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魅力溧阳
政民互动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溧阳市卫生局2009年工作总结
索 引 号:
014143555/2009-00074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市卫生局
产生日期:
2009-12-30
发布日期:
2009-12-30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
溧阳市卫生局2009年工作总结
溧阳市卫生局2009年工作总结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溧阳市卫生局
2009
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溧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下,我市卫生系统认真贯彻市委十届七次、八次(全体)扩大会议以及上级卫生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力保增长,全面促发展”的要求,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宗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积极防控甲型H1N1流感,大力推进卫生惠民工程,不断强化基础管理和监督执法,继续强化行业作风建设,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发展。
一、坚持科学发展,公共卫生工作有新突破
(一)
应急处置有力有序
。近年来,卫生应急工作显得日益重要和紧迫。尤其是今年,我们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迅速落实,从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监测预警、培训演练以及物资储备保障等各方面做好工作,全市卫生应急体系不断健全,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在实战中得到检验和提高。
一是
积极防控甲型
H1N1
流感。
针对一些国家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我们未雨绸缪,积极落实防控措施。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防控工作,成立组织机构,制订工作方案,开展宣传培训和防控演练,做好病房、设备、物资、药品、人员等的应急准备,加强对疫情的监测预警和报告,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实行零报告制度报告甲型H1N1流感疫情。9月24日,我市省溧中出现2例流感样症状的学生,经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初诊为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经采集咽拭子样本送检和流行病学调查,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病例,目前已康复出院。截至10月份,我市共收到6份上级机关和业务部门转来的协查通知,涉及密切接触者人数12人,观察期间没有发现流感样症状,观察期满后及时解除隔离观察。11月初,按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部署,及时制定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方案,分三批对我市近6万人进行疫苗接种,第一批9523人份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工作已于11月7日启动,预计11月15日前完成。
二是切实抓好手足口病防治工作。
今年,我们根据上级要求,继续抓好手足口病防治的组织领导、方案制订、业务培训、疫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疫点处理及督查指导等工作。全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512例,发生3起聚集性病例和1例重症病例(四川来溧务工子女),无死亡病例。对发现的聚集性病例及重症病例及时组织专家组会诊,并按规定报告。3起聚集性病例均得到了及时有效处置,1例重症病例经过积极治疗,已痊愈出院。
三是
妥善处置食物中毒事件
。今
年5月份,埭头中学发生部分学生食物中毒事件,我局接报后迅速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做好报告的同时,及时组织人员调查处理,全力做好医疗救治,中毒学生均经门诊治疗康复,无住院病人,同时对该校食堂提出了彻底整改完善的具体意见,使这一事件得到了妥善解决。
(二)疾病防控切实加强
。今年,全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1-10月,累计报告乙类传染病14种1212例,同比上升5.67%,丙类传染病6种577例。共收到国家传染病预警信息系统传染病预警信息35起,对每起信息都按要求及时分析、调查处理,并及时录入、上传调查分析处理结果。组织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累计接种9.33万余人,接种率达96.74%。完成新发涂阳任务数115例,完成任务数的100.7%。全市合计调查流行单位12个、流行村(工区)34个,查螺面积为353万平方米,查螺工日3725个,查螺框数31万框。查出3块有螺条块,均为历史有螺条块,合计有螺面积为27300平方米。捕捉活螺205只,经解剖镜检,无阳性钉螺发现。按时完成我市3次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CD4细胞采样送检工作。
(三)监督执法严格规范。
