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2009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扣“全力保增长、全面促发展”这一总目标,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己任,围绕全年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真抓实干,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
(一)粮食购销工作再上新台阶
做好粮食购销工作是确保粮食安全、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因此我局始终把粮食购销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进一步提升粮食保供水平。全社会全年收购粮食***吨,销售***吨,其中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粮食***吨;销售粮食***吨。
一、认真开展夏粮收购工作。
针对今年小麦播种面积减总产减少、轮换补库要求高、收购主体多元化、农民惜售心理重等不利因素,贯彻好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继续落实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充分发挥市粮食购销有限公司和上沛中心粮管所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占领收购阵地,增加收购数量,增强调控能力。按照先储备、后托市的原则进行收购,既保质保量如期完成地方储备小麦的补库任务,又积极做好了托市小麦收购,实现企业增效、粮农增收。
今年我市夏粮收购特点显著:一是时间早。根据我市小麦成熟情况和收购实际,提前召开收购会议,分析收购形势,部署收购工作。各收购库点开磅时间均早于往年;二是进度快。充分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主渠道作用,通过及早准备、宣传政策、抢抓粮源,全市收购入库小麦***多吨,全面完成地方储备小麦补库任务,收购入库数量创1998年来最高纪录;三是质量好。入库小麦水分低于国家中等标准一个百分点,收购小麦质量高于国家中等质量标准,为今后粮食销售和安全储存打下较好基础;四是价格高。今年中等质量标准小麦最低收购价为83元/百斤,由于我市小麦质量优,实际收购价格在85元/百斤左右,粮价比去年增加13元/百斤左右;五是服务优。收购过程中,延长收购时间,简化入库手续,优质优价收购,提高便民服务水平,让粮农交售“满意粮、舒心粮、明白粮”。
二、积极开展秋粮收购工作。
开展调查摸底,做好秋粮生产收购形势分析。对今年全市秋粮面积、单产、总产进行调查摸底。由于今年国家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继续实施临时储存粮食坚持顺价销售的原则政策等,粮价保持基本稳定,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落实五项措施,及早开展秋粮收购工作。一思想重视。充分认识到做好今年秋粮收购的重要意义,及时召开全市秋粮收购工作会议,研究部署秋粮收购,指导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抢抓机遇、落实粮源、发挥优势,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满足农民售粮需求。二准备充分。及早配备收购器材,准备收购仓容,校验收购仪器衡器,落实收购资金,培训收购人员。三质量把关。加强对秋粮水份、杂质的检测,坚持按质论价,严把粮食入库关,确保收购质量,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基础。四操作规范。完善收购办法,切实做到定人定库指导、协调收购,按时上报收购进度。切实保护粮农利益,规范维护粮食收购市场秩序。五收购安全。加强安全教育,开展安全检查,确保收购人员、资金和入库粮食安全,统筹兼顾好秋粮收购与库存粮保管安全工作。
今年,由我局联合常州城北库与溧阳市南渡梅庄村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共建的3144亩南渡镇梅庄村优质粮水稻生产基地,其中南粳44号2721亩、丰良优1号423亩。据统计丰良优1号平均亩产达1100斤以上,按平均97元/百斤的收购价格计算,农户们亩均收入超过了1000元。同时,在收购过程中,对其实行优质优价,并实行“一次收购,二次结算”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保障粮农的利益。由于籼稻生产期短,用工、用肥少,再加增产和价格保障,入社农户每亩可以增收130元。
三、扎实抓好军粮供应工作。
为进一步做好全市军粮供应工作,明确职责,保证质量,搞好服务,我局始终树立“以部队对军粮工作的满意”为军供工作标准,坚持“以兵为本,为兵服务”的原则,狠抓军粮质量管理,让部队吃上放心粮,急部队所急,想部队所想,不断提高我们军供服务水平。我局对军粮供应严格做到“四专、四定、四关、三个一”,四专,即:专人管理、专库管理、专库储存、设立专户专账;四定,即:定粮源产地、、定粮食品种、定专仓保管、定加工点;四关,即:粮源关、加工关、入库关、销售关;三个一,即:一批、一检、一报告。局领导还定期走访部队,到部队进行慰问、随访,征求部队官兵的意见建议。今年,我局将原粮丰宾馆改建为军粮供应站,占地100平方米,共投资52万元,为争创规范、一流的军供网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切实做好在库粮食安全管理工作。
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开展粮食清仓查库,摸清家底,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的现实需要,是提高粮食工作水平的实际需要。我局在市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按照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开展粮食清仓查库的通知精神,强化措施,周密部署,狠抓落实,认真组织和督促企业开展粮食清仓查库自查工作,积极配合常州市级普查工作,圆满完成了粮食清仓查库任务。全市粮食库存账实相符,质量符合标准。市级地方储备做到严格执行储备粮管理和轮换制度,粮食库存与贷款比例相符,财政补贴及时足额拨付。
