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我市召开09年度全市防汛防旱工作会议
3月31日,全市防汛防旱工作会议在市会议中心召开,各镇(区)镇长、分管领导、水利站长,市防汛防旱指挥部成员单位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上,表彰了一批09年度水利建设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溧城镇、别桥镇、南渡镇针对本镇今年的防汛防旱工作作了表态发言。市防汛防旱指挥部指挥、副市长夏国浩代表市政府与各镇(区)签订了防汛防旱责任状,并作专题报告,认真总结08年度全市防汛防旱工作取得的成绩,全面部署2009年防汛防旱工作,明确要求各镇(区)、各部门必须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严格按照思想到位、组织到位、指挥到位、措施到位的要求,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统一思想,扎实做好今年防汛防旱的各项工作。
一要高度重视,准确把握今年防汛防旱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一是外部水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太湖防洪标准提高,顶托更加明显;芜太运河开挖,上游水利条件改善,客水下泄速度加快;出水口被堵、外排不畅,“洪水走廊”的格局不但没有改变,而且随着周边地区防洪能力的快速提高,防汛的压力日趋增大。二是内部水环境改善迟缓。主要表现为:1.圩堤防洪标准低,没有能够随着太湖防洪标准的提高而同步提高,目前太湖控制水位抬高的条件已经成熟,一旦太湖控制水位在防洪调度中抬高,我市圩区将防无所防。2.防洪工程病险多,据汛前检查统计资料,全市尚有近20公里堤防存在超高不足、堤身单薄、外河内塘问题,其中堤防塌方占总长度的一半以上,有2处难以安全度汛;38座涵闸泵站存在严重病险;23座水库尚未开展除险加固;丘陵山区绝大多数大塘坝尚未完成工程配套消险。 3.城乡排涝标准低,突出表现在自排能力低,外排动力不足,圩区泵站超期服役、带病运行,机泵老化损坏严重;大部分城区内部排水系统不完善,一遇暴雨即致内涝问题在短时间内难以有效解决。4.完建和在建的防洪工程防洪能力有待检验,塘马水库及永和水库等21座小水库经除险加固建设,主体工程虽得到加固,但尚未经受高水位的考验,1999年以后改造的一批涵闸工程,基本没有经历过5米以上水位的检验;同时,沙河水库和8座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正在施工,今年汛期降低水位运行已成必然;大溪水库大坝标准降级,除险加固工程尚未开工,汛期按一类坝标准调度洪水的可能性很小,与沙河水库联合调蓄洪水的能力削弱,泄洪弃水势必加剧下游圩区的防汛压力。三是丘陵山区抗旱能力不强。突出表现在水资源蓄存总量不足、引水线路过长、补水级数过多、补水站线损毁严重,抗旱成本过高。严重干旱时,部分群众生活用水存在困难。
二是周密部署,扎扎实实做好防汛防旱各项准备工作。(一)要集中精力,加快在建工程建设进度和险工隐患的处理。各镇(区)要抢抓主汛期到来前的有限时间,强化在建工程的现场管理,加强技术指导,优化施工方案,强化质量检查与监督,在确保施工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工程及时投入运行。市水利部门要认真抓好沙河水库和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建设进度,确保小水库在4月中旬正常蓄水,不误农时;各镇(区)要高度重视对汛前检查中发现的险工隐患的处理,按照“分级负责、分级负担”的原则,明确责任,落实经费,加大行政推动力度,确保限期完成,并将处理情况在4月底前向市防指书面汇报。(二)要落实措施,加强水库和塘坝的防汛工作。各有关镇(区)要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高度重视水库防汛安全工作,进一步落实水库防汛责任制和度汛预案,要落实好水库工程的巡查管理,对汛前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抓紧处理;对病险水库,一律要降低水位或空库运行,并落实具体的工程监管措施;对丘陵山区地理位置较高,特别是下游有村庄的大塘坝,也要逐一落实度汛应急措施,确保度汛安全。(三)要突出重点,切实抓好城镇防洪工作。各镇(区)、市各相关部门务必进一步提高城镇防洪的安全意识,要按照“外河水挡得住,地面水排得出,内河水降得下”的要求,加强对城镇防洪工作的领导,明确职责,相互配合,落实责任。要高度重视在连续强降雨情况下,城市涝水外排出路畅通和局部涝水突击抢排问题,确保城区不出现大范围、长时间的积水。(四)要未雨绸缪,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市防指各成员单位要根据《溧阳市防汛防旱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的要求,分别制订出遭遇特大洪涝灾害的工作预案和应对措施,预案要体现以人为本,讲究可操作性。各镇(区)要针对工情变化和汛前检查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各类水利工程的度汛预案、防御超标准洪水预案、险工险段应急抢险方案等。市气象、水文等单位要进一步完善雨情、水情预测预报,加快建立健全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为调度决策科学化提供有力支撑。(五)要分清事权,加大河道清障清淤力度。各镇(区)、各相关单位要切实把清障工作作为提高防洪能力的一项最有效、最直接的措施来抓,加大骨干河道清障力度,恢复河道行洪能力,保证河道行洪畅通。要按照国家生态市建设的要求,继续加大河道清淤工作力度,加快村庄河塘清淤整治,确保河道、河塘防洪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发挥。(六)要精心组织,加强防汛抢险队伍建设和防汛物资储备。要把队伍建设和物资储备作为防汛抗旱的重要基础保障,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的原则,坚持“分级分部门储备、分级分部门管理”,进一步完善国家、集体、个人相结合的物资储备体系,备足储实各类防汛物资。(七)要注重实效,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各镇(区)、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应急能力建设,确保各类突发水旱灾害得到及时有效处置,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八)要科学决策,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各镇(区)要按照“以人为本、人水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推进“两个转变”:坚持防汛抗旱并举,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在抓好防汛工作的同时,认真抓好抗旱措施的落实。
三是落实责任,全力夺取防汛防旱工作新胜利。(一)要进一步落实防汛防旱责任制。各镇(区)、各部门要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进一步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二)要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各级防指要主动当好本级政府的参谋和助手。市防办要切实承担起组织、协调、监督、指导职能。市防指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按照各自职责要求,做好本职工作。(三)要进一步加强依法防汛。各级防指、水利部门要认真履行《水法》、《防洪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加强各类防洪工程管理,严肃执法。市防指成员单位要带头自觉执行防洪法律法规,依法办事,积极支持、协助做好防汛防旱和水资源管理工作。各镇(区)、各部门要增强全局观念,服从市防指的统一指挥,统一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