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溧阳市文化局2009年工作总结
2009年,市文化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文化部门的有力指导下,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力保增长、全面促发展”工作主题,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紧抓重点,力促创新,各项工作按序推进,取得明显成效。
一、精心打造重大文化活动,着力扩大文化影响力
一是以建国60周年为主题,举办了国家级“琴筝丝竹颂中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中国民乐盛典”音乐会。本次音乐会以我市被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命名“焦尾琴故里”为契机,云集全国古琴名家,全力演绎古琴文化,蔡氏五弄重新打谱登场,泓口丝弦首度高位亮相,央视音乐频道集中时段播出了60分钟,有力提升了溧阳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第21届群众文化活动周期间,组织了系列文化活动,营造和谐安康的节日气氛,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10月1日在市人民广场举办了溧阳市首届民间艺术节“祝福祖国”广场民间文艺展演暨手工艺展示活动,全市12支民间艺术表演队和20个民间手工艺项目在人民广场上集中亮相,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了这一盛况;举办了“唱响红歌”专题文艺晚会;“祖国在我心中”书法美术摄影展览;爱国主义电影展映月等活动。
二是围绕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搭建文化平台,展示文化品牌。组织了“全力保增长、全面促发展”主题文艺汇演,全市10个镇(区)和17个部门选送28个节目参加了演出;组织了第五届天目湖旅游节开幕式暨文艺演出,组织了江苏首届乡村旅游节开幕式文化展演,组织了2009“新春序曲”迎春音乐会、新春团拜会、六运会开幕式文艺演出、中欧经济论坛开幕式演出等文化活动,展示了我市悠久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赢得广泛赞誉。
三是举办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立70周年纪念大会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揭牌仪式。进一步提高了纪念馆的知名度,为打造红色旅游基地奠定了基础。
二、以艺术精品生产为抓手,进一步促进文艺创作
组织了2008年度文艺成果奖评审并召开座谈会和颁奖会。全市有129位作者申报了151件作品,对照市政府《溧阳市文学艺术成果奖评选办法》的文件精神,评选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8名、鼓励奖15名,均以政府签署进行表彰,以此推动我市文艺创作出人才、出作品、出成效。市锡剧团创作编排了一台大型传统古装戏《贞女千秋》,被邀请参加2009年上海虹桥文化之秋艺术节演出,获得了优秀参演奖,青年演员徐萍萍获得了优秀传承奖二等奖,该剧和传统古装戏《三女审夫》被扬子音像出版社制作成光碟出版发行。市锡剧团创作的科幻音乐剧《快乐成长》,以当前青少年学生学习压力过大为背景,呼吁为学生减负,该剧被选为常州市“五个一工程”扶持项目。
2009年,全市专业和业余文艺创作成绩显著。朱富平的粉画《高原三妯娌》入选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省美协主办的“建国六十周年江苏省美术作品展览”,粉画《憧憬》和黄晖的书法作品《毛泽东诗词》在中国群文协会、省文化馆主办的江苏省美术、书法、摄影大展中分别获得金奖;朱国平的书法作品入选常州市第四届“五个一”工程奖;戴洪才、石寿华创作的舞蹈《献血情》等获常州市创作、表演一等奖。
三、以“文化三送”为重点,进一步落实文化惠民工程
一是大力推进乡镇文化站建设。在实现所有10个镇文化站达省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文化服务项目,完善文化服务功能。组织文化站长参加省文化厅举办的文化站长培训班,提高了文化站工作的业务技能。
二是全面完成“文化三送”工作任务,全年共送戏80场,送电影3744场,送书下乡2.5万余册。
三是全面完成了村级综合文化活动室建设。市委、市政府转发了《加快推进村级综合文化活动室建设的实施意见》,至10月底,全市175个行政村全部建成了100至200平方米综合文化活动室,实现了农家书屋全覆盖,在全常州市率先完成任务。同时,组织开展了“心系农民,书香农村”捐献图书活动,市机关和有关单位捐献6万余册图书,配送至各“农家书屋”,市文化局购置240个书柜送至每个村“农家书屋”。
四是认真组织了“幸福广场•欢乐周末”城乡广场主题文艺演出。召开了市机关部门和镇文艺演出协调会,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任务,全年完成100多场,其中人民广场完成36场,各镇区结合实际,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广场文艺演出活动。广场文化,丰富了城乡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五是文化系统各单位进一步拓宽服务范围。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于5月1日免费开放后,提高服务质量,全年接待参观10万余人次。市锡剧团排新戏,全年演出300多场次,拓宽了上海等地的演出市场。市图书馆争创国家县(市)一级图书馆,已通过省级实地评估,充分发挥新馆功能,开展了儿童经典诵读、家庭教育专、延陵邮学、新青年创新成长论坛、林枫研究交流等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迎国庆沪溧名票演唱会等一系列活动;全年采编新书5千余种2.8万余册,和一批电子文献资源,新办借书证近2000个,目前溧阳持证读者达7000多名,全馆各部门共接待读者15万余人次,外借图书12万余册次。市文化馆充分发挥文化馆的社会艺术功能和公益性的特点,暑期向社会困难家庭的孩子免费开设钢琴、手风琴、小提琴、电子琴、声乐、儿童舞蹈、书法、美术、摄影培训班,总共招收100多名学员,得到家长、社会各界的好评;组织了400多人音乐、书画考级;展览厅举办了美术书画摄影、科普标本等展览;组织了各艺术门类赛事3场。
四、以文物普查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一是扎实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溧阳市普查办对市域内的10个镇、291个行政村、近3000个自然村进行了文物调查,覆盖面达100%,并对已经公布的44处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普查复核。共实地调查了388处文物点,复查200处,新发现188处,其中古遗址23处,古墓葬161处,古建筑110处,石刻73处,近现代代表性建筑18处,其它8处。另外消失文物点38处。
