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魅力溧阳
政民互动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关于印发《溧阳市2010年血吸虫病、寄生虫病 、地方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计划》的通知
索 引 号:
014143555/2010-00005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溧卫发〔2010〕10号
发布机构:
市卫生局
产生日期:
2010-03-17
发布日期:
2010-03-22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
溧阳市2010年血吸虫病、寄生虫病、地方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计划
关于印发《溧阳市2010年血吸虫病、寄生虫病 、地方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计划》的通知
溧卫发〔2010〕10号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各镇(区)卫生院(医院)、局直属医疗卫生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认真执行《血吸虫病防治条例》,切实加强我市血吸虫病、寄生虫病、地方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麻风病防治工作,根据省及常州市血寄地防及慢病防治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溧阳市2010年血吸虫病、寄生虫病、地方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计划》,现印发给你们,希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1:溧阳市2010年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计划
附件2:溧阳市2010年寄生虫病防治工作计划
附件3:溧阳市2010年地方病防治工作计划
附件4:溧阳市2010年慢病防治工作计划
附件5:溧阳市2010年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
二〇一〇年三月十七日
主题词
:
血吸虫病 防治工作 意见
抄送:常州市血地办、常州市疾控中心,常州监狱医院、溧
阳监狱医院,龙潭林场、瓦屋山林场。
溧阳市卫生局办公室 2010年3月18日印发
校对:吕来福 共印30份
附件1:
溧阳市2010年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计划
一、大力开展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查治病工作
认真执行《血吸虫病防治条例》,落实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防治策略,开展血吸虫病查治病工作。
1、各流行单位应对居民和流动人口(水上作业人员、从疫区迁入或在疫区停留一个月以上的返乡人员、参加疫区抗洪排涝的人员等)进行监测查病,每镇不少于300人;市选择2-3个流行村开展整村监测查病,并对当年发现钉螺的村随机抽查300人。全市查病不少于2500人次。
2、在查病中,对DDIA阳性者要加做粪检,粪检工作以疾控中心专业人员为主完成,粪孵阳性者及时正规抗虫治疗、作个案调查和疫点处理,仅DDIA阳性者进行扩大化疗。
3、各医疗单位的临床医生要熟练掌握急性血吸虫病的季节性特点和诊断标准,防止误诊漏诊。重视做好驻外地疫区各类劳务人员预防“急感”的宣传、调查和联系工作,防控传染源输入。严格按卫生部《血吸虫病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预案》要求,一旦发生血吸虫病突发疫情,迅速报告,及时处理,防止疫情蔓延。
4、根据国家晚血救助政策及晚血救助条件,开展晚期血吸虫病人救助工作。对新发现的晚血病人,认真做好晚期血吸虫病的诊断、复查和申报工作。
二、认真做好以春季查螺为重点的查灭螺工作
以省、市“十一五”规划为目标,认真贯彻《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管理条例》,做好以春季查螺为重点的查灭螺工作。
1、各流行单位在充分做好宣传发动及查螺培训的基础上,于4月5日开始村自查,4月20日组织市抽查,至4月底结束。按要求普查所有流行村的三分之一应查环境,并积极开展群众查螺报螺。监测查螺村必须选抽10-15名左右具有查螺经验、工作认真、视力较好的查螺员,并确定1名村干部坚持带队查螺,根据应查环境结合其它可疑环境开展村自查,保证每村不少于100-150个工日,查螺面积不少于10万平方米。同时,充分宣传发动群众、学生开展查螺报螺活动,对责任田及门前屋后可疑环境进行查螺。对近三年发现螺点的村要组织秋季查螺。
2、在查螺中,一旦发现钉螺须立即保护现场,以防扩散,并及时报告市疾控中心,然后进行设框调查,同时尽量捕捉活螺,压片镜检,调查钉螺密度,计算有螺框(不少于500框)和有螺面积,并分析原因。同时按《江苏省有螺环境登记卡》做好填报工作。
3、继续实行报螺奖励制度,凡发现有螺条块,报经市疾控中心专业人员技术鉴定确认后,对首先发现的群众、学生奖励800元,专业队员奖500元,同时对带队村干部、血防医生嘉奖200元。不得弄虚作假。
