化状况和趋势,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二是强化对污染企业治理设施的规范管理,促使污染企业正常运行治污设施,保证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对重点污染源现场检查每月不少2次,每周组织夜间抽查不少于1次。三是加大对重点企业COD在线监控仪的安装力度,定期组织检查污染企业COD在线监控仪、污水排放流量计和防治设施运行“黑匣子”的管理和使用状况,提升工业污染源的达标排放水平。
(二)城市生活污染治理
加强对现有城东污水处理厂的管理,提高处理能力,确保稳定、满负荷运行。加快城市第二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同时,积极开展集镇生活污水排放情况的调查,促进集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今年完成天目湖镇(含天目湖旅游度假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2006年底前完成相关管网建设。
(三)农业(含渔业)面源污染控制
1、化肥污染控制
提高化肥利用率,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施有机肥,至2007年,化肥使用强度控制在356kg/公顷(折纯氮),年测土配方施肥125万亩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率达90%以上;至2010年,测土配方施肥130万亩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率达98%以上。推广应用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不断培肥地力。同时加强土情肥情监测,定期定点进行耕地质量调查,不断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水平。
2、农药污染控制
全面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应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及生物农药。加强农作物病虫草害测报网络建设和综合防治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病虫草害预测预报水平,积极应用综合防治技术,改善农作物生存环境,保护天敌,增强农作物抗逆性,推广应用抗病虫作物新品种。在药种应用上,不同品种进行交替使用,延缓病虫草抗药性的产生。减少农药使用量,至2007年,农药使用强度控制在2.6kg/公顷(折纯)以内,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率达95%以上;至2010年,农药施用强度控制在2.3kg/公顷(折纯)以内,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率达98%以上。
3、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对畜禽养殖场进行综合整治,粪便实行“两污分离干湿分开,种养结合,农田循环”等多种形式生化处理。对规模养殖场积极推广沼气工程,促进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能源经济和环境的良性循环,中小型养殖场粪便禁止排入水体。积极推广种养加生态农业工程,把畜禽养殖和农田种植、水产养殖等结合起来,实现在同一生态系统内合理投入,低消耗高产出的良性循环。至2007年全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达标排放。
4、渔业污染控制
一是合理规划养殖规模,压缩养殖面积,至2007年全市水产养殖总面积压缩到20万亩,至2010年压缩到19万亩。
二是实施退渔还湖,天目湖迎水面全部完成退渔还湖。至2010年,长荡湖围网养殖面积削减4000亩,并设立繁殖保护区。
三是大力推广生态养殖,至2007年推广虾、蟹生态养殖面积达8万亩,至2010年达9.5万亩,在虾、蟹池塘合理种植水生植物,改善池塘生态环境,消除养殖污染。
四是降低鱼类养殖饵料系数,提高饵料利用率,改善池塘水质,减轻养殖污染,至2007年常规鱼类养殖池塘投饵机使用率达45%,至2010年达60%。
五是逐步推广应用水产养殖用水循环利用技术,减少养殖废水的排放。
(四)河道清淤
1、河道清淤。2006年实施凤凰东桥至新村里河道清淤,2007年实施南河清淤,2009年实施中河清淤。“十一五”期间计划完成疏浚河道(支河)86条,总土方534.1万立方米。
2、村庄河塘疏浚整治。“十一五”期间计划疏浚村庄河塘土方650万立方米。其中,2006年已完成271万立方米土方任务,2007年计划完成240万立方米,2008年完成139万立方米扫尾任务,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全面完成“十一五”期间的村庄河塘清淤任务。
四、工作安排
1、制定工作方案。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根据《溧阳市南河中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在9月30日前制定出本部门的行动方案,报市政府批准后,抓紧实施。
2、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市政府成立南河、中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各成员单位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根据整治工作方案要求,做好本单位任务分解,确保任务到位,责任到位,落实到位。
3、强化督促检查。为确保各项重点工作落到实处,市政府将组织市环保、监察等部门不定期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通过主要媒体向社会通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