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魅力溧阳
政民互动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水利局2010年度工作总结
索 引 号:
014143619/2010-00039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市水利局
产生日期:
2010-11-12
发布日期:
2010-11-30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
2010年度水利水务工作总结
水利局2010年度工作总结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提高全市防汛防旱能力、水资源保障能力和水环境保护能力工作目标,深入推进水利水务工程建设和管理,积极落实防汛防旱各项措施,扎实开展“五比五看”主题实践,促进行政效能提高,水利水务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一、水利工程建设加快,防汛防旱能力提高
一年来,我市立足自身投入,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促进了一大批水利工程项目的开工建设,并在汛期投入防汛防旱运行,发挥作用。
(一)水库除险加固深入推进。
今年来,我局先后组织实施了沙河、大溪、前宋和12座小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工程进展相对顺利。12座小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于5月27日通过了常州市水利局组织的阶段验收,大溪和前宋水库除险加固水下工程于6月12日通过了省水利厅组织的阶段验收,同时完成了沙河水库除险加固二期工程的预验收,在确保在建水库主体工程主汛期前全部投入防汛防旱运行的基础上,我局继续加快工程推进,截止目前,12座小水库工程全部完成,正在进行工程审计。预计,前宋水库、沙河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建设11月底可全面完成,大溪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明年3月底前全部结束。
与此同时,我局积极筹备下一批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建设,至10月底,最后一批共9座小水库的除险加固建设项目已经全面开工。
(二)燕山河工程顺利完成
燕山河工程自今年1月16日开工建设以来,我局克服春季长期降雨和拆迁受阻以及城区施工带来的施工困难,科学配置施工要素,抢时间、赶进度,4月25日前实现向阳渠和燕山南路至241省道之间河段的通水。受溧戴路下游厂房拆迁影响,我局临时将燕山河与罗庄河接通,保证了城市南片区汛期涝水的外排出路。6月18日市相关部门对溧戴路下游厂房拆除后,我局立即组织对拆迁段110米河道进行开挖和护岸工程建设,实现与茶亭河贯通,较好地解决了城市南片区的涝水外排出路。
(三)农水工程进程加快
积极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补助项目、常州市塘坝达标补助项目和本市财政安排的重点农水项目,5月底已完成进排水涵改造14座、闸改涵1座、灌排站改造54座、塘坝配套50座,剩余的6座塘坝达标工程、2座进排水涵和2座泵站改造,秋收结束后相关镇已组织建设,预计年底前完成。10月,溧城、南渡镇组织实施了中央新增农资项目的建设,竹箦、社渚、埭头等镇加快了中央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项目有望于12月中旬提前实施。
二、城区污水治理深入推进,水环境保护能力待续提升
以生态市创建为动力,积极实施城市污水治理、水生态修复工程,城市水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一)管网建设深入推进
围绕完成污水收集主管网48.6公里、支管网50公里,对昆仑花园、东方花园、燕山南村、昆仑东苑等4个居民小区雨污分流改造的年度目标,分批分期推进管网建设。第一批项目3月15日开始施工,7月25日已经结束,共完成主管网26.6公里、支管网50公里,完成了昆仑花园、东方花园、燕山南村、昆仑东苑等4个居民小区雨污分流改造。第二批项目于9月1日开始施工,目前已完成12.6公里,除燕山南片区管网不具备开工条件外,其它项目元旦前能够完成。燕山东苑、昆仑西苑、彭家园、博阳新村、博爱小区、清溪小区等6个小区的污水截流试点改造正在实施。
(二)沿河排污口截流(封堵)加快
在管网建设的同时,同步实施湾溪河、城中河、护城河、丹金溧漕河沿线69处排污(放)口(湾溪河15处、城中河35处、护城河14处、丹金溧漕河5处)的截流(封堵),新增燕山河沿线排污口截流,减少污水直排。目前,湾溪河、城中河、护城河、丹金溧漕河沿线排污(放)口已完成截流(封堵)43处,9处经调查不需截流,10处将在老小区截污改造后作为雨水排放口,城中河上7处因远在城区外、管网未铺设到位暂无法实施。
(三)水生态修复持续进行
湾溪河排污口截流结束后,我们立即实施了河道清淤,工程于8月12日开工,10月8日已全面完成,通过清淤,清除淤泥近8万方,提高了水体自净能力。与此同时,积极实施换水工程,先后对燕山河、湾溪河等城市内河实施定期换水,促进了水质的进一步改善。
三、防汛防旱措施扎实,全市安全度汛
虽然多年我市未发生大的汛情,但我们丝毫没有侥幸麻痹,始终立足防大汛、抗大涝,坚持工程措施和非工作措施并重,精心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做到有备无患。
(一)加强行政推动,汛前检查出的险工大多得到处置。
