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魅力溧阳
政民互动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加强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索 引 号:
014109429/2009-00124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溧政办发〔2009〕61号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
产生日期:
2009-06-03
发布日期:
2009-06-24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
加强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工作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加强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溧政办发〔2009〕61号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各镇人民政府,市各有关部门:
根据当前麦田灰飞虱虫量、带毒率等影响水稻条纹叶枯病流行的关键因素分析,今年我市水稻条纹叶枯病呈大发生态势,对水稻生产将构成严重威胁。为科学有效地控制危害,保障水稻丰产丰收,现就加强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水稻条纹叶枯病流行的严峻形势
据调查分析,水稻条纹叶枯病流行的关键影响因素对病害流行均较为有利。一是灰 飞虱虫量高。全市麦田平均亩虫量为193680头,田间虫量是2004年以来的第三位。二是带毒率高。越冬代灰飞虱带毒率平均为19.2%,超过大流行指标的1.6倍。三是感病品种种植比例高。目前我市感病品种种植比例80%左右。四是水稻易感生育期与灰飞虱迁移期吻合度高。今年我市麦田灰飞虱迁移高峰期与水稻秧苗期,即易感病生育期吻合度将会高于上年,流行风险将进一步增加。
水稻生产事关粮食安全大局,如果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不好,将会严重影响全年粮食丰产丰收。各镇要充分认识今年水稻条纹叶枯病流行的严峻形势,切实把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始终绷紧条纹叶枯病防治这根弦,坚决克服麻痹思想,根据重大病虫防治方案的总体要求,结合水稻高产竞赛活动,早准备,早谋划,科学做好防治工作,努力将危害损失控制在3%以下。
二、积极推广综防配套技术
实践证明,因地制宜应用“抗、避、断、治”的综合防治策略,做到多种防控措施协调配套,既可有效控制灰飞虱传毒与条纹叶枯病流行危害,还可大大降低农药使用量,保证稻米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
(一)秧田覆盖无纺布或防虫网。机插秧水稻播种后应用无纺布或防虫网全程覆盖秧田,阻止灰飞虱刺吸传毒,控制苗期灰飞虱传毒危害,减少农药使用。
(二)科学实施化学防治。坚持“治虫控病”的药剂防治策略,在加强麦田一代灰飞虱防治、开展药剂浸种的基础上,重点抓好秧田一代成虫迁入盛期,本田二、三代低龄若虫高峰期防治工作。要根据水稻品种抗感性、播栽方式、带毒虫量,确定秧田和本田期用药间隔期与防治次数。要执行秧田一代灰飞虱带毒成虫数量达10—20头/平方米的防治指标。对常规覆膜水育、旱育手工移栽秧田,揭膜练苗1天后立即开展第一次防治;未覆膜常规秧田,秧苗现青后开始第一次用药;对未用防虫网或无纺布覆盖的机插秧、小苗抛栽秧,揭膜后或秧苗露青后立即开展第一次防治;移栽(抛栽或机插)前带药移栽;秧苗期对品种抗病、虫量较大的田块,3—5天用药一次。对直播稻,播种后7—10天(秧苗露青)立即用药,以后对感病品种根据防治指标每隔5天左右用一次药,连续用药2—3次;对抗耐病品种可适当减少用药次数。本田二、三代灰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对带毒若虫数量达15—30头/百穴的达标田块,应及时做好针对性防治,确保控制本田传毒危害。药剂应选择持效性较好的飞电、吡蚜酮、烯啶虫胺、锐劲特、丁烯氟虫腈等,与速效性较好的毒死蜱、异丙威、混灭威、敌敌畏等交替使用。
(三)加强发病田块管理。对发病秧田及大田,要及时拔除病株,减少田间毒源。对发病较重秧田,及时剔除病株,移栽时适当增加每穴株数,保证基本苗数量;对病株率超过50%的秧田,应放弃移栽,调剂发病轻的秧苗移栽。本田发病株率70%以下的田块,要加强肥水管理,充分利用水稻分蘖性强、补偿能力强的特性,适当早施、增施返青分蘖肥,促进早发,保证有效分蘖数量及有效穗数。本田发病株率在70%以上的田块,宜耕翻重新种植。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当前是全面落实水稻条纹叶枯病各项防治措施的关键时期,各镇、市各有关部门要从打好全年秋熟作物病虫防治主动仗、实现全年粮食稳定生产目标的高度出发,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明确防治目标和责任,狠抓关键措施落实,确保把水稻条纹叶枯病危害控制到最低限度。
(一)强化监测预报。测报是防治的基础,要根据测报规范要求,认真做好灰飞虱虫情及条纹叶枯病病情的系统监测和大田普查,做到定期调查、定额取样、定时汇报,确保及时准确掌握发生动态。在关键时段,各镇要做到每周一查一报。
(二)强化技术指导与督查。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强宣传发动,营造良好的防治氛围。组织广大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为农民开展技术培训与技术指导。要围绕“粮食高产增效创建活动”,加大综合防控技术展示与辐射,进一步提高技术到位率和防控水平,为确保完成全年化学农药用量比上年减少5%的目标打好基础。防治关键时期,要组织工作组到基层,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指导农民开展防治,开展督查,实行通报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三)大力推进植保专业化防治服务。要积极落实农机补贴政策,提高机动植保机械保有量,推动植保专业化服务工作的开展;要认真扶持、组建适合于本地的、多元化的植保专业化组织,推动植保专业化服务加速发展。要认真搞好配套服务,通过加强技术培训,完善运行机制,建章立制,规范服务等手段,提高专业技能和专业化防治服务水平,提高统防统治覆盖率,减少农药用量与防治成本。要力争秧田条纹叶枯病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超过50%,本田超过40%。
二〇〇九年六月三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