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意识。按照分工,明确责任,深入基层各库点、各承储企业层层落实,细化责任,包仓定库落实到人。二是建立粮情台账。对各库点、企业库存的粮食采取督查与自查相结合,分类汇总,建立粮情卡、质量卡,完善台账资料。三是落实查粮制度。督促各储粮单位要坚决落实查粮制度,努力做到“三天一小查,七天一大查”,按要求及时上报粮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存粮安全。
(二)粮食监督工作取得新成绩
今年我局努力夯实执法基础,切实履行监管职能,积极推进监督检查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各项监督检查,粮食监督检查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加强《条例》宣传和培训,营造依法经营和依法管粮氛围。
我局十分重视粮食法规、政策的宣传和相关业务的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大粮食法规、政策的宣传力度,在全市范围内营造浓厚的依法经营、依法管粮氛围,力争做到粮食政策、法规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今年以来,我局以许可证发放年检、“世界粮食日”、《条例》颁布纪念日等活动为契机,借助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和张贴公告、制作展版、印发《条例》及粮油相关知识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大力进行粮食法规、政策的宣传。印发《条例》宣传资料2000份,《食用油脂与身体健康》宣传资料5000份;制作宣传展板6块;张贴国家粮食局统一印制的《条例》宣传画60张;汇集《条例》宣传标语10余条,在溧阳电视台《溧阳新闻》后播出。针对国家稻谷新标准的颁布实施,秋粮收购前,我局及时举办了《条例》及国家稻谷新标准学习培训。组织全市所有取得粮食收购资格的61家粮食经营企业(个体)学习了常州市粮食局编印的《粮食流通管理资料汇编》读本。通过上述措施,粮食法规、政策的宣传和相关业务培训活动取得了明显效果,赢得了社会各界对依法管粮的认知与支持配合,为规范我市粮食流通秩序,开展粮食行政执法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营造了依法治粮的良好氛围。
二、积极开展各项监督检查工作。
围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粮食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有针对性的开展了各类专项检查。一是开展节日粮油市场检查。我局在春节期间会同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等部门分别对我市粮油加工、批发、零售环节的质量卫生、保持必要库存量等情况进行检查,保证了粮油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国庆、中秋前夕,对我市的6家“放心粮油”生产企业、3家“放心粮店”、1个大型超市、1个粮油批发市场(11家个体经营户)和6所中小学食堂进行了粮油市场联合执法检查。二是开展粮食收购市场专项检查。夏、秋两季粮食收购市场监督管理是监督检查工作的重点,为维护收购市场秩序,保护粮食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多次对全市范围内的粮食收购企业(个体)开展了收购市场专项检查。检查中对2家无证非法经营者予以取缔;对3家未建立经营台账的经营者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对3家新取得粮食收购许的经营者采取《条例》宣传和规范经营指导;规范了9家经营者的经营行为,维护了收购市场秩序。为认真落实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工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我局联合市物价局对全市14个小麦收购库点的46个仓廒,总计数量2.2万吨各类不同性质的小麦进行了检查。三是开展地方储备粮油检查。为加强地方储备粮的安全保管工作,针对我市储粮仓房简陋,设施陈旧,气温上升,虫害繁殖等不利因素,今年我们开展了4次地方储备原粮检查和4次成品粮油应急储备检查,要求各承储企业落实工作责任、严格查粮制度、做好情况上报等工作,并督促承储企业建立了质量档案。四是开展粮食流通统计制度执行情况检查。粮食流通统计工作是粮食执法的基础。按照《统计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关于建立江苏省粮食流通企业信用基础数据库的通知》要求,我局通过开展粮食流通统计制度执行情况专项检查,督促粮食经营者按照规定建立台账、提供经营数据,履行法定义务。目前,我市粮食统计工作进展有效,统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五是开展“放心粮油”复审检查。为推进“放心粮油”活动健康发展,切实维护“放心粮油”的品牌和信誉,对我市的6家“放心粮油”生产企业、3家“放心粮店”按照市“放心粮油”评审条件,各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采取听取汇报、现场查看和对感观有“问题”的产品抽样检验等方法进行检查。复查结果表明,我市 “放心粮油”生产企业对产品质量严格把关,层层建立质量管理制度,从原粮采购、生产过程监控到产品包装出厂的每个环节,能按有关要求进行,从而确保产品质量的合格出厂、销售,让广大消费者食用放心。
三、进一步推进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工作机制。