4、对当年发现钉螺的条块及时进行灭螺处理,以改变生态环境为主进行环改工程,做到灭一块、清一块、巩固一块,对近三年内有螺条块要求在春季进行清理环境加药物巩固性灭螺。积极申报省重点灭螺工程,事先组织“会诊”,进行可行性分析,尽可能与水利小流域治理相结合,尽量使灭螺工程“硬化”,彻底改变钉螺孳生环境。
三、继续做好螺情病情监测工作
1、平桥、埭头监测点的螺情调查,分别在4、5、6、9、10月份各调查三次,每次调查不少于100框、打捞漂浮物查看钉螺每次不少于2小时、汛期根据具体情况增加打捞查看次数。
2、平桥、埭头两卫生院在做肝功能检查时留剩余血清100份作监测点病情监测。
3、选择一个流行村作为省级血防监测点进行监测查病工作,6岁以上居民受检率不能少于90%。
四、深入开展血防宣传发动和健教培训工作
1、为提高各级政府对血防工作的重视和广大群众对血防工作的认识,各流行单位在春季查螺前,要充分做好血防宣传发动工作,通过有线电视、广播、板报及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血防法规政策及科普知识,增强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
2、各流行单位在春季查螺前,要认真组织召开监测查螺村村干部动员会,全面传达市卫生工作会议有关要求和《关于认真做好2010年血寄地防工作的意见》(溧政血组办[2010]1号)精神,具体布置春季查螺任务,周密组织好查螺队伍。
3、为确保春季查螺质量,切实摸清我市螺情,消灭残存钉螺,参加查螺人员必须通过培训,严格掌握查螺技术操作规程,做到没有培训不能参加查螺。继续实行二级培训,3月下旬举办市春季查螺培训班,4月5日前各流行镇(单位)完成查螺村自查专业队培训工作。
4、继续抓好血防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尤其要重视外来人员特别是水上流动人员的健康教育工作,并安排中、小学生血防健康教育课。受血防教育人次数不能少于当地总人口的15%。
五、进一步规范血防台账、资料和报表工作
1、查螺过程中严格按要求做好考勤及查螺登记,按查螺回合及时上报资料,查螺结束后及时整理好各类资料、调整并健全下年度“应查环境帐”,做好归档管理工作。
2、监测查病工作结束后,及时整理上报血防查治病工作资料报表,健全查治病台账。
3、继续开展血防流行村基础资料的整理工作,重点做好“钉螺应查环境登记表”、“血吸虫病病人登记名册”的整理工作。结合整村查病,落实填写“血吸虫病检查治疗分户记录表”。部分数据录入电脑建立数据库。
六、加强联防联控、推进部门协作
加强省际、区间协作,做好三省五县(市)血防联防工作,对毗邻县(市)、区间的共用水系及交界地段要扩大联防查螺,监控界外螺情,防止蔓延到我市境内,并及时互通情况,大力协助,密切配合。天目湖镇作为值勤单位要承担好值勤任务,组织协作片开展联防活动。
附件2:
溧阳市2010年寄生虫病防治工作计划
一、疟疾防治
以《常州市疟疾等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2007-2015年)》为目标,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原则,加强发热病人血检质量控制和管理,加强疟疾病人的规范治疗,落实各项疟疾防治措施。
1、严格掌握疟疾诊断“三条标准”,发现病人及时上报,并进行正规治疗,及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疫点处理。疟疾发病率继续控制在1/万以下,不出现3/万以上的镇。
2、根据《江苏省疟疾暴发流行应急处理预案》要求,严密对我市疫情进行监测,一旦发生疟疾点状暴发趋势,要迅速上报,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
3、按照省有关文件要求并结合中央补助地方疟疾防治项目,认真做好疟疾春季休根工作。要求疟史病人休根率不低于90%,全程率不低于85%。
4、继续加强“三热”病人血检工作,各镇完成总人口的1%(人民医院800张,中医院、二院、溧城各500张),保证流动人口发热病人全部血检,提高血检质量,不发生漏检、漏诊现象,所有血片留存备省、市抽查。对疟疾、疑似疟疾病人采制滤纸干滴血一张(2大滴),干燥后置4℃保存,由市疾控中心收集送省寄研所进行疟疾荧光抗体检测。
5、认真做好疟防知识宣传,结合“4.26”全国疟疾宣传日,开展对基层医务人员疟疾防治技能培训和居民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普及活动,5月份举办疟疾防治技术继教项目培训班。及时整理疟防资料台账,及时上报疫情、血检报表。
二、包虫病防治
进一步建立和强化多部门协作的综合防治和长效管理机制,有效控制包虫病疫情,防止疫情蔓延。深入开展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探索创新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长效防控措施。
(1)传染源调查:收集重点乡镇(村)犬粪样本200份,采用免疫学方法检测犬粪抗原。阳性犬由省寄研所组织专家解剖,确定是否传染源。
(2)传播途径调查:收集重点乡镇30-50只屠宰的羊肝、肺,由省寄研所专家检查肝、肺的表面,触摸脏器实质内有无囊状物或硬结,对发现的囊状物或硬结进行剖检和鉴别。
(3)病例搜索调查:采集重点人群血清样本300份,采用血清学方法进行筛查。血清学阳性者根据《包虫病诊断标准》(WS257-2006)进行影像学检查。
(4)人群健康教育:开展包虫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增强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减少手—口接触传播。
