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魅力溧阳
政民互动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溧阳市统计局2010年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安排
索 引 号:
014143475/2010-00009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溧阳市统计局
产生日期:
2010-11-18
发布日期:
2010-11-22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
溧阳市统计局2010年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安排
溧阳市统计局2010年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安排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溧阳市统计局2010年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安排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及上级统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在今年工作任务重、人手紧、难度大的情况下,牢牢把握统计数据质量这条主线,克难奋进,开拓创新,各项工作都取得了积极进展,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及上级统计部门交办的各项任务。
一、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全力以赴搞好人口普查工作
根据国家、省和常州市人口普查工作部署,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努力,全市人口普查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协调督促结合,“五落实”全面到位。自3月份常州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后,我市迅速行动,成立了市级普查机构,采取从部门抽调、社会招聘等方式,落实了市普查办公室人员;市政府全力支持人口普查工作,安排普查经费共计340万元以及相应的办公条件和普查专用车辆;在全市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第一次(扩大)会议上,市政府与各镇领导小组负责同志签订了《溧阳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责任书》,同时下发了《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责任分工和工作方式》,进一步强化部门之间的配合和责任的落实,从而为全市人口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上下联动,形式多样,大力开展人口普查宣传工作。从8月份开始,我市即启动人口普查宣传工作,制定了分层次、有侧重、多阶段的人口普查宣传计划,策划了新闻媒体动员、户外广告、新闻简报等多种宣传方案。8月份,我市局队开通固定电话宣传彩铃;市人普办制发宣传纸杯16万只;印发《告村(居)民书》30500张。从9月6日开始,市电视台全文播出《告村(居)民书》、播出宣传标语口号、流动字幕播出宣传内容;9月8日开始,《溧阳时报》每期开辟人口宣传专栏,连续介绍人普知识和人普工作动态;市人口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陆续拉出宣传横幅;各普查区张贴宣传画、《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等;市各银行从9月7日起,电子屏幕宣传业务的同时,穿插播出人口普查宣传标语。通过形式多样的人普宣传,真正做到人口普查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搞好试点,积累经验,奠定普查基础。我市于5月中旬至7月上旬,在溧城镇台港新村居委会、湾里村委会开展了人口普查综合试点工作,试点工作严格按照国家的普查方案和常州市《通知》要求。遵循“常态化、可检验、可借鉴”的原则组织实施。经过市人普办、溧城镇人普办、台港新村居委会、湾里村委会及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共同努力,试点工作圆满完成,达到了“检验方案、验证程序、探索经验,锻炼队伍”的目的,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为下一步全面展开人普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认真抓好“两员”选调和普查区划定工作,精心组织做好综合业务培训工作。根据省和常州市人普办的统一部署,我市人普“两员”选调和普查区划定工作顺利实施,全市落实普查指导员906人、普查员3678人,同时为加强溧城镇人力量,市政府从机关事业单位抽调了100名工作人员作为溧城镇后备普查员。通过各级普查员的反复实地考察和审核,全市最后划定普查小区3746个,其中虚拟小区117个。根据市人普综合业务培训方案和计划,市人普办于8月18日至8月28日分3期对全市各镇、村(居)委两级业务骨干近400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人普综合业务培训。通过培训,增强了各级普查人员搞好普查的意识,加强了责任,明确了目标和任务,提高了业务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培训了师资,为各镇提供了培训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5、周密部署人口普查摸底工作,确保人口普查登记质量。人口普查摸底工作是普查正式登记前最重要的工作,事关普查的成败。市人普办为此专门组织了业务培训,对摸底工作中的有关业务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落实各项措施,确保摸底工作不留死角,努力做到不重不漏,为正式登记打好基础。目前人口普查登记阶段已基本结束,即将进行快速汇总,人口普查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二、精心部署,扎实有效开展统计执法大检查
