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移动端应用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智能问答
登录个人中心
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魅力溧阳
政民互动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数据开放
信息名称:
市环保局2009年度工作总结
索 引 号:
014143600/2010-00023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其他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市环保局
产生日期:
2010-01-28
发布日期:
2010-02-03
废止日期:
有效
内容概述:
溧阳市环保局2009年工作总结 2009年,我局积极应
市环保局2009年度工作总结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溧阳市环保局
2009
年工作总结
2009年,我局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和挑战,认真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部署要求,勇挑国家生态市建设“总决战”重担,全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全市环境保护工作呈现“
一个稳定、二个突出、三个积极、四个加强
”的良好态势。
“
一个稳定
”
:
全市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两大水库(沙河、大溪)水质良好,地表水水功能区监测断面除氨氮等少数指标其余均能达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2.8%,噪声功能区达标率100%。
“
二个突出
”
:
突出国家生态市建设。
国家生态市建设是我市确定的“五大战役”之一,作为牵头部门,我局将生态市创建作为2009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生态市创建办公室的领导下,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强力推进各项工作的进行,并于8月份顺利通过省环保厅考核验收。
1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为加大推进力度,2009年市委、市政府调整了建设国家生态市领导小组,成立专门工作班子集中办公,我局抽调多名人员强化创建办工作,充分发挥牵头部门的职责,在创建上形成有效的指导、协调和跟踪督查机制。
2
、认真分解目标任务,营造浓厚建设氛围。
围绕国家生态市建设要求,拟定了2009年生态市创建目标任务及生态市建设工作方案、生态市建设考核细则及评分标准,对目标任务进行分解。配合创建办召开推进会,开展生态建设培训,把课堂设到镇(区)、村(社区)。邀请省环保厅副厅长赵挺为全市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作了“生态文明与生态市创建”专题报告会。在媒体上开设“生态市建设专栏”,利用六五世界环境日、广场文艺演出、街面电子屏、大型广告牌、标语横幅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形成了全社会关注生态建设、积极参与生态建设的良好氛围。
3
、生态细胞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围绕南渡、埭头、上黄三镇的优美镇省级考核,加强指导、跟踪督查和整改。5月中旬三镇顺利通过省级核查。至此,全市有8个镇(区)通过全国环境优美镇省级考核,建成各类生态村44个,其中省级4个,天目湖镇烈山村等7个村被常州市环委会命名为生态村。先后建成3个省级“绿色社区”、47所“绿色学校”、5家“环境友好企业”、生态园林乡镇1个,5个常州市级生态园林居住区,35家生态园林单位,为生态市建设夯实了基础。
4
、完善环境基础设施,提高环境支撑能力。
加快推进二污厂、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建设。截止2009年底,投资达3.5亿元市的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50000吨/天)和58.6公里的一期管网基本完成。投入10.7亿元建成了9座、7.7万吨处理能力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铺设污水收集主管网220多公里,基本形成覆盖全区域的污水收集网络。淘汰燃煤锅炉,推广使用天然气,天然气管网总里程达260公里,用户近3万户,天然气年用量达3000万方。生活垃圾实现了城乡统筹,建起了“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无害化处置体系,城乡环境面貌有了明显改善。
突出饮用水源地保护。
饮用水源地保护全市瞩目,是我局环保工作的又一个重中之重。
1
、加强环境隐患拉网式排查。
按照省环保厅《关于对全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隐患进行全面排查的紧急通知(苏环传〔2009〕6号)》要求,上半年对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隐患进行了一次全面排查。
2
、坚持每周对沙河、大溪水库取水口及上游四条河流例行监测。
随时掌握水质变化动态,按月编制水质分析报告,及时发现问题,将环境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3
、加强对沿湖宾馆、饭店等的监督检查。
对存在问题的严肃查处并责令限期整改;针对沙河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工程施工监管,及时提出环保工作建议,尽量避免水库施工所产生的污染;
4
、大力推进各项生态治污工程实施,成效明显。
完成总投资1200万元平桥污水收集管网和总投资200余万元的泵站建设,污水主管全长11.87公里;完成总投资150万元的中田河9道滚水坝建设;总投资685万元的平桥河下宋圩挡污坝工程已开工建设,竣工后将形成53.43万平方米的水面,拦蓄水量90.3万立方米,将为天目湖上游营造一个良好的湿地环境,有效控防和缓解上游来水水质问题对天目湖饮用水源地的影响。杨村河生态整治工程也已开工,建设内容包括设置生物栅、人工水草、人工湿地、净化浮岛、投放底栖动物、种植挺水植物、浮水植物等。以上工程的建设对天目湖饮用水源的生态保护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监测数据表明:2009年两水库水质明显好于去年同期,特别是总氮和高锰盐指数下降趋势明显。
“
三个积极
”
:
积极推进
“
环保在行动
”
工作。
1
、科学拟定河流水环境整治方案。
为进一步加快我市河流水环境整治步伐,切实改善我市水环境质量,配合常州市环科所组织编写了《溧阳市丹金溧漕河、中河、邮芳河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溧阳市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编制了《溧阳市2009年度太湖水防治工作方案》,并报请市政府批准予以实施。继续对全市六条河流强力实施“河长负责制”。
2
、全力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加快推进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推广力度,编制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示范方案,确保每个镇至少有2个行政村建成生活污水处理项目。组织赴靖江、太仓等地考察学习,邀请专家为别桥前王村和湖塘村、埭头山前村和湖头村、上黄?鞔搴椭苌酱宓戎贫ǚ桨福?壳叭?泄步ǔ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