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溧价管[2009]2号
关于二〇?八年度
农产品成本与收益的调查报告
省、常州市物价局:
二00八年,我市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在省、市物价局的精心指导和关心下,紧紧围绕政府经济工作和价格工作的中心,围绕服务“三农”工作的重点和新农村建设,以“抓住常规、注重专题、寻求热点、力求超前”为切入点,确立规范、创新、高效的理念,进一步整合优化农产品成本调查功能,加强基础建设,完善工作制度,扎实开展了全年农本调查工作。经市有关部门的通力配合和全体农调人员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了3个调查品种的直报、预测、常规调查及1个特色农产品的调查任务,完成了对7个调查点、21户调查户农本调查资料的汇总工作。现将2008年农产品成本与收益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农产品生产概况
据统计资料,全市粮食面积98.55万亩,同比略减0.7%。其中:夏粮面积31.47万亩,同比减少2.6%;秋粮面积67.08万亩,同比增加0.3%,其中:中稻面积2.27万亩,同比增加13.5%;粳稻面积53.61万亩,同比减少0.6%。油菜籽面积24.05万亩,同比增加7.8%。粮食总产49.41万吨,同比上升2.1%;平均单产 501.3公斤,同比上升2.7%,其中:水稻平均单产600公斤,同比上升3.4%。油菜籽总产3.7万吨,同比上升11.11%,单产为153.8公斤,同比上升3.9%。
二、价格变化情况
据农调户汇总数据,三个调查品种平均出售价格出现全面上涨。今年,油菜籽平均出售价格为207.15元/50公斤,比去年上升14.8%;晚粳稻平均出售价格为95.17元/50公斤,比去年上升3.5%;桑蚕茧平均出售价格为831.25元/50公斤,比去年上升2.7%。
油菜籽价格:我市油菜籽收购于6月初开秤,开秤收购价250元/50公斤,比去年开秤价上升51.5%。由于种植成本较高,农户对油菜籽后期价格期望值较高,惜售心理浓厚,收购企业为保证收购量,不断上调收购价格,6月下旬价格升至270元/50公斤,为历史新高,此价位维持至7月下旬。7月下旬起,受国际大豆期货价格下跌、阿根廷恢复大豆出口、进口大豆量大幅增加等多种因素影响,油菜籽收购价格开始逐步下降。随着国内大豆的大丰收,10月份前后,油菜籽价格更是“大跳水”,目前市场收购价格已跌至140元/50公斤,比高位时下降了近一半,市场散装菜籽油价格也已跌至9元/公斤。许多农户已于前期将大部分油菜籽出售或换了油票,价格高于目前;同时因农户图方便将油菜籽出售给小贩居多,实际出售的价格要低于油厂挂牌价。
粳稻价格:我市粳稻10月下旬起已开始有零星收购,由于今年农资价格涨幅较大,生产成本提高,农民对稻谷出售价格的期望值较高,同时今年稻谷质量好与去年,出糙率较高,平均出糙80.7%,同比高0.7%,收购价格高于去年。粮食部门开秤收购价在97元/50公斤,比去年同期高出10元/公斤。由于今年粳稻增产丰收,稻谷市场供大于求状况比较突出,后粳稻价格有所下降,目前在94-95元/50公斤左右。近期,国家支持粮价的政策频频出台,如宣布09年将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北粮南运”运费补贴政策、国家临时收储的全面启动及大米出口关税降低等,表明了国家力挺粮价的决心。预计后期稻价将保持高位企稳的态势。
蚕茧价格:今年我市春茧开秤价在950元/50公斤,后有所提高,全市平均实际收购价格960-970元/50公斤,农本调查户平均每50公斤出售价为974.55元,比去年同期862.32元上升112.21元,升幅13%。但秋茧价格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全市平均每50公斤收购价仅在580元左右,比去年平均下降160元多,比春茧下降近400元/50公斤。去年秋季生丝价格每吨达19万元左右,而今年仅在17万元左右。由于全球经济形势较差,次贷危机严重影响国外尤其是美国的丝绸消费,国际市场消费能力萎缩,国际、国内生丝行情低迷,同时由于人民币不断升值,出口生产企业的利润进一步被挤薄,丝绸出口形势相当严峻。尽管今年省定秋茧收购价格按春茧价格政策执行,但由于市场行情客观存在,我市秋茧平均收购价低于下浮15%后的价格达250元/50公斤。
三、调查点产量、成本及收益情况
从调查户汇总情况看,油、粮、茧3个调查品种单产、成本与收益的总体情况是:油菜籽、粳稻产量上升,蚕茧产量下降;粳稻、油菜籽总成本上升,蚕茧总成本下降;油菜籽净利润、现金收益上升,粳稻、蚕茧净利润、现金收益全面下降。
1、产量变化情况
油菜籽:平均产量为155.5公斤/亩,比去年略增0.7公斤/亩,增幅0.5%。虽然今年油菜籽生长前期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冰冻灾害等特殊气候影响,生长略受挫。但后期天气较好,结荚后,温度湿度均利于生产,苗情转化升级快,油菜株数、角果树、粒数与去年基本持平,再加上收获期天气晴好,弥补了前期诸多不利因素,大灾之年仍保持了较好的产量水平。