(5)疫情处置:新发现的本地感染病例按《江苏省包虫病疫情处置方案》执行。
三、丝虫病防治
全市登记在册的慢性丝虫病人还有7例,这些病人虽已不是传染源,但深受病痛折磨和影响劳动力。WHO十分关注对慢性丝虫病人的关怀和照料,做好这项工作既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疾苦的关心,同时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需要。按《常州市慢性丝虫病患者关怀照料工作方案》要求,对所有慢性丝虫病人,每年至少上门照料一次,并填写慢性丝虫病人治疗照料表。对新发现的病人要给予建档(包括填写个案调查表、教会病人自我照料方法、健康宣传教育、树立病人信心等),年终及时统计上报。
四、肠道线虫病防治
1、继续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儿童、学生等重点人群的驱虫服药工作;开展工作前必须对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培训,规范操作程序;要严格掌握禁忌症,防止发生意外事件,如发生严重的副反应和偶合症,必须及时处理并逐级上报。
2、选择不同地理位置的2个镇,每个镇各抽查1所幼儿园和1所小学低年级学生250人。根据抽查感染率高低,在春秋季开展1~2次防治服药(可将家长列入防治服药对象),或进行选择性治疗(阳性者治疗)。
3、根据省卫生厅苏卫疾控[2006]54号文《江苏省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继续做好天目湖镇省级监测点工作。
4、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肠道蠕虫病危害及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及时上报驱虫工作统计报表。
附件3:
溧阳市2010年地方病防治工作计划
1、碘盐随机抽样监测
按照《2007年中央转移支付碘盐监测项目技术方案》,实施碘盐监测项目。
(1)、批发层次碘盐监测 对江苏省盐业集团苏南盐业公司溧阳分公司每月上旬抽检1次,及时统计上报,反馈结果。
(2)、居民户层次碘盐监测 抽样方法:按东、西、南、北、中划分5个抽样片区,在东、西、南、北片区各随机抽取2个镇,在中部片区随机抽取1个镇,共抽取9个镇;每个镇随机抽取4个行政村(居委会),每个行政村(居委会)随机抽检8户居民食用盐,总计监测居民户食用盐样288份。(具体监测单位另行通知)
(3)、配合市盐务管理局打击非碘盐、走私盐冲销盐业市场。
2、碘缺乏病重点地区综合监测项目
溧阳为省确定的碘缺乏病防治重点地区,计划于6月1日至7月15日进行重点抽样监测。
(1)、盐碘监测:将所有镇划分为5个片区,每个片区重点抽取1个镇,每个镇重点抽取4个行政村(居委会);每个行政村随机抽检15户居民盐样,总计监测居民户食用盐样300份,采集居民户盐样后,即在现场进行半定量检测,碘盐监测记录表按中央转移支付碘盐监测项目技术方案之表3乡级和村级抽样登记表、表4居民户现场采样记录表记录结果。
(2)、尿碘监测方法:在5个片区的各片区随机抽取1个镇,采集10名8~10岁学龄儿童尿样和10名育龄妇女(新婚、哺乳、孕妇等)尿样进行碘营养监测。尿样采集与居民户食用盐随机抽样监测同步进行,育龄妇女尿样和盐样要求一一对应,学龄儿童尿样和盐样不要求一一对应。尿样检测由经过国家或省级外质控考核合格的县级或市级尿碘实验室承担。重点地区监测育龄妇女调查记录表按附表1,以及中央转移支付碘盐监测项目技术方案之表5碘盐监测实验室检测记录表填写。(具体监测单位另行通知)
3、重点人群尿碘监测
为掌握重点人群的碘营养水平,科学指导补碘,以防止碘营养不足引起下一代智力发育障碍,因此开展新婚育龄妇女、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包括0~6岁儿童)尿碘监测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今年溧阳应完成1000人份的尿碘监测工作,各医院(卫生院)按辖区人口的2‰完成尿样采集、送检任务(每月底送检)。
4、继续做好无碘食盐的供应工作
继续保证甲状腺患者等特殊人群因治疗需要而不宜食用碘盐的病人能容易购得无碘食盐,要求各无碘食盐供应点都应制作醒目的无碘食盐专供标牌,同时患者要凭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才能购买,保障全民食盐加碘措施得到长期有效落实。
5、健康教育
运用多种形式开展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与有关部门配合做好学生和家庭妇女的健康教育工作,努力使其形成健康的行为。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活动,要有组织,讲究实效,有宣传材料、有图片、有总结,使食用合格碘盐预防碘缺乏病家喻户晓。开展学校健康教育“五个一”活动要做到“上一堂碘缺乏病健康教育课、写一篇作文、监测一次食盐碘含量、向家长发放一次宣传单和收集一个碘盐包装袋”。可举办消除碘缺乏病为主题的作文竞赛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评价,切实搞好学校健康教育工作。
附件4:
溧阳市2010年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
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与技术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制定2010年慢病防治工作计划。
