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溧阳市第六届运动会暨第三届全民健身节是在祖国上下欢庆建国60周年之际举办的一次体育盛会。它的成功举办是我市全面贯彻《全民健身条例》,进一步加强体育强市建设的具体行动,对于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促进群众体育工作,发现和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备战十七届省运会,促进全市三个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届运动会是一个隆重、热烈、精彩、圆满的大会,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时间长。自4月开赛以来,历时7个多月,于10月30日胜利闭幕。二是规模大。本届运动会共设学生、职工、农民、老年人、残疾人五个部、17个大项、28项次比赛,首次将残疾人部的比赛列入市运会,并新增了群众基础好、参与人数多的羽毛球、武术、健身操、体育舞蹈等比赛。特别是10月17日举行的开幕式,整个会场在16只大气球、6米×60米主背景、96面红旗及鲜花的衬托下,显得生机勃勃、精彩欢快,六运会的会徽在翠绿丛中显得端庄醒目。市四套班子领导、省市体育局领导、常州市体育局领导亲临会场,全市10个镇(区)党政领导、相关部办局主要领导在主席台就坐,23支代表团、33个方队身着整齐的服装,迈着娇健的步伐,伴随着雄壮的进行曲依次入场。当市委书记宣布六运会开幕时,3800多只和平鸽绕场欢飞,3800多只气球腾空而起,10支民间表演队伍翩翩起舞,礼花鞭炮齐鸣,太平盛世锣鼓响彻云霄,开幕式的热烈气氛达到了高潮。紧随着由2000多名组成的7支表演队伍,为大会奉献了一台具有时代节奏、地方特色大型文体表演。文体表演表达了78万溧阳人民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享受着人间欢乐的喜悦之情和建设美好家园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决心。三是参与广。本届运动会涉及社会各界各个年龄段,据不完全统计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达11390多人次,仅开幕式入场人员和表演人数达4000多人。四是规格高。本届运动会精心设计了大会会徽、各种证件和各赛项的秩序册,精心制作了奖牌、奖杯、铜匾和证书,精心布置了比赛用场地,精心组织了每一次比赛,基本达到了省赛的水平,共计发奖牌1800多枚、奖杯76只、铜匾308块、证书5000多本。五是赛风好。在各参赛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经大会组委会精心组织和全体裁判员、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本届运动会是我市历届赛风赛纪最好的一届综合性运动会。各参赛队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表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六是水平高。在大会期间,各参赛队以积极的姿态,精心挑选参赛队员,认真组织赛前训练,表现出了极高的运动水平,各项比赛精彩激烈。在田径比赛中有1人打破常州市年龄组记录、2人打破溧阳市最高纪录、2人打破溧阳市年龄组记录、1人1项达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10人13项达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3人3项达国家三级运动员标准。
本届运动会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四年来我市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所取得的新面貌和新成果,体现了“体育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广大市民欣赏精彩纷呈的赛事,参与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享受体育带来的健康与快乐。进一步推动了我市贯彻实施《全民健身条例》,进一步动员和激发了全市人民以健康的体魄,以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为实现富民强市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综观本届“全运会”能够圆满成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年初市政府下发了《市政府关于举办溧阳市第六届运动会暨第三届全民健身节的通知》的文件,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亲自挂帅、各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大会组委会和相应的工作机构,明确了各自的工作职责,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领导非常关心,多次指示和亲临赛场指导工作,大会组委会精心策划、精心组织各项比赛,为运动会的圆满成功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
二是准备工作扎实。为办好本届运动会,去年底我们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和新时期的特点着手开展了各项筹备工作,经过调查、座谈和酝酿,我们多次召开了专门会议进行研究,制定了《溧阳市第六届运动会暨第三届全民健身节竞赛总规程》。在各项比赛前,我们依据《竞赛总规程》制定各单项竞赛规程,并在人员、物资、场地、后勤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是各项竞赛组织严密。在本届运动会各项竞赛活动中,赛前我们依据市政府[2009]11号文件精心组织、精心策划,严把参赛人员资审关;组织裁判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执法水平;在组织编排工作中,实行公开抽签,确保比赛的“公正、公平、公开”。赛中,我们密切关注各个环节,牢牢把握每一个细节,热情为裁判、运动队提供周到的后勤服务和热烈、严肃、认真、公正、准确的竞赛环境。赛后,我们认真总结组织工作,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组织能力。
四是营造了“和谐溧阳、全民全运”的浓郁氛围。按照《溧阳市第六届运动会暨第三届全民健身节竞赛总规程》,各镇(区)、部门相继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担任团长,分管领导担任副团长的参赛代表团,他们积极组织选拔赛,精心挑选参赛运动员,组织队伍刻苦训练,组成“啦啦队”为参赛队伍加油,极好地带动了社会体育活动的开展。六运会期间,我市电视台、《溧阳时报》对六运会进行了全程报道,举办了六运会摄影比赛,极大地发挥了新闻媒体作用,营造了体育健身的浓郁氛围。各单项体育协会纷纷请来专家指导,并组织庞大的队伍,排练表演节目,为开幕式提供精彩节目的同时,技能得到了提高,协会得到了发展,项目也得到了推广普及。
五是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针对本届运动会历时时间长、项目多、参与人数广、场地条件差、经费不足等因素,我们充分利用体育的商业效应和社会效应,对各项赛事进行了市场化运作,实行赛事挂杯和商业广告赞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职工部和农民部的所有比赛全部实行了冠名挂杯。有许多单位为比赛提供了比赛场地和后勤服务工作,解决了场地条件差的问题,把运动会办成了上档次、高规格的体育盛会。
六是社会体育团体和骨干的大力支持。在我市的单项体育协会中汇聚着众多的体育积极分子和体育精英,在举办六运会的各项比赛和活动中,他们充分发挥各自作用,不计较个人得失,克服种种困难,不仅仅踊跃参加比赛,而且还承担了开幕式大型文体表演的重任,全身心投入组织工作和裁判工作,为运动会的成功举办给予了鼎力支持。
溧阳市第六届运动会暨第三届全民健身节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我们要以本届运动会为新的起点,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体育工作方针,坚持体育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大力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努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进一步加强体育强市建设,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为更高水平的小康溧阳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