粳稻:平均产量为535.5公斤/亩,比去年增加13.3公斤/亩,增幅2.5 %。增产原因:1、天气条件有利。水稻栽插期间,适期、适龄移栽面积较大,栽插质量较高,秧苗素质较好;生产过程中没有出现台风、干旱等灾害性天气;灌浆期光照充足,温度偏高,昼夜温差较大,灌浆结实。2、病虫害防治得力。水稻生长前期病虫害较轻,成熟期稻飞虱较重,但由于各项防治措施落实到位,农户盲目用药减少,用药品种先进,抓住了病虫害防治的关键,确保了水稻的正常生长。3、机插秧面积增多,秧苗密度大,形成高产群体。4、“水稻直补”、综合补贴等惠农政策的力度加大,促进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争高产信心强。
蚕茧:平均产量为61公斤/亩,比去年减少6.3公斤/亩,减幅9.4%。其中,春、秋茧亩产为38.6公斤、22.4公斤,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3.7%、18%。减产的主要原因:1、农户饲养量少于去年。今年亩均饲养张数为1.72张,比去年减少0.24张;2、小蚕前期气温较高,食桑量少,生长期缩短,尽管后期气温较正常,但对产量影响仍较大;3、茧农生产积极性下降,管理放松。由于去年以来物价上涨,上半年春茧相对低位的价格远低于茧农期望值,农户对秋茧基本采取“粗放式”管理,部分农户甚至不愿给桑树施肥,听之任之。据蚕桑指导站介绍,今年蚕茧质量较差,许多都达不到生产高品位生丝的要求。
2、调查品种成本变化情况
油菜籽总成本为516.38元/亩,比去年上升2%;粳稻总成本为789.58元/亩,比去年上升21.4%;蚕茧总成本为1093.69元/亩,比去年下降5%。总成本的升降主要是受物质与服务费用、用工数量、土地成本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1)油菜籽总成本中,物质与服务费用上升,人工成本下降。
物质与服务费用为174.93元/亩,比去年增加29.4元,上升20.2%。其中:
1、种子费用上升。每亩种子费用为10.52元,比去年增加0.54元,上升5.4%。种子用量为0.18公斤/亩,比去年上升5.9%。农户购买种子平均价格基本与去年持平。
2、化肥费用上升。每亩化肥费用为116.22元/亩,比去年增加10.4元,上升9.8%。每亩化肥折纯量为24.72公斤,比去年减少0.43公斤,下降1.7%。用量减少而费用增加主要是受化肥价格上升影响。农户主要用肥尿素、复合肥、碳铵平均价格为2.08元/公斤、2.36元/公斤、0.56元/公斤,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16.9%、12.9%、12%。
3、机械作业费上升。每亩费用为9.8元/亩,比去年增加5.6元,上升133.3%。今年许多农调户采用机械开沟,机械作业费支出增加。
4、工具材料费上升。每亩费用为4.41元,比去年增加3.18元,上升258.5%。今年上沛、永和点有农户添置了彩条布等用具,因而分摊费用上升。
每亩人工成本为296.45元,比去年315.75元减少19.3元,下降6.1%。
1、用工减少。每亩用工数量为10.78工日,比去年12.63工日减少1.85工,下降14.7%。主要是今年永和点一农户采用直播种植,省工省时。同时部分农户改变去年手工开沟方式,采用机械开沟,耗时减少。
2、工价提高。根据统计局数据及我市农村实际情况,今年劳动日工价适当提高,调整为27.5元/工,比去年上升3.5元/工。
土地成本为45元/亩,与去年持平。
(2)粳稻总成本中,物质与服务费用、人工成本均上升。
亩均物质与服务费用为529.74元,比去年增加87.42元,上升19.8%。其中:
1、种子费用上升。亩均种子费用为23.55元,比去年增加5.07元,上升27.4%。主要是种子价格上升。今年农户平均种子用量为3.84公斤/亩,比去年略升1.3%;农户购买种子平均价格为6.13元/公斤,比去年上升25.6%。从农户购种情况看,农民择优种植观念日益增强,很少自留种子。
2、化肥费用大幅增加。亩均化肥费为202.69元,比去年增加51.69元,上升34.23%。每亩化肥折纯用量为35.54公斤,比去年减少1.42公斤,下降3.8%。用量减少而费用上涨主要是化肥价格上升所致。由于受生产用能源煤、油及原材料价格上升影响,去年底始,大部分化肥价格大幅上涨。农户购买的主要用肥中,尿素价格较去年上升36%,碳铵价格上升45%,复合肥价格上升59.6%。农民普遍反映强烈,投入量略减。
3、农药费用上升。亩均农药费为104.6元,比去年增加25.89元,上升32.9%。今年水稻生长期病虫害总体发生程度中等,但由于许多农户使用配方新品种农药,价格较高,费用支出较高。