制度建设是基础性工作,提高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水平,必须进一步加大制度建设力度。为促进依法行政,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建立监管有效、保障有力地行政执法体系,促进依法行政,根据《行政处罚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江苏省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参考标准(试行)》等法律、法规、规章有关规定,按照溧法行[2009]2号文件精神制定我市《粮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和《实施意见》。同时根据工作实际,修改完善了原有的一些制度和《粮食行政执法文书》。
(三)粮食产业工作得到新发展
服务粮食收购、流通、加工企业是粮食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为此,我局始终把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理念,全面服务企业发展,促进粮食产业化经营发展作为我局的一项重要工作。一是抓好信息传输。建立和完善了信息服务系统,为市级规模以上粮油精深加工企业建立信息档案,并与东海证券等单位联系,为我市规模企业传输期货市场信息,让经营者及时了解国际、国内粮油市场和粮油机械原材料行情,为经营者正确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二是抓好项目申报。动员有关粮油企业按照省发改委的要求,申报了2008—2009年度省新技术研发和推广科技项目。三是引导企业抓好技术革新。我市正昌集团今年投入7075万元进行技改扩能,投入920万元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完成了3个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并通过了评审。申报了“十一五”国家计划重点项目和省级火炬计划项目??储备粮减损新技术、稻谷收获集约化干燥技术和设备研发与示范。布勒(常州) 机械有限公司09年1-7月又投入研发资金200多万元,最新开发出了制粒机AHHD660和178膨化机等新品。德盛集团瞄准国外市场投入200多万元研制开发了人们喜爱的米果、豆果等系列膨化食品,产品外销澳大利亚、荷兰、西班牙、新西兰、日本等国家。据统计,我市现涉及粮油精深加工企业达60多家,销售收入达30亿元,其中销售收入超亿元有2家企业。
(四)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新成效
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从3月中旬开始,我系统分两批参加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党委高度重视,精心部署,突出主题,结合实际,务求实效。促进了粮食工作的科学发展。
一、形成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共识。一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上形成共识;二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粮食事业发展上形成共识;三是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上形成共识。
二、进一步明确了我市粮食工作科学发展的目标任务。粮食工作要紧紧围绕确保我市粮食安全这一主题,抢抓机遇,用好用活用足国家的有关政策,深化改革,扎实工作,勇于创新,切实提高粮食流通管理能力,完善粮食市场机制,加强宏观调控,努力建立有效的粮食安全目标任务监督检查机制,全力构建粮食流通领域全市安全保障体系。
三、解决了一批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解决了原清安粮管所16户职工上访,要求市政府解决住房问题。经过现场勘察、多方协调,先后召开座谈会、协调会十几次,在与原房主反复协商的基础上,现已圆满解决。二是积极安置退役士官。根据市政府的要求,粮食供销企业先后安置退役士官12名。三是稳步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在市场供应上及早研究,周密部署,确保市场粮油的充足供应。同时,积极协调工商、质监等部门对全市粮油供应秩序和粮油质量进行了检查,确保我市城乡居民粮油消费安全。
四、进一步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通过建设“效率溧阳”活动和组织开展“岗位大练兵”,机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为群众服务的本领、政策运用能力、服务管理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改革创新能力、为农服务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机关管理制度也进一步完善,研究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办法》、《为农服务实施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目前已开展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根据“两新”组织特点,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分类指导,提高学习效果。坚持做到“五学”,努力达到“五强化”。“五学”即:辅导帮带学,把集体辅导与一帮一的帮带对子结合起来,在做好重点辅导的同时,根据党员理论基础结成帮学对子,工作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典型引路学,利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激发党员的学习热情。特点研讨学,针对有关热点问题一方面做好辅导;另一方面展开讨论,力求学懂弄通。外出考察学,组织党员外出参观,查找差距,进一步完善本单位发展思路。联系实际学,结合本单位发展现状,对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展开热烈讨论,把科学发展的要求贯彻到企业经营管理中。“五强化”即:强化先进意识;强化创新意识;强化责任意识;强化诚信意识;强化服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