根据国家统计局、监察部、司法部统一部署,今年5-9月在全国开展统计执法大检查,我市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下,迅速行动,6月10日,市政府办公室批转了溧阳市统计局、监察局、司法局、国家统计局溧阳调查队《关于联合开展统计法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贯彻执行情况大检查的通知》,成立了溧阳市统计执法大检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6月11日,市政府召开了全市统计执法大检查动员大会,市统计局沈新章局长对全市统计执法大检查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市政府钱俊文副市长就进一步做好我市统计执法大检查工作做了重要指示;6月11日,市统计局制定了《溧阳市统计执法大检查宣传工作方案》,并下发给各镇(区)和市有关部门,向全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
自查自纠工作阶段是整个执法大检查的关键阶段。这次执法大检查的自查自纠工作主要由上级统计部门各专业条线布置相关自查自纠业务工作,以各镇(区)为单位组织实施,6月底前结束。我局于6月3日下发了《关于开展统计执法大检查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并成立了以沈新章局长为主任的溧阳市统计局统计执法自查自纠工作办公室,办公室下设组织协调组、工业能源组、综合贸易投资组、抽样调查组、普查业务组,统计局各专业科室根据上级统计专业部门的部署和要求及时召开专业会议,布置相关自查自纠业务工作,并深入基层开展工作调研和业务指导,同时,根据上级要求,突出自查自纠重点工作,强化措施,扎扎实实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在自查自纠阶段,全市共有506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30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单位)、89个资质以上建筑企业,38个房地产开发企业、16个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24个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进行了自查自纠。
从7月初到8月中旬我市转入抽查阶段。为认真做好大检查的抽查工作,我局制定了《溧阳市统计执法大检查抽查方案》。8月26日至27日,市统计局组织力量,按照方案对埭头、上黄2个镇、6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了抽查。抽查中,共发现10起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其中有9起已经在自查自纠阶段整改,1起正在整改。8月5日至6日,我局还配合做好常州市抽查组对我市社渚、上兴二个镇的抽查工作。7月中旬配合省局投资统计专业抽查组对天目湖镇的投资项目进行质量抽查。9月初配合常州市局对申特钢铁及溧城镇进行工业、能源统计质量复查。
全市通过宣传发动、自查、抽查等各阶段的工作,及时纠正了一些统计违法违纪行为,效果比较明显。在自查阶段,统计机构或有关部门共发现8起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其中5起已整改、3起正在整改中;调查对象共发现148起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其中118起已经整改,30起正在整改中。同时,市统计局根据抽查中发现的较为严重的统计违法行为已采取了必要的措施,对有违法行为的单位要求限期整改,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教育,以增强全社会的统计法制观念,统计执法大检查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
三、深入开展“五比五看”争先创优活动,全力推进机关效能建设
今年以来,根据溧阳市委统一部署,在全局开展了“五比五看”争先创优活动,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并制定了相应的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对开展活动的内容、时间安排和工作要求等都作了具体安排,保证了活动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为充分调动全局上下干事创业,比学赶超、进位争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方面,我局积极加强统计服务品牌建设,年初,经过全局人员的群策群力,局党组最后确定以“数海求真,优质高效”为全市统计系统共同的服务品牌。通过铸造“数海求真,优质高效”服务品牌,增强全局人员依法、诚信、规范、高效的现代服务理念,提高数据质量、改进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手段、优化服务措施,切实提高统计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统计行政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切实加强局内部管理,不断优化统计服务结构,努力提高统计工作水平。今年以来,我局先后出台了《关于企业申报名牌产品、资质升级等出具统计证明进行规范化管理的意见(试行)》、《2010年业务工作、统计分析(信息)及工作纪律考核办法(试行)》等系列内部管理制度,规范统计工作秩序,提升统计服务能力和质量,有效地促进了机关效能建设。
四、不断增强服务意识,统计优质服务再上新台阶
为了切实提高统计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统计优势,今年以来,我局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一方面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提供各类统计调查分析资料,到目前为止,我局共提供各类统计调查分析资料40余篇,《统计送阅件》、《统计信息》、《统计内部专报》30余篇,另一方面,我局努力改变统计服务模式,进一步拓展服务渠道,不断改进服务方式。针对市委、市政府领导的不同要求,结合统计服务品牌创建,我们撰写了《正视差距再加压,咬定发展不放松》、《2008年以来溧阳与宜兴经济发展情况比较分析》、《快而稳 好而活—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分析》、《设备投资大幅增加 投资结构得到优化》、《溧阳市服务业统计情况分析》等统计分析资料,其中:《溧阳市服务业统计情况分析》一文,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的好评。与此同时,我们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确定了《优化投资结构加快经济转型》、《溧阳科技活动及相关情况的调查与思考》、《增加农民纯收入的政策选择和有效途径》三个2010年度重点调研课题,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优质的统计服务和保障,不断提升统计服务水平。
