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魅力溧阳
政民互动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溧阳市旅游局2010年工作计划
索 引 号:
014144398/2009-00035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市旅游局
产生日期:
2009-11-10
发布日期:
2009-11-25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
2010年工作计划
溧阳市旅游局2010年工作计划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2010年,市旅游局将围绕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总体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持创新发展,深入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不断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努力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在国家扩大内需战略中做大旅游市场。
2010年我市旅游工作的主题是:“文化内涵提升年”,主要工作目标是:接待国内外游客66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8亿元,分别比2008年增长25.1%和24.8%。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产品文化品位
充分重视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挖掘其文化内涵,展示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把挖掘旅游产品文化内涵作为壮大旅游产业的根基。
(一)打造天目湖慢生活休闲文化。
结合天目湖景观提升与新镇项目建设,鼓励在区内兴办酒吧、演艺剧场、KTV、特色纪念品小卖部、特色餐馆、茶座等一系列体验性项目,让游客体验慢生活,丰富天目湖休闲文化内涵。
(二)弘扬南山竹海养生长寿文化。
大力推进南山竹海景区二期开发,产品开发主要结合竹、茶资源,开展竹文化、寿文化、人文、历史沿革等生态文化旅游,促进景区周边餐饮、住宿等向规范化、特色化发展,打响天目湖御水温泉养生品牌。抓紧实施南山竹海至戴埠公路李家园村、同官村段改道工程。
(三)塑造旅游农庄个性休闲文化。
加强全市乡村旅游统筹力度,充实完善规划;对现有乡村旅游项目,合理定位,挖掘特色,发展精品,做好项目的延伸开发和错位开发;重点提升全市6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加强与周边旅游资源的融合,相互带动,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农庄休闲文化。
同时,要进一步挖掘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瓦屋山休闲旅游区、长荡湖湿地公园的文化内涵,努力将文化内涵渗透、表现在旅游产品的各个方面。
二、明确目标定位,塑造全新休闲旅游形象
当前,旅游概念已从传统的景区观光旅游,变革为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旅游。我市旅游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也进入了转型升级的新阶段、新拐点,我市必须把握旅游发展新规律,进一步明确转型升级目标定位。
(一)精心组织第六届天目湖旅游节。
2010年我市将举办第十一届中国溧阳茶叶节和第六届天目湖旅游节,市旅游局将围绕户外旅游的主题,及早谋划,积极筹备,组织做好旅游节的各项工作,继续举办好户外旅游节、旅游商品展销评比和天目湖美食节等活动,进一步展示溧阳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特色休闲旅游产品。
(二)组建旅游市场营销队伍。
在市旅游局机关增设市场开发科,整合全市旅游系统现有营销力量,引进或招聘营销策划、研发专业人才,提升全市旅游营销队伍的专业水准。
(三)提高旅游市场营销水平。
加强旅游整体形象推广和旅游市场开拓,提高市场研究、产品研发、活动策划、市场推广的水平,结合我市的生态休闲旅游资源,努力塑造“休闲溧阳,生态家园”的全新休闲旅游形象。
三、打造旅游精品,构筑多元旅游产品格局
进一步加快旅游资源开发速度,努力形成完善的旅游产品体系,增强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一)打造旅游精品景区。
按照主题化、差异化、精细化要求,提升现有观光景区,打造观光精品;坚持“大手笔、大气势、大投入”原则,加快天目湖御水温泉二期、南山竹海二期、瓦屋山休闲旅游区、长荡湖湿地公园等休闲旅游项目的开发,实施乡村旅游整体提升战略,着力打造全国乡村旅游最佳目的地,不断提升溧阳旅游产品在全省全国旅游市场的竞争力。
(二)构建多元产品格局。
顺应旅游消费新趋势、新特点,实施旅游新业态创新战略,大力发展休闲养生、拓展训练、露营野炊、体育健身、运动休闲、山地度假等时尚、个性产品,开发四季适游旅游产品线路,努力做到年年有新景、四季有节庆,实现旅游产品的多元化。
四、加大政策扶持,引领旅游产业发展方向
我市旅游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快速发展,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市一以贯之地坚持、完善、提升“旅游兴市”战略。
(一)坚定不移地坚持“旅游兴市”根本战略。
在全市各行各业和各项工作中真正贯彻落实“旅游为大、旅游为先、旅游为重”根本理念,真正把旅游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真正把旅游作为龙头产业和生命产业培育发展,进一步高举旅游龙头旗帜、高扬旅游发展优势、高效发挥旅游带动效应,全面参与、全面融入、全面发展旅游,实现旅游产业和全市发展新跨越。
(二)加大对旅游业的引导性投入。
2009年,市政府投入300万元,用于南山竹海周边环境和旅游农庄的提升改造,既是对旅游产业的扶持,更是对旅游产业发展方向的引导,对符合旅游业发展趋势和有利于提升我市旅游整体形象的项目,我们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以此来引导和加快我市旅游业的转型升级。
五、加强部门合作,形成旅游产业发展合力
加快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各方面的支持配合,特别是市旅指委成员单位要增强大局观念,积极支持参与旅游业发展。市旅游局将切实履行好组织协调的职责,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
(一)加强与宣传部门的合作。
通过宣传部门的平台,把旅游形象宣传作为对外宣传的重点,利用各类媒体,大力宣传我市的景区景点,发布旅游信息。
(二)加强与文化部门的合作。
加大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充分挖掘我市独具特色的文化载体,通过旅游产品加以体现,丰富我市旅游文化内涵。
(三)加强与农林部门的合作。
抓好现有乡村旅游点的配套设施建设,加大农家乐的管理和引导,把发展旅游业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四)加强与交通、建设部门的合作。
在城市出入口设立旅游公益形象广告,在交通主干线设立主要旅游区指示标志,并纳入相关市政建设规划。
(五)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的合作。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突出整治与旅游区不相符合的脏乱差现象和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行为,提升管理水平,营造干净整洁、规范有序、文明诚信的环境。
六、推进合作共赢,增强旅游产业发展动力
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纽带,以互利共赢为原则,健全区域旅游协调组织。
(一)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合作。
建立区域旅游合作联盟,出台旅游市场优惠互利措施,全面开放旅游市场,及时掌握国内外有关旅游大项目的投资信息,鼓励国内外客商在我市投资兴建旅游项目。
(二)加大旅游招商引资的力度。
在对外推介我市旅游产品的同时,做到既要拉客,又要招商。着力推进我市乡村旅游与周边各大城市大旅行社的合作,采取多种形式,使有实力的旅行社参与我市乡村旅游的开发经营。根据瓦屋山休闲旅游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整合包装旅游项目,进行对外招商,建立利益共享的利益分配机制,加快瓦屋山旅游开发。
2010年,市旅游局将以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契机,把巩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与我市旅游发展的实际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党风、政风、行风建设,抓好旅游业发展的理论调研工作,有效地指导行业工作,服务于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〇0九年十一月十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