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2009年劳动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五大战役”的要求,积极投身到“全力保增长,全面促发展”中去,以“保就业、稳社保、促和谐”为全年工作主题,抓实城乡统筹就业、发展和完善社会保障、协调劳动关系三大任务,推进政策法规、服务体系、金保工程、系统能力四大建设,坚定信心,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尽心尽责做好2009年劳动保障工作,努力开创我市劳动保障工作新局面。
2009年度劳动保障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全市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0000个,城镇新增就业104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1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5000人;动态消除城镇零就业和农村零转移家庭;城镇充分就业社区达标率80%以上,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4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000人,外来农民工在岗培训1000人,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充分培训1000人;职业技能鉴定3700人,取证3200人,培养新技师80人;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保险扩面任务,确保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综合覆盖率保持在97%以上;确保年内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60%以上,全面实施城乡老年居民养老补贴制度;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专兼职仲裁员人均结案数150件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以富民为本,力求个个都有工作岗位。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根据省、市相关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出台稳定就业工作意见,对原有政策进行调整和优化,用好、用足、用活政策。一是密切关注就业形势。启动失业预警机制,通过人力资源市场供需信息分析、招退工、退保、断保备案等各个环节,快速、准确把握就业形势,及时应对。健全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开展就业管理和服务,实现就业信息共享。二是帮助企业“减负稳岗”。着力帮助企业解决在用工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指导帮助生产任务不均衡的企业选择合适的工时制度;加强劳动纠纷调解,以调为主,先调后裁,多调少裁;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实施工伤保险浮动费率,切实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引导鼓励企业不裁员或少裁员。三是大力开展培训就业服务。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的平台作用,及时为各类劳动群体提供岗位对接、技能培训等服务,推进技能培训鉴定进企业、进校园、进镇区,促进在岗职工、大中专毕业生和农民等群体职业技能的提升。全面推进创业促就业工作,强化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服务,大力营造全民创业氛围。四是大力援助城乡就业困难群体。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增加困难就业人员就业的机会;继续开展对城乡“双零家庭”等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确保动态消零。
二、以惠民为先,力求人人都有社会保障。
继续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人群,努力使社会保障惠及更多群众,不断提高待遇水平,切实规范管理服务。一是巩固扩大社保覆盖面。确保企业社保覆盖面稳中有升,完善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稽核前移,创新社保接续办法,运用政策杠杆,做好断保人员的接续工作;扶持就业困难人员中的“4050”、低保人员、“双零”家庭人员参保;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率达到95%以上,实现“即征即保、应保尽保”;全面实施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2009年参保率要达到60%;逐步扩大农民工养老保险覆盖面,切实做好参保人员跨统筹区域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二是提高参保人员保障水平。继续提高养老金水平,切实保障退休人员待遇只升不降;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住院起付线降低25%左右,调低乙类药品的个人自付比例10%;逐步提高女职工生育保险待遇。
三、以安民为重,力求处处都有和谐环境。
大力推进劳动合同签订,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建立企业工资保证金制度,督促企业按月发放工资,防范企业经营者因弃企避债拖欠工资、社保费等恶性事件的发生。创新劳资纠纷调处模式,充分发挥各镇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办事处、企业调解委员会等各类调解组织的作用,引导企业和职工就近解决各类劳动争议,推行“快立、快调、快结”的办案模式。充分发挥监察网格化的优势,加强对劳动监察中队的业务指导,规范执法行为,注重以人为本,把事后监察向事前、事中转移,预防和减少劳资纠纷“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切实维护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四、以便民为基,力争村村都有公共服务。
建立健全市、镇、村(社区)三级劳动保障平台,按照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要求,加强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搭建力度,逐步实现劳动保障业务工作向镇、村(社区)延伸,充分发挥基层平台在收集信息、接受咨询、调解矛盾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基础优势;实现人力资源市场信息与镇、村(社区)的三级联网,大力打造农民工输入输出信息平台,充分发挥网络高效、便捷的作用,实现城乡就业信息资源共享,为广大离退休人员提供养老保险查询服务,逐步开展已纳入社区社会化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免费体检活动。
五、以为民为实,力求劳动保障服务更优质。
全系统工作人员要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打好“五大战役”、“全力保增长,全面促发展”号召,以能力提升、业务素质提升、服务水平提升、队伍整体形象提升、劳动保障影响力提升等五个“提升”为重点,着力在改革流程、优化服务、化解矛盾上有所创新,有所作为。全力加强系统内部培训工作,对全系统各级各类工作人员进行业务、政策法规等全方位的培训;全力加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窗口建设,制定执行相关窗口管理制度,规范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加强考核,奖惩并施,努力打造劳动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品牌。
二○○九年一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