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溧农发[2009]62号
各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近年来,我市直播稻种植范围和面积盲目扩大,严重影响到全市水稻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给水稻生产及粮食安全带来极大隐患。为切实加强水稻生产,不断提升水稻综合生产能力,确保水稻稳定高产,现就控制直播稻盲目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直播稻扩大的危害性。直播稻是指不经育秧、移栽而直接将稻种播入大田的一种栽培方式,危害甚多:一是产量潜力小。直播稻播种迟,营养生长期缩短,温光资源利用率不高,产量潜力小,并且水稻本身生长季节偏紧,单产潜力难以发挥,还造成收获延迟,不利于夏熟作物适期播栽。二是生产风险大。直播稻齐苗、匀苗难,遇连阴雨天气极易发生烂种烂芽及药害;中后期群体难控制,根系分布浅,倒伏风险大;生育期推迟,抽穗结实期一旦遇到持续低温,将影响安全齐穗及灌浆结实,极易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三是生态不友好。直播稻用种量大,基本苗多,杂草和病虫害发生重,肥料、农药等投入量大,利用率低,加重农业面源污染。同时,直播稻耕翻少,连续种植会出现大量“杂稻”,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给水稻生产带来恶性循环。为此,各地要充分认识直播稻的危害性,高度重视,采取必要的行政、技术措施,切实控制直播稻盲目发展。 二、大力加强宣传工作。各地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宣传直播稻的风险与危害。要广泛印发明白纸,把直播稻危害、高产稳产稻作技术送至千家万户。要发挥水稻专家、农技人员和基层干部的作用,深入农户,深入田头,反复宣传,提高效果。要通过各类途径,引导农民自觉放弃直播稻种植,从而坚决控制直播稻盲目发展。 三、坚持以机插稻为主体种植方式。机插稻具有高产、高效、省工、节本、省秧田的优势,也是解决水稻移栽花工多、劳动强度大等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我市机插稻高速发展,带动了全市水稻生产水平的提高,去年全市水稻单产历史性地突破了600公斤大关,已充分显示了机插稻的优越性。各地要大力培育机插稻专业化服务组织,鼓励种稻大户、农机机手带机加入服务组织,广泛开展机插稻生产社会化服务,进一步促进机插稻发展。要大力推广机插稻高产精确栽培技术,充分发挥机插稻高产稳产的潜力,让农民看到机插稻实实在在的增产增收效果。要通过宣传引导、政策扶持、服务指导等综合措施,使广大农民接受机插稻,调动发展机插稻的积极性,从而确定我市水稻生产的机插稻为主体种植方式的地位。 四、全面开展高产增效创建活动。开展高产增效创建活动,加大万亩示范区、百亩攻关方建设力度,是控制直播稻盲目发展的有效手段。各地要按照我市高产增效创建工作的具体部署,深入开展创建活动。示范区内全部采用机插稻高产精确栽培技术,严禁种植直播稻。要按照技术推广“一推四普及”和专业化服务“五有五统一”的要求抓好示范区建设,大力开展以“统一品种、统一育秧、统一机插、统一病虫防治、统一肥水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水稻生产专业化服务。要通过开展水稻高产增效创建活动,为农民提供大面积高产超高产典型,加快推进水稻高产技术普及化,让参加高产增效创建的农民得到实惠,引导和带动广大农民放弃种植直播稻。 五、落实目标考核责任制。今年省、常州市已将直播稻控制工作列入农业系统重点工作考核内容。为此,根据省、常州市要求和我市具体情况,我局已将直播稻控制面积分解到各镇(见附表),在水稻移栽结束后,将组织人员进行检查核实,对直播稻种植比例大、宣传引导不到位、控制措施不力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年终不得评优;对控制措施得力、直播稻面积削减明显、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给予表彰。各地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考核责任制,制定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把直播稻面积控制到最低限度。 附表:2009年直播稻面积控制考核指标分解表
二OO九年五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