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魅力溧阳
政民互动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市人民银行2006年溧阳市货币政策指导意见的通知
索 引 号:
014109429/2008-00554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溧政办发[2006]17号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
产生日期:
2006-03-13
发布日期:
2008-04-09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
2006年溧阳市货币政策指导意见
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市人民银行2006年溧阳市货币政策指导意见的通知
溧政办发[2006]17号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各镇人民政府,市各有关单位:
市人民银行《2006年溧阳市货币政策指导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六年三月十三日
2006年溧阳市货币政策指导意见
为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市政府“以优化发展为方向,以优良服务为保障,以加大有效投入、加快结构调整为主要抓手”的工作主题,更好地贯彻“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合理把握贷款进度,优化信贷结构,增加有效信贷投入,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经济的核心作用,现结合我市经济金融运行的实际,就2006年我市货币政策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继续加大有效信贷投入,加快信贷结构调整
(一)增加信贷投入总量。努力增加信贷投入总量仍然是当前和今后金融工作的主要任务。2006年全市金融信贷投入的主要目标是:本外币各项贷款达106.7亿元,比上年增长18.3%。新增各项贷款月平均18亿元,新增月均贷存比达70%以上,新增工业贷款和基本建设贷款占比60%以上,银行承兑汇票累计签发量增长20%以上。
(二)突出信贷支持重点。各金融机构要继续贯彻“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要结合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做好信贷结构的调整,要以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在资金投向上,要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市场、有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的项目和企业;支持企业的技术改造和龙头企业的发展;增加对能源、交通、农业、中小企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贷款支持;积极开办生源地助学贷款和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业务。
1、保证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以及企业技改项目的合理资金需求。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市场、有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的龙头骨干企业,各金融机构要不断满足企业合理的流动资金需求,确保满负荷生产;要大力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为推动机电设备、冶金建材、汽车配件、纺织轻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在技术创新、生产设备和工艺更新等方面提供资金支持,增强其发展后劲;要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及早参与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的项目论证,并及时提供信贷支持。
2、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拓展发展空间。各金融机构要抓住城市建设、交通建设、园区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黄金机遇期”,集中资金支持重点建设项目。对供电、环保、天然气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要全力提供综合配套资金支持。
3、加大对民营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民营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各金融机构要进一步转变观念,要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一定科技含量、有良好产业发展前景、发展潜力较大的中小企业作为信贷支持的重点,优先给予信贷支持;要选择一定数量的中小企业进行对口帮扶,帮助中小企业规范财务管理,提高信用等级,增加授信额度;要根据中小企业不同生产周期、市场特征及资金需求,合理确定贷款规模和期限。
4、加大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贷投入。农村信用社要加大对基本农田建设、农村公路、农村中小型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入,改善农村环境;要着力支持市场前景好、带动潜力大的“公司+基地+农户”型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做精,促进农业产业化;要大力扶持村级特色农业做特、做优,加快农民致富;要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户联保贷款业务,积极探索大额农户贷款试点,确保从事种、养殖业及农副产品加工、运输和销售等农户的合理资金需求。农业发展银行要结合自身职能定位的调整,在确保粮食收购资金供应的前提下,积极拓展业务范围,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提供金融支持。
5、积极支持现代服务业和外向型经济发展。各金融机构要加强对现代服务业的金融支持,重点是加大对现代物流、旅游业的信贷支持,培育我市现代物流经济和促进我市旅游业做强、做精。要积极拓展贸易融资品种,各外汇指定银行要积极做好信用证议付融资,加速出口企业的资金周转。拓展福费廷业务,“买断”受益人单据,积极开展打包放款、出口押汇等贸易融资业务,使出口企业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鼓励企业以保证、抵押、质押和定金等多种担保方式获得出口信贷,解决流动资金短缺的困难。改进对小型外贸出口企业的金融服务。
6、积极开办生源地助学贷款和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业务。各金融机构要按照省教育厅、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关于开办江苏省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通知》(苏教贷[2003]6号、苏财教[2003]116号)和人总行《关于改进和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通知》(银发[2006]5号)及其有关规定,积极开办生源地助学贷款和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业务,为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提供支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继续改进金融服务,积极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一)完善工作机制,构建银、企互动平台。
各金融机构要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的关系,树立经济与金融相互支持、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理念,主动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沟通,融洽银企关系;要正确处理支持经济发展与防范金融风险的关系,灵活掌握、合理运用贷款利率浮动政策,通过风险溢价来弥补贷款损失。市人民银行将与经济综合部门一起,通过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银企座谈会、项目推介会等多种形式,搭建银、政、企沟通交流平台,在银企之间构建一种互信、互利、互助的良好合作关系,促进银企之间坦诚沟通,精诚合作,互惠双赢,共谋发展。
(二)灵活运用货币信贷工具,提升信贷管理水平。
1、创新信贷管理方式。各金融机构应转变观念,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在信用评级标准细化、综合授信和内部授信严格以及信贷审批权限小、门槛高、手续繁等不利因素下,要想方设法开拓信贷市场,加大有效信贷投入;要注重新项目的开发、储备,积极推荐上报,提高信贷运作效率;要向上积极争取贷款审批权限,扩大授权、授信额度和范围,满足有市场、有效益、有潜力、有信用的企业融资需求,以地方经济的发展带动自身的发展壮大;要完善信贷管理和风险责任追究制度,制订切实可行的内部信贷管理制度,避免责任风险的过度追究。
2、发挥利率杠杆作用。各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利率定价机制的作用,把利率浮动与企业信用等级、授信额度、贷款频率、诚信记录和金融产品组合有机结合,按企业的信用度和贡献度确定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体现政策差别,提高企业的信用意识,培育优质客户。
(三)加强各方协作,促进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各金融机构要积极参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从加强内控制度、防范金融风险出发,协助配合并落实政府部署的各项政策措施。要针对当前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准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结合点。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不同类型、规模、用途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个性化、差别化、高品质金融服务。要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继续深入开展“信用村(镇)”创建活动和“银行信得过企业”评比活动,并作为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有效载体。要提高反洗钱和反假货币的认识,认真执行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规范假币的收缴程序,维护群众的利益。要充分发挥同业公会在维护公平竞争环境和防止发生新的逃废债行为等方面的作用,继续保持我市良好的金融秩序。
人行溧阳市支行
二○○六年三月十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