4、租赁作业费上升。亩均租赁作业费为182.99元,比去年增加4.05元,上升2.3%。其中,机械作业费为149.12元,比去年增加13.21元,上升9.7%。据农调户介绍,受人工工资、柴油价格上升等影响,农机作业收费标准较去年提高,耕耙、机收亩均收费较去年提高10元,有部分农户的水稻倒伏在田,收割费用较未倒伏田块高近一倍。亩均排灌费为28元/亩,较去年减少4.52元,下降13.9%。
5、工具材料费上升。亩均费用为3.03元,比去年增加0.9元,上升42.3%。有农户添置了钉耙等农具,分摊费用增加。
人工成本上升
亩均人工成本214.84元,比去年增加51.5元,上升31.5%。其中:
1、用工上升。亩均用工数量为7.54工日,比去年6.38工日增加1.16工日,上升18.2%。机械作业费标准连年提高,再加上化肥、农药费用支出增加,有些农户宁愿手工操作以减少支出。
2、工价上升。与油菜籽一样。
土地成本与油菜籽一样,为45元/亩,与去年持平。
(3)蚕茧总成本中,物质与服务费用略升,人工成本下降。
物质与服务费用为289.33元/亩,比去年略升0.3%。其中:
1、种子费用下降。每亩种子费用为76.3元,比去年减少13.7元,下降15.2%。今年蚕种价格与去年持平,主要是农户亩均饲养张数减少。今年亩均饲养张数为1.72张,比去年减少0.24张。
2、化肥费用上升。每亩化肥费用为128.08元,比去年增加8.61元,上升7.2%。每亩化肥折纯量为26.14公斤,比去年减少3.21公斤,下降10.9%。用量减少而费用增加主要是化肥价格大幅上涨所致。今年桑田主要用肥尿素价格平均购买价格2.25元/公斤,比去年上升20%。因价格提高蚕农肥料投入量相对减少,有的农户甚至没有给桑树施肥。
3、农药费用、销售费用上升。每亩农药费用为48.84元,比去年增加3.97元,上升8.9%。每亩销售费用为14.29元,比去年增加4.17元,上升41.2%。主要是运费增加。
人工成本为714.36元/亩,比去年减少58.22元,下降7.5%。其中
1、用工数量减少,用工数量为25.77工日/亩,比去年减少4.86工日,下降15.9%。一是部分农户继续利用往季保管较好的草笼,减少了今年的打草笼用工;二是农户生产热情下降,施肥及管理用工减少;三是今年产量下降,落茧用工减少。
2、工价提高,与粳稻、油菜籽一样。
土地成本为90元/亩,与去年持平。
3、调查品种产值、净利润、现金收益等变化情况
与上年相比,今年调查点3个调查品种中,受产量、价格、生产成本因素影响,油菜籽产值、净利润、现金收益全面增加;粳稻产值增加,净利润、现金收益下降;蚕茧产值、净利润、现金收益下降。具体为:油菜籽产值、净利润、现金收益为661.74元/亩、145.36元/亩、486.81元/亩,分别比去年上升15.1%、112.1%、13.4%;粳稻产值、净利润、现金收益为1053.06元/亩、263.48元/亩、508.41元/亩,分别比去年上升6.1%、下降23%、6.4%;蚕茧产值、净利润、现金收益为1072.82元/亩、-20.87元/亩、765.71元/亩,分别比去年下降7%、938.2%、9.8%。
三、思考与建议
1、继续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监管,防止农资价格的大幅上涨,保证农民的种粮收益。加强农业生产资料生产流通领域的管理,严厉打击以次充好,以劣充优,变相涨价等损害农民利益的不法行为,保护农民种粮利益。健全农资服务体系,提高农资使用效率。农业部门应加强对农民科学使用农资的指导,积极推广测土施肥、配方施肥、因地施肥、按需施肥方法,帮助农民合理施肥,提高肥料的使用效率,降低投入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2、加强粮食储备制度,提高粮食安全性。加强农村粮食市场行为的规范,打击不法粮贩坑农害农行为,保护农民利益。切实落实种粮直补和综合补贴的政策宣传和按时发放工作。
3、加强技术指导。目前我市油菜栽培主要仍是以移栽为主,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建议农林部门进一步推广油菜直播技术,减少人工投入,逐步提高油菜生产效率。
4、自06年以来,茧价随供求情况、厂丝市场行情的变化起伏较大,茧农、茧丝企业心中无底,对下一季的生产安排常常犹豫不决,茧丝行业的长足发展受阻。我们建议,要尽快完善国家厂丝储备制度并依据市场变化和茧丝行业发展的需要适时启动该制度,改善供求关系,以此调节市场,稳定市场、稳定价格,减小市场行情的突变对行业生产的巨大震荡,有效防止茧丝价格的大起大落,维护全行业的整体利益。同时,有关部门要制定年度茧丝生产指导性计划,引导农民、企业按市场需求安排生产经营,以保证茧丝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以上报告,如有不妥请指正。
附表一:调查品种面积、产量、价格比较表
附表二:成本比较表
附表三:产值收益比较表
附表四:二00八年农产品成本收益调查汇总表
二00九年一月六日
主题词:农产品 成本收益 报告
抄 送:市政府,市粮食局、供销总社、各农本调查点。
溧阳市物价局 2009年1月9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