重点抓好“国家生态市”创建和“五小”行业示范街、示范店扩面等工作。截止目前,共出动卫生监督员8700余人次,监督检查各类单位14249户次,立案查处109起,罚款199400元,没收违法食品300多公斤。受理投诉举报141起,及时回复率100%。卫生许可证新发1017户,换发476户,从业人员健康证发放18794人份,调离“六病”人员26人。组织春季学校卫生专项检查,跟踪复查存在问题,严格落实整改措施。开展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监督覆盖率100%。认真贯彻《食品安全法》,与药监、质监、工商等部门协调配合,做好过渡期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圆满完成高考、中考、元旦春节、两会、以及第五届天目湖旅游节期间的卫生安全保障工作,确保14000多考生,境内外来宾、游客及全市人民群众的食宿安全。
(四)妇幼卫生顺利进展。
认真组织开展妇女儿童“十一五”规划,健全了“十一五”监测评估组织,加强领导,强化培训,狠抓管理。继续抓好两个系统管理质量,规范妇幼保健常规工作。全年全市无孕产妇死亡,婴儿死亡率2.97‰,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84‰,新生儿出生缺陷率3.43‰,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2.94%,母乳喂养率95.7%,艾滋病筛查率90.76%,妇女病普查率83.08%,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管理率达98%以上。
二、坚持以人为本,卫生惠民工程有新进展
(一)农村卫生成效明显。
全市新农合参保546599人,参合率100%,人均筹资188.02元,基金总量将达1.02亿元。1-10月份,我市总补偿金额7071.2万元,其中住院补偿金额6367.53万元;特殊病种补偿1115人次,补偿金额234.2万元;门诊补偿207585人次,补偿金额469.5万元;住院补偿率38.24%。预计全年住院补偿人数4.2万人,总补偿额将达8575万元,住院补偿率将达40%,基金结余约1684万元。积极开展农村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创建工作,年初申报创建2个常州市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溧城、天目湖),20个常州市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预计年底完成创建工作。
(二)
居民医保扎实开展
。据统计,2009年我市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8599人,参保率达93.2%。筹资总额达694.78万元。1-10月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补偿1367人次,申报金额757.9万元,可报金额487.6万元,实际补偿金额251.8万元,特殊病种补偿62人次,补偿金额13.26万元,门诊补偿金额23.6万元,总补偿金额288.66万元,住院补偿率33.22%。预计全年总补偿金额346.4万元。
(三)基本建设进展顺利
。全年基本建设投入162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30万元。新建项目2项,完成投资1330万元,其中总投资1500万元,建筑面积8200平方米的市第三人民医院迁建工程已进入内部装饰阶段;投资330万元,新建面积2300平方米上兴镇卫生院住院楼已投入使用。完成投资290万元,主要用于天目湖医疗楼扩建、激光专科医院住院楼改造、口腔医院南大街门诊部建设、埭头镇卫生院医疗楼和前马卫生院余桥分院医疗楼改造工程。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资金8万元完成上黄镇的山下村卫生室新建和夏陵、尚典、坡圩、浒庄村卫生室的改造。
(四)爱国卫生有力有效
。
一是
大力推进卫生镇创建工作
。
按照上级创建卫生镇村工作会议精神,我市政府结合实际,于5月27日召开各镇创卫分管领导会议,副市长唐华新提出具体要求,市爱卫办对照省卫生镇村的新标准,明确各镇创卫工作任务。各镇根据村级基础、经济条件,实事求是原则,扎扎实实地推进卫生镇村的创建工作。
二是积极配合国家生态市,环境优美乡镇的创建工作。
根据省爱卫办《关于组织开展2009年度卫生城(县城)、镇、村检查的通知》文件精神,市政府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了部署,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对照标准和各自职责,按照新修订的《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的各项要求,集中时间、集中人员、集中精力,针对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开展整治,落实长效管理机制,迎接省爱卫办对国家卫生城市暗访检查正有序有力开展。
三、坚持协调推进,医疗服务品质有新提升
(一)医院管理持续加强
。继续开展医院管理年和平安医院创建活动,促进了医院基础管理的加强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紧紧围绕“服务、质量、安全、费用”四个要素开展工作,强化“三基三严”训练,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和质量考核。全面贯彻卫生部“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检查活动方案,局主要领导和下属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一把手领导每年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各单位都明确一名分管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领导,成立医疗质量控制机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考核奖惩措施,确保了医疗安全。近几年市各级医疗机构未发生重大医疗事故,医患纠纷明显下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同步攀升。1-10月份全市一级以上医疗机构诊疗人次为1232207人次,住院人次为49976人次,住院手术15831人次,门急诊人次及住院人次、住院手术人次均较去年同比增长11.23%、13.17%、8.37%。在做好医疗质量安全的同时,我们更加注重医院的生产安全(消防安全)工作,签订责任书、制定下发文件、组织督查考核、进行防雷(静电)检测等,为医院正常医疗活动的开展和病人就医提供安全有效的环境。今年,根据上级有关建设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我市在党领导、政府主导下,由综治部门牵头、卫生和司法行政部门主抓,成立了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下设市医患纠纷调处中心,依法公正公平调处医患纠纷,10月6日,医患纠纷调解中心正式挂牌成立。