一、大力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维持健康体重和血压管理”的相关活动,并与慢病防治工作相结合,指导慢病高危人群和慢病患者采取健康生活方式。探索农村试点经验,全面提高全民健康的意识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行为能力,创造长期可持续的支持性环境,提高全民的综合素养,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继续做好上黄镇实施维持健康体重和血压管理关键技术社区试点工作,推动我市高血压的社区防治。
二、慢性病管理工作。(1)继续开展居民动态健康档案的建档工作。全人群建档率不低于60%;开展有连续、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随访率90%。对高血压、肿瘤、糖尿病等慢性病人建立健康档案,开展病人管理,建档率达90%,规范管理率达80%以上。(2)开展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工作。各医疗机构全面开展35岁以上内科首诊病人血压测量工作,制订和完善血压测量制度,在内科醒目位置设立“35岁以上内科首诊病人血压测量”标识。病人首诊测血压率达95%以上。(3)患者的发现与管理工作。开展人群高血压、糖尿病和恶性肿瘤等慢性病的筛查和主动发现工作,对筛查出来的病人进行规范管理和治疗。各医疗机构负责诊断与登记,各镇(街、区)卫生院负责本辖区内高血压、糖尿病和恶性肿瘤等慢性病的社区管理。
三、死因登记报告工作。定期收集人口资料等相关基础信息及漏报调查,死亡、肿瘤登记报告率100%,报告卡填写规范,每月及时上报,居民粗死亡率原则上不低于0.6%,根本死因判断错误率<4%,院内死亡病例网络报告率100%。
四、开展高血压、肿瘤、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慢病的登记报告工作。建立健全慢性病报告制度,报告率>80%,定期开展漏报调查,并将登记报告与病人规范管理相结合。
五、慢病干预重点项目工作。建立慢病防治试点行政村,开展试点干预活动(试点内有社区诊断、健康档案、出生死亡报告、健康体检、病人管理及相关干预),干预策略采用全人群策略、高危人群策略和病人防治策略相结合的方法。
六、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1)充分利用“全国高血压日”、“联合国糖尿病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世界无烟日”、和“肿瘤防治宣传周”等主题宣传日,组织开展慢性病健康教育活动。(2)组织开展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病防治知识社区健康教育工作。以社区为基本单位,以全人群和特定人群为教育对象,促进社区人群建立健康信念,培养健康意识,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改善社区卫生状况,提高群体健康水平;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宣传媒介,开展慢性病科普知识宣传;编写发放各种慢性病防治宣传资料;开展健康咨询;在学校开展健康教育课程;在诊疗过程中为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防治知识教育,发放健康教育处方。
附件5:
溧阳市2010年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
根据常州市2010年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结合我市实际工作情况和目标任务,制定2010年麻风病防治工作计划。
一、年度目标
1、完成市麻风病防治规划(2006-2010年)各项指标和年度工作任务;
2、麻风年患病率在1/10万以下;
3、新(复)发麻风病人MDT覆盖率100%,MDT规则治疗率>95%;
4、《麻风病 早知道》宣传材料乡卫生院(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发放张贴率>95%;
5、麻风防治工作资料规范化、档案化管理;
二、工作内容及要求
1、全面完成市麻风病防治规划(2006-2010年)各项指标,对照规划的目标和任务,结合中期评估结果,认真总结规划实施情况,为制定下一个防治规划打好基础。
2、加强队伍建设,提升麻风病防控能力。
3、继续开展麻风病监测工作:
(1)抓好重点医院和皮肤病防治机构疑似麻风病例报告工作,对综合性医院的麻风疑似病例登记、报告和转诊情况核查1年不少于2次。全年完成常州市下达的5例疑似麻风病例报告任务。对报告的疑似麻风病例要在一周内进行核实诊断。
(2)完成2例现症麻风病人6例密切接触者(主要为家属)的健康检查工作,并保存检查记录和结果。
(3)对所有麻风新(复)发病人以及确诊为麻风周围神经炎、麻风反应、严重抗麻风药物毒副作用病例进行复核诊断,确保诊断与用药的正确性。
(4)充分利用中央麻风病防治专项经费,加大麻风病报病奖励措施。对经专业机构确诊的麻风病例实行给予首诊发现的医务人员奖励的措施。
(5)做好麻风疫情监测季度和年度报表统计、上报工作(包括疑似麻风病人),无病人零报告。报告及时,数据准确。
4、积极协助卫生行政及相关部门,做好世界麻风病防治日宣传和慰问工作,及时上报活动情况。通过媒体进行麻风病防治工作或科普知识方面的宣传,不断消除社会对麻风病的恐惧和歧视现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