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魅力溧阳
政民互动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市环保局2010年度工作计划
索 引 号:
014143600/2010-00001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市环保局
产生日期:
2010-01-20
发布日期:
2010-01-20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
溧阳市环保局2010年工作计划 2010年是“十一五”
市环保局2010年度工作计划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溧阳市环保局
2010
年工作计划
2010年是“十一五”最后一年,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十分关键,溧阳市环保局将继续紧抓国家生态市总决战不放,在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总体质量上持续改进,围绕“三为”(为科学发展腾出环境容量,为百姓生活创造良好环境质量、为企业提供更便捷的服务)主题,全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重点在六个方面紧抓不放。
一、在国家生态市建设上紧抓不放
目前我市生态市建设虽然已由省厅上报国家环保部申请考核验收,但与周边地区相比仍显滞后,必须紧抓不放。1、在市生态创建办的领导下,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大产业结构及布局调整力度,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做好9个生态重要功能区规划及相关实施工作。2、继续加强天目湖自然资源保护,加快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提高全市水环境质量,把创建工作中的亮点做亮。3、继续深入开展乡镇创建工作,确保别桥镇的优美镇创建通过省级考核,加强对其他乡镇的长效管理。4、继续加快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强埠集镇污水处理厂建设,不断完善各乡镇污水处理建设工程,切实解决污水处理厂运行不正常、污水支管网覆盖率低、污水收集率不高,环境卫生长效管理不到位。加快污水处理厂第三方运行步伐,委托专业机构对各镇生活污水处理厂进行管理,确保各镇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达标运行。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持续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加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污染防治,科学划分禁养、控养、适养区域,调整和优化全市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的生态布局。5、在2009年通过国家生态市部级技术调研的基础上,2010年上半年通过国家考核。
二、在污染物减排上紧抓不放
2010年是“十一五”污染物减排计划的最后一年,要认真制定2010年度主要污染物减排计划,确保2010年减排任务不折不扣完成,COD排放控制在8209吨以内,SO
2
控制在10810吨以内。一是加快推进重点减排项目实施。进一步加大对第二污水处理厂、申特刚铁烧结机脱硫、昆仑热点脱硫等重点减排工程建设的督查力度。二是狠抓污水处理厂、电力、钢铁企业脱硫等重点减排工程的运营监管,认真落实脱硫补贴电价等政策措施,确保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正常运行,最大限度发挥已建设施的减排效率;三是加快污染减排指标、监测和考核三大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减排的基础性工作;四是完善各项台账资料,做好上级检查的准备,并根据存在的问题,适时调整减排计划。五是超前开展“十二五”减排工作研究,提前做好各项准备。
要充分利用减排倒逼机制,认真做好“环保促转型”工作。
一是全力
“
扶大
”
。
加大对全市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完善环评“绿色通道”,腾出更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支持高新项目的发展。
二是严格
“
限小
”
。
继续加大对小化工等行业的整治力度,对照环保标准逐一审核过堂,继续停产整治一批污染严重、治理无望的小化工。
三是强化服务。
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围绕天目湖旅游度假区、经济开发区城北新区、燕山新区等一批市重大开发、重大建设、重大活动的大局,提前介入,跟踪服务,既要保证溧阳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又要切实保护好溧阳的生态环境,把全市的排污总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四是狠抓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
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是我省促进污染减排,提高环境资源使用效率的一项重要政策。2009年常州市在我市12家企业进行试点,取得了积极进展,2010年要认真总结经验,加快推进此项工作。
三、
在改善环境质量上紧抓不放
环境质量是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百姓对环境质量的心理预期越来越强,老百姓对于改善环境质量的要求非常迫切,必须对环境总体质量改善紧抓不放。
一是狠抓饮用水源地的保护。
1、进一步提高科学治水水平。以天目湖饮用水保护绩效评估为契机,加强与科研单位联系,继续与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合作,研究、探讨天目湖水质持续改善的方法和措施,大力推进各项水源地保护工程的落实,因地制宜,努力培植水源地保护精品工程。2、重点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水库沿岸的各类农业开发破坏了原始植被,特别是迎水面的农业开发极易造成营养元素(氮、磷等)随地表径流进入库体。建议相关部门按照《市政府关于加强全市农业项目管理的意见》(溧政发[2006]220号)要求,临湖25度以上山坡禁止开发,同时采取土地反包等多种形式,将临湖300米内的经济林改造为涵养林。3、加强中田河、平桥河、杨村河的生态湿地建设,改善入湖河流水质;对徐家园河的治理也要纳入议程。4、对新建项目严格控制,严把环保准入关,对在建项目严格监管,认真落实好三同时制度。5、与省环科院合作开展塘马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工作。
二是狠抓重点河流整治。
全力推进丹金溧漕河、中河、马垫河的整治,对照《丹金溧漕河(中河)、马垫河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溧阳市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要求,督促相关部门尽快落实各项整改措施。加快推进环境资源区域补偿工作,根据《太湖流域环境资源区域补偿方案》和《溧阳市环境资源区域补偿办法(试行)》的要求,加强有关断面水质监测,及时编写区域补偿断面水质信息快报。
三是狠抓八个(
7+1
)突出环境问题。