2月下旬,市防指专门部署了水利工程汛前安全大检查,各镇查清了防汛工程存在的问题。3月上旬,市防指组成10个组对各镇查出的险工隐患进行了复查,协助制定落实消险措施,并以一封信的形式责成险工所在镇加快措施落实,限期处理险患工程。4月下旬,市政府召开了各镇分管领导和水利站长会议,加强行政推动,相关镇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度汛工程消险力度。截止目前,全市已完成各类工程消险建设19处,完成加固土石方约8万方。对一时难以处理的险工隐患,各镇在落实防守责任人的基础上,制订了度汛应急措施。
(二)完善组织机构,防汛责任制得到落实。
市级机关机构改革后,市委、市政府及时调整充实防指成员单位,继续实行各级行政首长负责制,实行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继续实行市委、市政府领导防汛抗旱工作挂钩责任制和市级机关各部门与各镇重点水利工程直接挂钩;落实十万方以上水库的防汛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各镇和大中型水库3月初恢复成立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并落实了重要工程、重点防守地段的巡查防守人员和责任,部分镇还与行政村签订了防汛责任状。市防指对全市十万方以上水库和3000亩以上圩的防汛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在《溧阳时报》上进行了公告。市委、市政府于5月17日召开了全市防汛防旱工作会议,部署防汛各项工作,与各镇签订了防汛防旱工作责任状,层层落实了防汛责任。
(三)加强城乡排灌设施维修调试,排涝灌溉得到保证。
3月初各镇即开始组织排灌设施的维修、养护和调试工作,4月底排灌机电设备、水库溢洪设施和放水涵启闭设施全部调试完成。市级抗排机械也已完成调试工作。城区排涝泵站不仅完成了维修养护,还对进水池进行了清淤,主汛期运行管理人员坚持在岗在位,随时执行防汛指令。
(四)加强了防汛物资储备,保障能力得到提高。
市级现有防汛草包24万只、麻袋20.5万只、桩木95立方米、钢管10吨、柴油机102台、水泵70台,以及抢险照明、打桩等设备,市防指将在近期新增防汛积石2000吨,土工布2000平方米,新购一批小型水泵。各镇共储备防汛草包7.1万只、编织袋87万只、木材243立方米,社渚镇也增储了1万只防汛麻袋和3000只抢险膨胀麻袋。
(五)加强预案管理,应急能力得到提升。
修订了全市防汛防旱预案、城市防洪预案、在建水库度汛应急预案,并按规定报批。塘马水库《洪水控制运用计划》、防汛应急预案已完成上报。各镇以规模企业为依托,以基干民兵为骨干,分别组建了防汛抢险队伍,市级抢险应急队伍已落实,我局组建了以防办、工管、给排水中心工作人员为核心的城市防洪应急小分队。竹箦镇还组织了防汛抢险现场演练,以提高防汛工作能力。
四、加强水工程管理,水资源保障能力提高
积极开展水工程管理,加强水政监察,加大节水改水工作力度,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
(一)实施水源地保护,保障水资源安全
一年来,投入管理运行经费48万元,开展水库专项管护,落实专职管理人员,加强水库蓄水、输水设施和农灌管理,确保水库安全运行,减少水量浪费。高度重视水源地保护,对沙河、大溪、塘马、吕庄等重点生活供水水源地实施一级保护区全封闭管理,制定了集中式饮用水源突发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确保供水安全。
(二)深入开展河道长效管护,巩固治理成果
推进河道专业管护,加大投入力度,扩大管护范围,全市实行长效管护的河道达87条264公里,管护经费增加到100万元。经管护的河道,河坡稳定、河面清洁、水质改善,河道清淤成果保持良好。加强水政监察,打击违法水事行为,维持良好水事秩序。
(三)推进节水改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加大区域供水改造,完成了南渡自来水厂的扩容改造和南渡至上兴镇供水管道改造,重点完成了南渡至上兴12.46公里的供水管道改造,使向上兴地区的供水能力达到3万吨/日,有效改善了上兴地区用水条件。加强企业节水技改,实施了乔尔塑料、熊猫针织、三益化工、溧阳水务等企业的节水改造,完成了强鑫纺织、宝丽丝等企业的水平衡测试。启动重点用水企业用水量在线监测系统建设,为水资源的进一步合理配置打好基础。
五、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服务能力得到提升
积极组织开展以“五比五看”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主题实践,坚持以人为本,实施岗位练兵,提升服务能力。
(一)深化“五比五看”,优化发展环境
制定了市水利局“五比五看”实施意见,积极开展“比服务质量,看谁服务发展更到位;比协作意识,看谁全局观念更牢固;比措施创新,看谁推进工作更得力;比工作效能,看谁工作业绩更突出;比公信廉洁,看谁塑造形象更出色”活动,加强岗位练兵,创建服务品牌,优化服务环境,促进水利水务工程建设进程。
(二)重视建议信访办理,注重服务成效
落实专人负责,积极主动办理,加强沟通协调,深化政务公开,推进党务公开,开发门户网站,开展进村入户访贫问苦,畅通民意诉求渠道,真心实意为民解忧、为发展献策。
(三)围绕全年目标,抓好督查落实
按照全年工作计划,将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科室、细化到具体人员、控制到时间节点;制定年度目标考核制度,将个人待遇与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密切挂钩;将“五比五看”作为统领各项工作的重要抓手、激发创新热情的有效手段、助推水利发展的有力引擎。对照上级要求、时序进度计划、节点时间控制,通过办公会、对标会、效能检查等开展工作督查,促进工作目标的按时推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