五、坚持以法行政,统计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
为了真正做到依法行政,推进统计法制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今年以来,一方面广泛开展统计法制宣传,营造以法统计的良好氛围。年初,我局在市政府对面的大楼上制作了一块130平方米的大型法制宣传牌,在市政府广场电子屏幕定期滚动播放“一法一规”宣传标语,并向全市各镇党政领导、各委办局领导和“三规”以上企业发放《统计法律法规学习资料》,统计法制宣传活动的开展,有效促进了统计法律法规宣传的进一步深化,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开展多渠道的法律知识学习培训。今年初,我局先后与住建局等单位联合举办了2期统计法制培训班,3月底,我局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发文举办了一期镇(区)统计干部培训班。培训班重点学习了“一法一规”和统计执法实务,各镇(区)分管统计领导和统计人员共40余人参加了培训,9月7日,在溧阳市党校举办的市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我局作了“一法一规”知识专题讲座,溧阳市各委办局、各镇(区)新任和转任中青年领导干部60余人参加了统计法规知识专题讲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与此同时,为配合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学习,今年我市政府办公室先后转发了关于“认真贯彻统计违法违纪行为的处分规定的意见”及“常州市统计工作巡查办法”等文件。其次,我局于4月16日下发了《溧阳市统计局2010年法制工作意见》,全年计划对3个镇和60家企事业单位进行督查和监审,目前督查和监审工作已基本结束,对存在严重统计违法行为的企业事业单位进行了处理。通过统计督查和监审,促进了基层单位的统计规范化水平,提高了统计人员特别领导干部的统计法制观念,增强了《统计法》的威慑力,净化了统计环境。促进了统计依法行政能力的提高。
六、围绕全年工作目标,扎实推进各项业务工作
今年以来,我局除保质保量完成各专业年定报任务外,其他各项专业工作推进顺利:一是城镇和农村住户样本轮换工作顺利完成;二是统计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全年组织186名统计人员报名参加了全国统计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达97%,对全市515名统计人员进行了统计继续教育培训;三是认真组织实施各项常规和专项调查,顺利完成了价格、企业景气、城市住户、农村住户等常规调查,并开展了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公众对城市环境满意度调查、城乡一体化农村住户调查、旅游人才资源调查、公众安全感调查及政法系统满意度等专项调查;四是圆满完成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工作;五是溧阳市生态市创建统计台账已通过国家技术验收;六是统计局“三合一”平台正式开通,并顺利运行。
一年来,我们虽然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统计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统计主要指标数据质量虽然近几年得到了较大提高,但整体数据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基层统计基础工作还不牢固,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镇(区)统计站统计现代化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综合统计人员计算机技能远不能适应现代统计的需要;四是统计执法难度较大;五是局机关干部的综合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2011年,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切实搞好统计监审,确保统计数据数量。针对常州市局对我市部分镇统计执法抽查暴露出来的问题,一方面,认真做好整改工作,及时召开各有关专业统计人员会议,进行情况通报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另一方面,我局将扩大统计督查和监审面,除常规监审外,重点将对各镇(区)的工业及能源统计数据、固定资产投资、市区三产、房地产业、贸易餐饮业进行监审,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努力净化统计工作环境。
2、切实加强镇(区)、部门统计基础建设,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针对当前基层统计工作普遍存在的人员流动频繁,业务不精,尤其是计算机操作能力低的实际情况,2011年,我们将加大对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同时,我局将采取有力措施,确保统计数据的源头质量,提高统计数据的可信度和质量。
3、进一步搞好统计调查分析工作,争取多出精品,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全年工作目标,进一步做好《统计送阅件》、《统计资料》、《统计内部专报》等统计信息资料的编印工作,努力搞好统计专项调研工作,不断提高统计调查分析的水平。
4、强化统计行政管理职能,进一步提高统计工作水平。一方面加强局内部的统计责任制考核,增强全局同志搞好统计工作的责任心;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对各镇(区)及各主管部门的统计工作责任制考核,同时,继续抓好全局各项数据的质量评估工作,努力做好2011年的各项统计业务工作,按时保质完成好各项统计调查任务,不断提高统计工作水平。
5、全力以赴搞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普查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时间紧、要求高,专业性强的系统工程,2010年我局将进一步做好人口普查的后续工作,重点是做好普查表的审核、编码、数据处理及分析工作,确保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圆满完成。
二○一○年十一月十八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