1、切实加快危险废物焚烧中心建设和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安全处置。加快危险废物焚烧中心筹建工作,协助建设单位办理危险废物焚烧设施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备案、《江苏省综合性危险废物设施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备案登记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等工作,争取年内建设完成。按《溧阳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专项规划》要求推进我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工作,会同水务、供电、经贸、发改等部门督促处置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项目的实施,年内建成日处理污泥100吨的处理能力。重点推进东方水泥回转窑和昆仑热电厂循环流化库焚烧处置污泥项目。2、加强秸秆焚烧巡查和综合利用。在配合做好综合利用工作的同时,必须落实监管责任,拟定相应政策,推动秸秆综合利用步伐,主动加强巡查,防止因秸秆焚烧造成大面积的霾天气,或抛河影响饮用水源安全。重点推进强林生物21兆瓦生物质发电项目。3、加强城市内河“黑臭”问题治理。进一步拓展老城区污水收集范围,封堵湾溪河、城中河至歌岐桥沿河两侧排污口;加快昆仑开发区管网改造,重点解决半夜浜“黑臭”问题。4、提高机动车尾气检测覆盖率。机动车尾气污染已成为影响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市已有溧阳市溧锋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投资新建了机动车尾气检测线3条并已投入使用。加强与公安部门的配合,进一步提高今年全市机动车尾气检测率。由省环科院投资建设一条机动车尾气检测线,合作开展课题研究。5、着力解决开发区环境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第一,新建项目原则上都要入园进区,不准随意布点。第二,按照苏政办发〔2007〕115号文件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园区环境基础设施达标率。特别是绸缪化工园区,要加大19家企业废气整治力度,确保环境基础设施和环境风险防控达到要求。6、着力解决环境信访总量和超级信访量仍然较大的问题。认真落实领导信访接待、带案下访、信访听证等各项制度,把工作做在前面,做得更加细致,妥善处置各类环境矛盾和纠纷,切实减少越级访、集体访、重复访、异常访的数量,保稳定促和谐。7、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环保队伍的自身能力,是环保事业发展的基石。与当前的环保形势和任务相比,环保能力建设还是滞后的,环保部门在谋划和推进工作时,必须进一步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复杂局面的准备,及时分析和把握经济走势,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不断研究环保服务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新对策、新措施。要继续抓住机遇,出台相应措施,加强对全局干部职工的培训,开展“苦练应知应会基本功、争当生态环保主力军”主题实践活动,在能力建设的投入上下功夫,在人员的系统培训上下功夫,不断提高环保监管能力。并及早谋划“十二五”环境监测中心的筹建工作。8、加强城市三产油烟、噪声污染问题的整治。随着我市餐饮业发展迅猛,所造成的油烟、噪声等污染严重扰民,已成为当前我市环境污染问题投诉的重点和热点。近年来,溧阳环保局等职能部门就群众反映强烈的餐饮油烟投诉问题,或联合执法或各自组织力量,开展过多次专项治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餐饮业油烟污染问题,缓和了部分群众的投诉问题,但餐饮业油烟污染治理尚未从根本上解决,治理任务仍然任重道远。
四、
在保障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上紧抓不放
坚持把保证环境安全,作为环保部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底线”。
第一
,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严格执行《重点环境违法问题挂牌督办和责任追究办法》,继续加大挂牌督办力度。对严重威胁环境安全的企业,必须及时报告政府,该停的还要停,该关的还要关。
第二
,加强和改善环境应急管理。积极开展环境应急演练,进一步完善各类环境应急预案,在主汛期和农业渔业用水高峰期,要高度警惕,密切关注上游来水,加强水质监测和重点污染源巡查,防止流域性突发环境事故。
第三
,继续推进“四访工作法” (开门大接访、带案勤下访、入户勤走访、登门勤回访),加大力度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加强污染纠纷的源头控制,加大信访纠纷的调处力度,着力在有效控制信访总量、压降越级信访和重复信访上下功夫,确保不发生环境信访导致的群体性事件。
五、在环境宣传教育上紧抓不放。
环境宣教是环保的“四个轮子”之一,对提高全民环境意识、促进环保事业、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先导、基础、保障和监督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一要
加强部门协调,构建社会化大格局。充分利用当前环境保护的新机遇,尽快从部门单兵作战的“框框”中跳出来,充分发挥宣传、教育、文化、科技、法律等其他职能部门作用,形成宣教合力。
二要
高度重视环境新闻、信息宣传工作。把握导向、主导舆论是新时期环境宣教工作的首要任务,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紧紧围绕环保中心工作,加强对环保工作成就的宣传,增强公众对环保工作的信心和知晓度。
三要
开展全民环境宣传教育。一方面大力拓展绿色系列创建。加强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宾馆、环境友好企业和环境教育基地的创建。另一方面以“六五”世界环境日等重要纪念日为契机统筹开展环境宣传活动。四要大力推动企业环境信息评定工作。切实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监督权,积极探索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有效机制,引导公众依法、理性、有序参与环境保护。
六、
在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上紧抓不放
无论环保业务工作如何繁重、完成目标任务的压力有多大,廉政建设这根弦必须始终绷紧,不仅要使生态环境少受污染,还要让环保队伍保持“干净”。同时,要把全省环保系统作风建设电视电话会议部署的20项具体工作,一项一项抓到位,机关作风持续改进取得实际成效。
一是
严格执行江苏环保人员八项禁令和十条纪律,特别是在与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既要尽心尽力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满腔热情支持企业发展,更要严格遵守各项廉政规定。唯有如此,我们执法监管才有底气。
二是
确保环保专项资金安全。现在,环保专项资金逐年增多,政府的审计力度也非常大。在资金安排和管理过程中,不仅要讲程序规范,还要加强绩效评估,防止一些单位和企业弄虚作假,套取资金。
三是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有关要求,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和内审机制,严格落实厉行节约的十项规定。
四是
进一步完善“权利在阳光下运行”的机制,在依法清理行政权力的基础上,加快实施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切实加大环保信息公开力度,严格按权限和程序办事,促进权力既能高效运行又能正确行使。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