(二)
科教工作狠抓落实
。年初,市局从科教专项经费中下拨60多万元用于2008年度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上取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修改制定了09年卫生科教目标责任书。加强和规范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工作,全市继续医学教育实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全年完成国家级省级继教项目2项、常州市级继教项目17项。完成全市34名晋升高级职称、137名晋升中级职称学分达标材料上报,达标率100%。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认真组织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第四周期继续医学教育课程的学习和考试。完成IC管理系统软件升级数据维护及08年卫生人员继教学分审核工作。
(三)
中医、临床血液、药品管理稳步推进
。巩固全国农村中医先进市创建成果,积极开展常州市中医工作先进卫生院创建工作,目前全市共有9所镇卫生院被评为常州市中医工作先进卫生院。组织21名中医师参加青苗培养工程的学习,以临证跟师学习为主,在高年资中医师的指导下,提高临床辨证论治能力和学术水平,已于今年7月份结业。预计全年接纳无偿献血者10015人次,采血量达320万毫升,招募机采血小板211人次,临床总用血量309万毫升,血浆124万毫升,无偿献血量占临床用血比例为100%,成分用血比例为99.87%。巩固“规范药房”、“合格药房”创建成果,狠抓长效管理不放松。
(四)
卫生资源加速整合
。为合理有效利用现有卫生资源,保障医疗安全,我们经过调研、立项、参观学习、反复论证等一系列前期工作,尝试依托市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对全市消毒物品进行区域化管理,实行统一消毒调配。该项目于10月份开始试运行。
建立溧阳市数字卫生信息平台,整合区域内医疗卫生信息资源。通过实现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协作和信息联动,全面提高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水平,逐步完善区域卫生信息资源的统一、规范,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区域卫生信息的网上交换、集中管理与资源共享。预计今年底完成新农合信息系统溧阳市级平台建设,实现网上在线审核、即时结算、实时监控和信息汇总,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五)
打非工作取得实效
。本着对人民群众健康权益高度负责的精神,深入扎实地开展了整顿医疗服务秩序、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治理行动,多次召开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及时研究对策,切实解决在打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到目前,共受理各类非法行医举报78起,查处78,其中立案58起,取缔游医51户,没收药品120箱,罚款130000元,有效维护了我市医疗市场的正常秩序。
四、坚持统筹兼顾,卫生行风建设有新实招
我们十分注重行业文化的培育和传承,把“让病人放心、让人民满意”作为服务宗旨,以文明创建为有效载体,大力弘扬“仁心济世、精诚卓越”的溧阳卫生精神,助推卫生事业和谐发展。
一是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在学习、调研、讨论并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认真撰写分析检查报告,努力查找、整改卫生改革发展方面的突出问题。
二是认真开展出院病员问卷函调工作
。从24家医疗机构随机抽取1500余名出院病员进行问卷函调。
三是扎实开展“满意杯”竞赛活动。
组织开展以“规范服务树形象,安全优质促发展”为主题的第25个“满意杯”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充分利用100天,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有效地改进存在问题、增强服务能力、提升卫生形象。
四是加大政风行风督查力度。
各医疗单位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简化服务环节、改善服务环境、控制费用增长,减轻群众负担。五是
文明创建活动成效显著。
以文明单位(标兵)创建成果为人民谋福祉、使群众得实惠,在各医疗机构普遍开展了导医服务、延时服务、限时服务;普遍开设了无假时门诊、无午休门诊;加强政务院务信息公开,规范医疗服务收费。今年6月份,市卫生局机关、人民医院、中医院等8个单位被市委评为2007-2008年度溧阳市文明单位标兵,卫生监督所、卫校、上黄镇卫生院等8个单位被市委评为2007-2008年度溧阳市文明单位。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