二是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对塘马战斗烈士陵园等三处不可移动文物,报请市政府核定并公布为市文物保护单位。认真做好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中华曙猿化石地点和淳化阁帖石刻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会同市规划局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剌普华墓”、“史贻直墓”和“中华曙猿化石地点”重新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并上报。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维修方案已经省文物局批准,“东野堂”维修方案已上报常州市文物局。在原图书馆西侧新建石刻库房,将近千块各类石刻文物搬迁入库。完成12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完成6处市级文保单位的石质保护标志牌制作及安置。
三是做好考古发掘工作。对位于宁杭高速铁路建设范围内的溧阳水西茶场土墩墓群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发掘总面积939平方米,共发掘西周—春秋时期墓葬6座,春秋时期祭祀群1座,汉墓1座,宋墓1座,汉代窑址3座,出土西周—春秋时期具有重要收藏意义和研究价值的文物8件。对位于溧阳市竹箦镇南旺村宁杭铁路线上的一口清代晚期古井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和异地搬迁。
四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展了非遗普查工作,对10个镇属自然村拉网式细化全面普查,发放非遗普查表格,收集到非遗线索近千条,经过整理,筛选出有价值的非遗线索12个类别近300个,出版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溧阳市资料汇编》。3个项目成功进入省非遗保护项目,市政府公布了第二批非遗项目19个,并颁发了证书,同时利用各种大型文化活动,为非遗项目提供表演舞台,促进了非遗保护工作。
五、以强化管理为手段,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管理
一是加大培训,营造舆论氛围。对全市文化市场经营单位负责人、从业人员进行了文化市场法律法规的轮训,轮训的范围涉及到网吧、歌舞娱乐、电子游戏、音像、印刷业、书报刊等文化市场的各个门类,全市95%以上的文化市场经营单位(500余人)参加了培训,通过培训和签定承诺书,提高了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依法经营、守法经营的自觉性,增强了他们开展诚信经营活动,加强诚信行业建设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是突出重点,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在网吧管理中:倡导绿色上网,加强文明网吧的创建和行业诚信建设,促进网吧行业平稳有序发展。认真做好“净网先锋”安装维护工作,确保全市网吧安装率平均达90%以上;开展了“文明网吧”的创建活动,推进行业自律,避免不正当竞争,提高服务质量,创造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游戏机市场管理中:制定了《溧阳市游艺娱乐场所三年规划》,严格了市场准入标准,健全了市场退出机制,形成了有进有出、动态有序的市场体系;对全市44家游戏机场所进行了逐家检查,严查国家法定节假日外接纳未成年人的违规经营行为,配合公安机关加大了对赌博型机型、机种的清缴力度,责令每一场所必须配齐30台打机或模拟机,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赌博型机型、机种存在的空间。书报刊市场管理中:对我市新华书店、民营大型书店、书报刊超市健全了书报刊送审制度,规定他们每月10日前把上个月的进货清单和样书进行送审,通过送审,防止不良出版物流入市场;加大对书报刊市场的检查频率,定期组织开展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治理,大力清缴非法出版物,尤其是淫秽色情出版物和以青少年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口袋本。
三是集中开展“扫黄打非”行动。在加强出版物市场日常监管的同时,加大了专项整治力度,3月份开展了书报刊零售经营单位和印刷复印打字经营单位集中整治月活动,4月份开展了收缴非法音像制品集中行动,6月份会同教育、工商、公安、城管等部门开展了校园周边文化经营场所专项整治行动,7月份至9月份会同综治办、文明办、教育、公安、工商等部门开展了“文化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整治的重点是书报刊、网吧、音像制品等经营场所。通过一系列专项集中整治行动的开展,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和文化市场秩序,为建国60周年大庆营造了良好的舆论与文化环境。
四是认真抓好文化市场经营场所安全生产工作。根据上级精神和方案要求,对全市147家歌舞娱乐场所、网吧、电子游戏经营场所进行了安全生产、消防安全专项检查,认真查阅各场所有关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的记录、台账等资料,对于场所内的通道是否畅通、应急照明是否达标、灭火器材是否有效、是否有消防部门核发的《消防审核意见书》等情况都进行了严格检查。对于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能及时整改的当场整改,不能当场整改的责令限期整改,对于严重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的我们一律移交消防部门从严处理。共出动检查人员80多人次,排查文化公共娱乐场所147家,排查到9家不合格场所,其中一家被责令停业整改。
今年以来,共检查文化市场经营场所1300余家次,出动检查人员700余人次,收缴非法音像制品5万余张,非法书籍1000余册,配合公安机关收缴赌博型游戏机(电路板)200余台(块),立案查处98件,较好地遏制了违规现象的发生,规范了场所的经营行为。
六、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进一步推进文化工作深入发展
按照市委的部署,文化局作为我市第一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单位,我们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和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一年来,我局结合工作实际,以“文化繁荣,文化惠民”为主题,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要求,把握好“三个阶段”、“六个环节”的各项要求,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文化局党委中心组组织专题学习5次,党员集中学习达到6次20学时以上,邀请市委党校徐洪林副校长作了题为《科学发展观的几个基本问题》的专题辅导。局领导班子成员通过深入基层开展走访、座谈等形式多样的调研活动,确定了5个重点调研课题,形成了5篇调研成果报告。为广泛征求意见,向下属各单位、各镇文体站发放了《文化局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群众评议表》50份,征求基层单位和广大群众对我局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改进作风、改革创新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制定了12项整改措施,着力解决基层人民群众关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